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霞  邢明强 《中国市场》2015,(12):137-138,157
河北省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省份,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失业人员数量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再就业面临诸多问题,亟须通过健全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规范职工安置方案,完善职工安置政策,加强帮扶引导,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产能过剩已从相对过剩和部分行业、产品过剩转变为全局性和绝对性的过剩。本文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去产能"为切入点,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河北省目前去产能中职工安置的实施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职工分流安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存在的问题,建立领导机制、奖励补偿、协商谈判等三种机制,提出安置职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去一降一补"是在新经济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当前产能过剩、债务过高、楼市难卖的现象,这是对宏观经济的一种科学调控。"三去一降一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财务管理中"三去一降一补"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为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更好地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建言献策,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5.
<正>治理产能过剩是当前化解经济风险的重要环节,是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先手棋。打好化解过剩产能歼灭战,关键在于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做到管住增量与优化存量并行、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并用、督查落实与明确责任并举,最终形成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化解过剩产能的良好局面。一、资源配置功能失灵是产能过剩的症结导致过剩产能有多种因素,如投资"潮涌"引发的非理性投资,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导致的管理机制失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供给,实现供需平衡。研究首先对2015—2018年审计署发布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去产能政策的部分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去产能政策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出政策跟踪审计在去产能中的作用途径有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的基础上,从这两种途径的角度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唐山市把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综合采取了行政督导、指标控制和环保、安全、市场等多种手段,强力推进"去产能"工作,并强化社会援助尽量降低化解过剩产能引致的社会风险。为更具体了解去产能过程中取得的进展、遇到的现实困境、为国家制定出台适宜对策提供依据,我们赴河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已然成为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其次,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作用,在取得银行借款较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较低、土地使用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对于行业信息环境的调节效果不敏感。证明资本市场开放是通过缓解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降低标的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进而化解过剩产能。文章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利于缓解政府干预带来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在丰富了"治理产能过剩"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于实体"这一政策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是《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毋庸置疑,法律调控手段在各种调控手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构建化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0.
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制约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化解产能过剩工作,2013年10月15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并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我省于2013年11月20日出台《山西省关于化解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实施意见》,掀开了我省化解产能过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正>山东:提高稳岗补贴标准支持过剩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日前,山东省对社会保险政策作出进一步调整,支持过剩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适当提高稳岗补贴标准。对符合稳岗补贴条件的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企业,可按不高于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70%给予稳岗补贴,比原来提高20%,支持企业按规定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仍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可能呈现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低投资、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偏弱。未来五年,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十二五"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挑战更为严峻。在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换过程中,必须探索宏观调控的新路径,特别是树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针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问题,衔接好供给侧和需求侧,守住"底线思维",准确识别、预判、化解风险,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使经济发展趋稳和蓄势。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6日,全国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召开。"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炭去产能目标占总产能的15%左右,重庆市煤炭去产能目标2300万吨/年,占全市总产能的51.7%。记者通过在会上观看重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宣传片,留意到重庆在煤矿的转型发展上颇具特色,各区县和企业纷纷结合资源条件进行探索和尝试,有的进军转口贸易,有的改行办起医院,有的开起矿泉水厂,还有的转型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而现阶段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作为系统性经济行为,其内涵包括把已经形成的过剩产能压减掉、促进存续产能实现优化和转型升级、坚持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等。在去产能的实践中,财政政策完全可以也应该在其中发挥独特的推动作用,财政政策的创新可以使其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现阶段,完善去产能财政政策,可以在以下方面探索推进: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成本的倒逼机制、以财政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和产权交易、有效安置下岗职工、妥善实施债务处置。  相似文献   

15.
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是《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毋庸置疑,法律调控手段在各种调控手段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构建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性机制的基础性内容。但在运用法律手段治理产能过剩的实践当中,经常存在两类误区:一是对法律调控内容的研究和讨论不够深入,法律手段在运用得过程中很难落地;二是把法律问题异化为政策性问题,把法律调控简化为经济调控,最终导致对法律调控的功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法律调控手段构建或完善思路并不清晰、关注度较低,容易陷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央政府力图通过"专项奖补资金"的形式,用政府补助化解过剩产能。为此,总结了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钢铁行业的实际案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如何作用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提出政策建议:政府补助不应对产能过剩严重的亏损企业进行大量补助、政府补助要专款专用、政府补助要用于发展新产能、支持新的吸纳就业产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3月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记者会。近200家境内外媒体的300多名记者参加了记者会。徐绍史主任就"十三五"规划的特点和亮点、当前经济形势、经济增长区间目标、促投资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化解过剩产能、房地产去库存、国有企业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现将徐绍史主任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回应中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突破转型难题,实现内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生态工业园调整产业布局、化解园区企业产能过剩提供了挑战。文章首次立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分析当前生态工业园产能过剩状况,并针对生态工业园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经济新常态,生态工业园区去产能的策略。指出要实现生态工业园去产能,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而且需要生态工业园自身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周期的影响,美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曾经历多次产能过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次: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三次化解产能过剩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和政策实施效果。借鉴美国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我国应标本兼治,以经济结构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依托市场,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干预;创造需求,加大对外投资输出过剩产能;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过剩产业兼并重组;调控适度,避免政府的过度投资推高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20.
天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天津化解先进制造业产能过剩,促进先进制造业"走出去"。在十三五期间,天津要完成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化解产能过剩、加速建设美丽天津的艰巨任务。"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天津制造业技术升级、深化产业合作、消化过剩产能带来了机遇。我们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通过简政放权政策、扩大产业合作、积极拓宽国际经贸合作、调整优化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优化产业融资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加速天津先进制造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