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枫霖 《商》2013,(7):130-131,127
谈话节目是电视所特有的、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鲁豫有约"是中国电视业界最早形成风格和名气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而"奥普拉·温弗瑞秀"被誉为美国电视业界最出色、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试将"鲁豫有约"与"奥普拉·温弗瑞秀"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差异,以及中国在电视谈话类型节目上继续发展和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真人秀”节目火爆浪潮的影响下,近几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各种“真人秀”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中央电视台的《幸存者》、《梦想中国》、《绝对挑战》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Ⅰ》以及北京台最新引进的美国真人秀节目《学徒》等等,“真人秀”节目一时间在国内“遍地开花”,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  相似文献   

3.
朱宝志 《中国报业》2023,(14):184-185
从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开始,电视谈话节目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鲁豫有约》经历了栏目定位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再到娱乐化的过程。目标受众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主持风格由倾听为主到加强控制引导等变化,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获得了观众的喜爱。《鲁豫有约》作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代表,展现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暑期是电视媒体竞争最为激烈的季节。从2011年7月份开始,电视荧屏上就打出暑期档的概念,卫视纷纷推出暑期特殊节目、特殊编排。这个暑假,综艺节目大放异彩,《中国达人秀》、《2011快乐女声》等多个选秀节目争夺选秀市场,经典剧、翻拍剧热播,卫视开始迈入“暑期播出季”。  相似文献   

5.
林赞 《科技转让集锦》2012,(11):225-225
谈话类的电翘节目,现今在电视荧屏上占有很多份量。在短短的数十年里,它是发展最快的节目类型之一。说到谈话节目,不能不讨论谈话节目主持人。在目前庞大的主持人队伍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直属于“稀缺商品”。本文试从谈话类节目的内涵外延、不同谈话类节目主持特点和对观众的意义三个层面入手浅析该类型的主持风格。  相似文献   

6.
央视索福瑞2006年10月下旬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兰州电视台旗下4个频道收视份额占据本地10个频道(甘肃台六个频道,兰州台四个频道)收视份额的81%,仅《兰州零距离》一档节目就达到78%,创下了全国少有的收视奇迹。这是自2004年8月以来,兰州电视台收视份额在稳居兰州地区省市10个频道总收视份额60%以上长达两年多后的再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零距离》此番收视表现是在甘肃台2006年以重拳推出两档从节目定位到节目形式与《兰州零距离》完全一样,甚至主播都是从《兰州零距离》高薪挖走的强阵容节目《今晚新时空》和《都市快报》的夹击下取得的。全方位的“本土化”节目体系,是兰州电视台两年多来取得优秀收视份额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政府各部委办局的“一把手”轮流坐堂电视录制现场,通过热线电话,现场解答兰州市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禁止使用“无可奉告”、“不清楚”、“等一等”等模糊词语一一将政府部门“一把手”的办公室搬上电视这一重磅级创新举措,就是2005年6月2013兰州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时政对话节目《“一把手”上电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综艺扎堆现象,俗称“一窝蜂”。即一档节目热播后,随即便有一堆同类同质节目跟风而至,扎堆存在。从最早期的《综艺大观》,到后来的《实话实话》、《开心辞典》、《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一直到今天的《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每一档成功的新栏目出现,即会掀起跟风扎堆的狂潮。尤其在综艺电视节目领域,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式“扎堆”定位不清晰,边际模糊是中国式 扎堆存在的根本原因。尤其省级卫视,基本上保持“新闻+电视+综艺”的“三驾马车”式发展结构,兼顾电视媒体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新闻职能保持高度的趋同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邱俊博 《商》2015,(4):183
2013年12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名为《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这个政策被大家称为加强版的“限娱令”,电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娱乐因素,本文将分析《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从而找出这一政策颁布后对政策客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天玉 《中国报业》2014,(18):67-68
《Ellen Show》是美国CBS电视台的一档热门的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节目自2003年9月8日开播至今广受赞誉,赢得了31座艾美奖。本文通过对《Ellen Show》的形式内容、人员选择、谈话场的非语言元素以及品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思考该节目对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借鉴意义,以及该节目形式如何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在《南方周末》2005新年特刊中,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栏目被列为2004年中国电视年度表现亮点之一,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张至今仍被大多数草根百姓与普通知识分子认为是中国社会良心的报纸在回望中国电视一年精彩时,将视野投向同样具备平民视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雾都夜话》,这不免有惺惺相惜之意,但却在情理之中。事实上,从收视市场表现看,《雾都夜话》2004年确有可圈点之处。该节目从周播改为日播后,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中国广电蓝皮书)》把山东齐鲁电视台的发展模式概括为“直播常态化模式”。即使是到目前为止,齐鲁台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自办节目全部实现直播的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3.
《广告导报》2006,(10):105-105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中国传媒大学在京联合举办了电视“播出季”暨媒体创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国内电视界首次就“播出季”的概念进行节目编排、活动营销、广告经营等电视创新的媒体研讨会,因此,引起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地区5省10市电视台联合录制了一个电视专题节目《渤海潮》。一位农家女老板走进了这个专题节目。她叫张玉珍,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锦郊乡刘台子村玉珍小卖店的老板。她是老板不假,而真正引起人们兴趣的,却因为她同时还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女“记者”。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电视求职热     
去年综艺节目“相亲”掀起热潮后,今年“求职”异军突起,各大卫视于年初推出“电视求职”,引发了一系列职场真人秀的火爆话题。这些电视求职节目的特色和定位各有不同。电视求职并非荧屏新鲜产物,国外有老牌求职节目《学徒》,央视早年也推出过《劳动就业》《赢在中国》和《绝对挑战》,但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退出江湖。正如相亲节目复苏一般,职场节目今年卷土重来,披上“相亲”的外衣,用杜拉拉式风格还原职场。职场真人秀并不是做职业介绍,而是把职场做媒介,秀的仍是个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电视新闻界有三大奖项非常引人瞩目,那就是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和全国电视评论节目奖。山西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其中电视新闻专题《“百姓书记”梁雨润》《用生命撞响的警钟》《右玉精神》三部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百姓书记”梁雨润》囊括了这三大奖项的一等奖,这在全国是少见的。本文作者作为前两部作品的主创人员,就弘扬主旋律做好正面人物报道谈一些创作体会,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李阳 《广告大观》2007,(4S):106-107
《超级女声》的火爆引发了娱乐选秀节目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的泛滥,进入2006年,电视选秀节目继续成为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热点,全国各主要媒体的电视选秀节目仍然是红红火火。但是,在这一片大好的局面中,电视选秀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暴露无遗,节目千篇一律就成为许多策划、制作人无法摆脱的泥潭。由此也就形成了国内电视娱乐节目“主角相似、形式趋同、风格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崔迎春 《中国报业》2014,(12):67-68
由《走近科学》栏目入手,探讨电视媒体在科学普及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说明电视科教节目的宗旨是使观众理解科学,同时电视科教节目需要建立自己的传播理念和传播策略,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7,(2):88-88
真人选秀节目进入战国时代 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还没有大红大紫时,国内的电视真人选秀节目基本上是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和上海卫视“三分天下”。但随着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在全国的一路飘红,这种局面被打破,2006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进入战国纷争时代,国内有一半以上的卫视开办了了真人选秀节目,如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视《天使行动》、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等,而且都取得上好表现,成为中国电视行业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20.
一档没有事先张扬、播出期间也没有进行大肆炒作的电视益智游戏节目《开门大吉》,成为央视2013年综艺节目的一匹黑马。该栏目是央视于2013年元旦全新推出的游戏益智节目,由原《开心辞典》团队打造。节目将一个源自爱尔兰的电视创意进行了彻底本土化改造,大幅修改了节目规则,增加了中国情感和"家庭梦想"元素,并创造性用二维码打通了电视节目与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在全球首创二维码实时同步电视互动方式,独家推出手机和电视双屏互动游戏,并在舞美、灯光、视频效果等方面全方位超越原版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