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文化内容消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日益显现。迪庆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资源整合初见成效,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增长。但仍面临开发深度不够,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旅游要素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迪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浅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迪庆旅游业已步入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当前迪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应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迪庆是一块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缺乏规划、客源市场及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含量低等问题。迪庆发展乡村旅游要着力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开发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阶段性措施的核心内容。处于成长阶段的滇西北旅游区,其内部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域旅游业发展是非均衡的,可以将滇西北各地域划分为成熟型、成长型、起步型三个旅游业发展地域类型区。各类型区的并存是旅游产品替代竞争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滇西北旅游产品的替代竞争及各类型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旅游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关键是在旅游业中注入文化元素。五邑侨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独特的文化人文景观资源,如何把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业整合起来,开发更多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侨乡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了五邑侨乡文化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五邑侨乡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的六种开发模式,探讨了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内生关系;最后,发现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开发模式,最有利于推动侨乡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范欣平 《经济师》2014,(7):184-185
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南端的行政区,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海岛,在旅游业发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受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等影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海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并提出了海南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但旅游业在文化、生态脆弱区的发展给这一类地区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却不容忽视.如何实现其文化、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泸沽湖旅游业的开发与保护的分析和探索,对开展旅游业清洁生产以及在发展中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来破解这一难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8)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纵深推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日渐迫切。基于海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概述,解构分析了新时期海南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取向和重要意义,梳理了新时期海南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投融资障碍,并形成了若干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余伟兵 《经济师》2007,(5):93-93,135
旅游文化不论是从旅游研究的三大领域来看,还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来看,它都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魂”。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发展就应弘扬民族文化,开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之,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旅游文化资源,把未来旅游吸引力放在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向上,中国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构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具有动态性、综合性、敏感性等特点,尤其是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和政府、企业及居民关系等微观环境,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其结构具体表现为社会-文化、技术-生态、经济-市场、政策-法律四要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旅游环境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十堰市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十堰市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十堰市生态文化旅游业可采用核心区域发展带动边缘区域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怡 《经济师》2008,(4):52-53
在旅游业中,影响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是旅游业前进的关键问题。文章提出了文化的魅力在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中的巨大作用,论述了结合历史、饮食、宗教、民俗多元素的影响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创造具有鲜明文化魅力的产品来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旅游因为有了文化的支撑不断得到发展,而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突出,云南文化旅游业正是顺应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云南文化旅游业也面临着优势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但不管此次金融危机如何演变,云南文化旅游业都应力争把握机遇谋求进一步的发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减到最低,以保持云南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 《经济地理》2012,32(7):141-146,134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空间组织关系的集成反映,其合理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立足于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指标体系划分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构建了"一带、四点"空间布局结构,并提出了强化区域空间发展定位和联动发展、加强特色产品开发等实现空间结构布局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以满足人们追求神秘、新奇心理为目的的"民族文化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是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因素,成为旅游业的主流方向.民间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旅游中得到广泛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可以借助旅游这一特殊的载体.科学地发掘、侍承、保护和利用好民闻音乐文化资源,并合理地运用于旅游业中,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与民间音乐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旅游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和优势产业,作用日益显现。以湟源县为例,对旅游业与文化的联系、打造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级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重视旅游业,把它纳入省、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近几年,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飞速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通过阐释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发展,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旅游需求两个方面讨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关系,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侯燕 《生产力研究》2011,(10):171-173
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河南文化旅游竞争力的评估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文化旅游业竞争力的增强。文化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依据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从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企业效益等六个方面,利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河南及其周边省份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河南提升文化旅游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