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央政府的推动给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其重点就是创新驱动和高新区联动发展。京津冀自古以来同属京畿重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要求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之后,李克强总理所作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被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当前北京与天津、河北等周边区域尚未形成良好、有序的城市—区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经济圈竞争力的提高和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迫切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调整和改进。一、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4年春天以来,"京津冀"的话题炙手可热。风起于青萍之末。眼下,哪怕一个微小的互动,"京津冀"三个字随时都能触动人们的神经。时间回拨到9个月前: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地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由党的总书记主持会议,研究一个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前所未有!"一时间,热议如潮;8月2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及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14,(46):36-37
正"APEC蓝",让北京人记忆犹新,恋恋不舍。而"APEC蓝"的获得,是京津冀及周边各省份联防联控大气污染治理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G20峰会期间讲道,"实际上是借APEC的东风,尝试推进协同治理的举措。几个省市联合行动,污染排放最终减少了三成以上。这对我们今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就是一种实际的努力,并不仅仅为了开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方面都正在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2014,(5):3-3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七点要求,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定义为重大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的京津两市与较贫穷的环京津的河北省之间的巨大差异,京津对于环境的敏感与河北省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具体要求。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特别是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正京津冀地缘相接、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极具区域协同发展优势。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由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就提出了新时期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绘制出在构建市场体系中同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远景蓝图。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市场体系中精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更好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战略地位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首  相似文献   

9.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京津冀三地新一轮高水平、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要积极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优先用好北京首都资源,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加快高端产业的集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滨海新区迎来产业集聚和升级新机遇1.双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双重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2):95-95
1月30日,"京津冀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理事长刘东威,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卫卫,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携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晓南,中央在京科研单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京津冀地区科委、产业园区等单位的科技管理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及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周刊》2014,(46):34-35
正北京将自觉主动"瘦身健体"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的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高水平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这方面,北京将自觉主动地调整疏解,自觉主动地融合发展,自觉主动地瘦身健体,以调整疏解换取高质量的发展,以调整疏解有舍有得换取更好环境。北京将以收获和保持"APEC蓝"为动力,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并下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14,(46):30-33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而目前的京津冀,有的是沃土,有的是贫地,无论是经济、交通、产业,还是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都与协同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不合拍的地方。如何破解难题?11月26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来自三省市的领导同台对话。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北京要"自觉主动地瘦身健体";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区长宗国英指出,天津的发展机遇在于"错位融合、优势互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杨崇勇最实在,他说,"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演好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习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去年5月,习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京津双城记。去年8月,习总书记在河北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迄今实施已有4年。近年来,唐山市依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发表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坚定自觉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科学规划、统一政策、加强管控,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及其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首要的是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而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首要的是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建立。多年来正是由于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及其协调机制都存在问题,致使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近些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一)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推动好、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改革的历史责任。能不能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对我们是否讲政治、是否把"四个意识"落到实处的重要检验。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意义及背景,介绍了目前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进展情况,最后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不久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当前,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能源依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经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三省市一直在等的"东风"。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在行政壁垒下各自为政,经济联系松散,在区域合作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作为京畿重地、北方腹地,京津冀被寄望能够带动北方经济、连接南北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发展极不平衡,河北省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北京、天津的1/5左右,单位面积年产出不足北京的1/10,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断崖";此外,京津冀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的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在多元体系化建设过程中,三地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金融协同发展的概念入手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当前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评价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京津冀三地2005—2017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三地的两两之间的金融协同程度和三地分别与区域整体间的金融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在不同方面不协同或者协同度不高,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京津冀的金融协同发展,与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京津冀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京津冀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而实现三地金融的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1.京津冀三地经济落差较大。一方面北京核心地区经济功能过密,而另一方面城市能级落差太大,河北省的一些地区很难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利于加快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2.京津竞争态势激烈,难以形成合力效应。以往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