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品牌“小护士”,紧接着又在2004年1月28日收购了“羽西”,产品线一下子延伸到50元人民币以下。与欧莱雅迂回曲折降低产品线的做法相比,宝洁的降价措施显得直截了当。比如在2003年11月,宝洁推出零售价只有9.9元的200ml瓶装飘柔洗发水,而在此之前的价格是13.5元。  相似文献   

2.
张耀东1995年加入化妆品行业,这十三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奠基期,也是境外化妆品品牌大举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扩张期,而他,是参与者之一化妆品行业被称为"美丽事业"。张耀东从事这一事业已逾十年,现在,他是巴黎欧莱雅品牌总经理。在到欧莱雅之前,他是另一个化妆品品牌销售团队中的一员。1996年,该品牌被欧莱雅收购,他也被"收购",成为欧莱雅的一员。企业的并购重组,意外地让他在职业升迁的长梯中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走近商场的化妆品柜台,你也许常常被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商品弄昏了脑袋,兰蔻、碧欧泉、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实在不知道该买哪一种才好,而无论你买哪一种,都无一例外地充实着欧莱雅集团的荷包。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世界化妆品行业领头羊,欧莱雅的触角遍及150多  相似文献   

4.
陈志宏 《上海经济》2010,(11):60-63
中国的日化产业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市场领域之一,时至今日,掌控日化市场的是宝洁、欧莱雅等跨国巨头,这些跨国日化集团大多拥有健全的金字塔型品牌组合,覆盖了从十几元到上千元几乎所有细分市场空间,一线城市百货公司专柜中几乎没有本土品牌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近日联合发文,进一步界定征税产品的范围。市场反应明显,沪上部分进口车经销商便忙着紧急调整报价表:排量48升的宝马X5从115万元飙升到130万元,欧莱雅、雅诗兰黛、宝洁等国际化妆品巨头均表示,将会密切关注财政部的后续文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旗下各品牌是否调价。  相似文献   

6.
近日,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外资日化企业最新一季财报接连“出炉”,昔日的“日化巨人们”交出的答卷是:业绩下滑,全球裁员,广告缩水……在外资品牌走下坡路的同时,尼尔森、欧睿等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雷超 《发展》2014,(2):85-86
本文分别以当今世界两大价值创造的标杆企业———宝洁和欧莱雅为例,深入探析品牌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基于价值分类的多品牌战略,并得出选择哪一种多品牌战略取决于产品本身属性的结论,最后为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和价值创造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昱 《民营视界》2010,(1):40-40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恰逢欧莱雅百年纪念之际,如何进一步地提高欧莱雅的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的好感度,是欧莱雅百年纪念营销的重要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9.
洋日化转型发展高端市场本土日化酝酿"价值战"近日,欧莱雅、宝洁、雅诗兰黛、联合利华等外资日化企业最新一季财报接连"出炉",昔日的"日化巨人们"交出的答卷是:业绩下滑,全球裁员,广告缩水……在外资品牌走下坡路的同时,尼尔森、欧睿等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本土企业的小伙伴们信心似乎顿时提振,但是现实是否真的就是数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化妆品行业正向着绿色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点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就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起宝洁,就不能不提那句印刻在人们心坎上的“宝洁公司,优质产品”的广告语。在宝洁优质产品的背后,是什么成就了它在日化行业巨无霸的地位,宝洁的品牌营销秘密武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从开始的甜蜜恋爱,到今天抽刀断水,宝洁在中国上演了一场清洗分销商的大戏。如今,好戏还没到结尾,胜负似乎已经露出端倪;而自1999年启动“宝洁分销商2005计划”开始,宝洁更是一路强权走来。  相似文献   

13.
润妍是宝洁旗下惟一针对中国市场原创的日化品牌,也是宝洁利用中国本土植物资源生产的惟一系列产品。润妍曾经被寄予厚望,视为宝洁全新的增长点,但今天,被普遍看好的润妍已全面停产.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4.
宝洁集团麾下的世界知名品牌汰溃、佳洁士、帮宝适等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宝洁的品牌建设与管理,成为世界所有企业学习的楷模。本书总结了宝洁集团历经165年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更讲述了在宝洁集团成功后面鲜为人知的故事。该书是目前惟一经宝洁公司认定公开发表其品牌管理以及经营战略的图书。  相似文献   

15.
资讯·人物     
《中国经济信息》2011,(5):12-12
卸任 欧文中 在法国化妆品制造商欧莱雅任职42年,担任董事长并执掌这一“美容王国”23年的欧文中于20l1年2月16日正式卸任。欧文中1969年进入欧莱雅,第一份工作是销售代表。此后凭着多元文化背景,1978年开始负责欧莱雅意大利业务,1981年正式接手管理美国分公司,1984年成为欧莱雅集团CEO,并于4年后出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16.
SK-Ⅱ又出事了。 与2005年那次“烧碱风波”不同.这一次产生的影响远远出乎宝洁的预料。从9月15日宝洁宣布公开受理退货开始.关于宝洁退货条件苛刻、态度傲慢等各种负面报道借助互联网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去,传播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291.000条,这让宝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在1996年,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开始了自己的中国之旅,12年后的今天,欧莱雅已经从当年几间租来的办公室和几个人,发展成为在中国660多个城市都有产品覆盖的国内化妆品业领先者。  相似文献   

18.
解读     
晓睿 《沪港经济》2014,(5):60-63
曾经,阿兰·乔治·雷富礼引领着宝沽完成了惊天逆转,创造了凤凰涅檠的神话,直至将宝洁一路送至全球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的王者席位。如今,宝洁积重难返,困难重重,68岁的雷福礼只能再度披挂上阵。当兵的日子 如果不是参军,就不会学着做生意,如果不是学会做生意,就不会加入宝洁。平淡无奇的军旅生涯,改变了雷富礼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9.
在1996年,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开始了自己的中国之旅,12年后的今天,欧莱雅已经从当年几间租来的办公室和几个人,发展成为在中国660多个城市都有产品覆盖的国内化妆品业领先者。  相似文献   

20.
《现代乡镇》2004,(9):38-38
事实上,当宝洁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同时遭遇低潮的1998年,罗宏斐本人正在俄罗斯和卢布贬值较量。那年夏天,“卢布贬值,经济环境困难。从人员方面来讲,让外籍员工在那里生活和工作都非常困难;从品牌上讲,因为成本结构还没有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品牌上也不是很好。”“值得欣慰的是”罗宏斐最后留住了宝洁的员工,并且使宝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