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遐 《沪港经济》2010,(1):58-58
你怎么看待企业家的忠诚? Linda:我觉得忠诚是很重要的。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企业家所做的产品一定是要对社会有益的,企业家的经营手法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家对员工一定要有责任感。这是我理解的企业家忠诚。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说到底是经济开发。经济开发的主体,毫无疑问应当是企业家。但是,西部最缺的正是企业家。是西部这块土地缺乏繁育企业家的养分?还是缺乏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才? 西部人为什么不愿意当老板? 陈小玮:有这么两组数据:民营经济占用社会资源的比重仅为1/3,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2/3,可见其效率之高:民营经济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左右,而国有部门只有5%-10%,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东部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总量当中占的比例很大,广东、浙江、山东等省份,民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社…  相似文献   

3.
危机仍在延续。“不裁员、不减薪”,是金融危机下企业尽社会责任的一大标志。很多企业意识到:保就业,就是保稳定。没有稳定岗位,哪有社会稳定?收入没有保障,哪有稳定生活?于是,一些企业家,把保稳定、保就业,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当下,学术领域对企业家精神所起到的作用、价值以及具体定义并未能达成共识。但是,为了明确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驱动作用,又需要一种特定的方式提取企业家所存在的特质,从内涵入手,解析精神,以精神为切入点,对企业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企业家精神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在社会中发挥相应价值。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企业家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其以社会发展为大背景,在不断地演化以及调整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企业家如何定价?以什么形式确认其价值?这是近两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没有答案,又必须尽快找出答案。那么企业家自己如何看待呢?胡家兴(政协委员,湖北佳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企业是谁创造的?员工与企业家谁主谁次?这个问题不搞清,无法讨论一个企业家价值几何。一个工人每月拿800元,那么一个企业家应该是3000元?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是一笔无形资产;这很难估值。徐冠巨(政协委员,浙江传化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企业要说是我个人的也是我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商》2001,(11):17-17
大家都在呼呈:中国缺少企业家,缺少有才能的人,但我不这样看,我所担心的是中国不会缺少企业家,不缺少想当老板的人,而缺少愿意为老板服务、诚心为老板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中国的企业能不能长大?中国的民营企业能不能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媛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6):I0001-I0001
什么是女企业家毕连秋的人格魅力?即指其在性格、学识、诚信、品质等方面所具备的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毕连秋总经理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巾帼精英,一位优秀的女企业家。她积极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指示精神,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发展企业,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受到上级领导和员工的称赞。众所周知,诚信是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无信,行之不远”等,中国人历来极为看重信誉,也可以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此,现在的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诚信经济。  相似文献   

8.
都市影像     
跪下擦鞋 跪下,给一个人擦鞋,这是值得惊奇的事吗?这是值得追究的事吗?难道这不是一个人在以自己的劳动换钱吗?接受这样的服务不是商业社会应有的心态吗? 是的,我们必须坦然接受一个人跪下给自己服务。这是劳动。劳动者是光荣的。商业社会把一切人和活动都分成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商业社会认为这二者是平等的,我平等的跪下擦鞋,你以平等的心态接受、付钱,事后我们各不相欠。这里存在的只是一桩商业上的交易,公平的交易,不是吗? 那么人呢?人的自尊呢?人的庄严呢?人的泪水和笑声呢?一个人弯下腰时真是发自内心的吗?一个人站…  相似文献   

9.
赵晓 《宁波经济》2011,(8):40-41
东西方企业家不同的信仰塑造了有所差异的企业家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企业家代表着一个社会中最具备创新精神的人,但是至少到目前,西方企业家相对更具备创造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面,企业家在创新li的表现还不太充分。  相似文献   

10.
曹世中 《新财经》2009,(9):23-23
写完上面的主文,我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迷惘:冯仑到底是个什么人?商人?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时尚玩家?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冯仑示人的脸谱太多,以至于有人戏说,无法对他的形象作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一、当你具备并购实力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调查结果:62人首先想去兼并国有企业;10人想去兼并民营企业;14人想去兼并其它企业;14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调查评述:调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兼并国有企业尽管程序繁杂,但可合作的渠道及可靠性比民营企业多。对民营企业的兼并和合作,一些企业家认为:手续比国有企业简单,但留有的隐患却很多,特别是帐目的混乱和人员的复杂性。由此,想先去兼并国有企业的人占62%,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二、当你即将进人并购操作时,你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调查结果:16人认为自…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1,(1):75-75
企业家们都喜欢创新,这是他们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标志,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但喜欢归喜欢,现实是残酷的,真正实现创新,并从中获益的人寥寥无几,这个问题折磨着无数企业家。所以企业家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在阻碍创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家职业化势在必行,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对于如何推进与加快企业家职业化这一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企业家职业化的基础与保证,即企业家职业化呼唤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家职业化的基础首先,是由企业家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作为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专家,必然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他们的劳动不同于普通职工的劳动,企业家决定着企业生产要素的…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曾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物质)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正是对这种理论的认识,一些富远见的企业把员工培训列为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5.
企业界的精英当然地赋有历史的责任,赋有社会的责任。社会责任怎么来剖析呢?企业家是企业的主导.所以企业的责任当然也落在企业家的身上,但是企业家的某些社会责任也不能仅仅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所涵盖。我把这部分概括为四个“不”。  相似文献   

16.
郭勇 《浙江经济》2012,(15):32-33
要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培育现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大批引领创业创新、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形成一支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外国对企业家素质的要求何谓企业家?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说:"企业家就是企划事业的专家。企业家的本领不在单纯赚钱上,而在于企划有前途的事业,并坚定地实现其事业。"可见,并不是所有企业经营者都能被称为企业家,只有那些最善于企划有前途的事业,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决断力,又有超凡的号召力。统帅力,从而能够使所经营的企业长盛不衰的人,才能戴上企业家的桂冠。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包莫尔教授提出了"十素质沦"──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是家族企业长青的关键,企业家社会资本传承有别于企业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传承,它所具有的双重物品属性要求将企业家与其网络成员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纳入社会资本传承的框架。企业家构建的特殊网络结构为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提供了社会支持机制:企业家传承网络结构的中心性,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提供了权力支持;企业家传承网络强度,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提供了感情支持;企业家传承网络密度,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有效传承提供了互惠规范支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 Oracle与 HP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由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企业家参加的电子商务高层论坛。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JohnJ.Donovan教授面对中国企业家们开宗明义地提问:“今天的中国人,进入 WTO正面临一次选择,你们愿意做汉朝人还是明朝人?”汉是中国开放、创新走向繁荣昌盛的开始,明是中国走向不接受新事物、闭关锁国的开端。面对新经济的潮流,是积极进取,勇于驾驭,还是顾虑重重,抱着怀疑的眼光等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以网络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改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对传统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