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可谓近现代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如今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之词。在古汉语中,并没有与近代重要概念之一的"science"相对应的词。而"科学"一词却是古已有之,不过,其含义与现今截然不同。冯天瑜在《新语探源》一书中指出:"古汉语中的‘科学’,典出南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  相似文献   

2.
谢清 《魅力中国》2013,(11):237-237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习惯一词一义。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很多学生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忽略其它含义。“如果一个词只分配给它一个词义,而且这个词义需要涵盖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意思,那么,这个词所赋予的意义一定是笼统和抽象的”,这样,就会出现某单词的某一个语境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green”一词。本意为“绿色的”,但在短语“greenpower”(金钱的力量)中,其含义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何佳 《辽宁经济》2007,(12):46-47
一、宪政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相关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宪政经济学,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和它相关的概念。首先是"宪法"。古汉语文献中能看到"宪"、"宪法"等词汇,如《尚书》中所谓"监于先王成宪",《国语》所谓"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等,但这些词的含义与法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饕餮纹分析     
周子君 《魅力中国》2013,(25):398-398
对于饕餮纹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商周时期就广泛运用,生活中运用最为常见。如:在织布,器皿等上面随处可见。但是“饕餮”一词最早却没有这样的称谓。它使用始于《吕氏春秋》和《左传》的记载,并由北宋人发明而得。金石学家吕大临在《考古图》中,借助先秦“饕餮”一词来代替铜器上的“兽面纹”。之后的“兽面纹”就被人们称作“饕餮纹”。“饕餮纹”的纹型,对我国建筑.文化,商业等都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宅基地的市场化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与定义中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农村宅基地”这一词语,只有“宅基地”一词。《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两法都提及“宅基地”,但是并没有对“宅基地”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历史上曾存在过“城镇宅基地”(一部分城镇居民对国有土地曾拥有过长期的使用权),  相似文献   

6.
近代汉语中的“昨日”一词,有不同于《汉语大词典》解释的义项。通过列举书证,分析词义,证明“昨日”一词有“前些日子”的语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策划”一词似乎变得非常时髦,“广告策划”、“企业策划”、“公关策划”等词频繁出现在媒介中。受其影响,新闻界也开始青睐起“策划”一说,“报道策划”、“新闻策划”、“策划性新闻”等等常常挂在一些新闻同行的嘴边,而且经常用在新闻报道中。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同行对“新闻策划”表示异议。他们根据“新闻~词的概念:“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认为新闻与策划毫无联系。事实上,这个概念包含两个要件:l、新近发生的事实;2、报道。这两个要件在提醒人们讨论问题时注意:世界上“新闻发生的事实”,不管是“狗咬…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韩琦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在国际上明确将“发展”一词同国家建设联系起来始于二次战后。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提出这一论断,则赋予了“发展”以更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摩天大楼”是人们对很高的楼房的泛指。由于建筑能达到的高度受到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制约,以及思想观念的左右,不同时代的人对“摩天大楼”高度或层次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如同今天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界定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一样。   汉字中的“摩”原义为摩擦、抚摸,是指以手直接触摸物体,后又引申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相碰,如《周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八卦相 。”《礼记·内则》:“濯手以摩之,去其 。”常用的词有抚摩、摩擦等。摩引申而有接近、迫近、靠近之义。“摩天”就是高耸云霄、与天相近的意思。如三国曹植的文章中…  相似文献   

10.
布禾 《北方经济》1999,(4):33-33,32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点1962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生产及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1983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著作《新经济增长》中,论述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1.
一、社区的社会学内涵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又译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他围绕自己提出的“社区”和“社会”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形式的、超历史的范畴体系,并根据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勾画了一条联结“社区”和“社会”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在《连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次探讨了“长尾”问题,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文章之一,而长尾理论这个词也开始频现报端,成为商务人士瞩目的焦点。长尾理论获得《商业周刊》“BestIdeaof2005”奖项,并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在网络经济时代,长尾理论已经显现出超强的生命力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更有一种强大的声音认为:这一崭新的商业模式是传统的“二八定律”的终结者。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应用的广泛,势必引发出版业的产业调整与重大变化。鉴于此,本文将就长尾理论对出版业的影响作以探讨,并试图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利田 《辽宁经济》2006,(11):49-50
2004年12月,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上发表《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演讲,将生态学概念引入金融领域,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2005年11月5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出台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了排名。从此,“金融生态”一词不再仅仅是纯理论探讨的问题,开始进入到现实层面和政策视野。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了两对相互关联问题,开始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湘乡学者周寿昌,著述颇丰,有《思益堂集》存世。咸丰二年至同治五年,时值太平天国骚乱之际,其《思益堂集》中诗、词及文多有“烈”、“忠烈”、“烈士”、“烈妇”字眼。文章拟以《思益堂集》诗、词及文为基点,结合周氏之言行轨迹,以窥探其“烈性”本真:刚直忠正,慷慨切列。  相似文献   

15.
王艳君 《魅力中国》2011,(12):183-184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备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彭丽媛 《魅力中国》2011,(17):76-76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与公民意识 1.公民 公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到:“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中,就是一个城邦。”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性和民主性。但是,到中世纪后,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公民”转化为臣民,公民的权利和地位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7.
吴玉容 《魅力中国》2010,(32):288-288
“规范”一词在汉语中渊源颇深,在《北史·宇文恺传》、《陆士龙集》中均有记载,这一词的意思是标准、法式、典范。杨玉圣、张保生先生主编的《学术规范导论》是这样定义当代学术研究中所谓的“规范”指规则、标准或尺度,“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根据某种观念所制定的供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产权交易”中的经济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交易”中的经济学问题文/于光远一、准确他说,本文题目应该是《企业产权交易的经济学问题》(一)、这是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只准备讨论一个“企业产权交易”的问题,而“产权交易”这个概念可以理解得很宽广。任何可以成为商品的东西,在拿出去交换之前,或者交...  相似文献   

19.
草根儿 《走向世界》2010,(19):86-86
一个词的词性无非三种:褒义、贬义和中性。那么“富二代”是哪一种呢? 按理说,它应该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据考证,“富二代”一词最早在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中提出,指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子女,一般上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亿万家产,因为父辈比较富有,自己是父辈的第二代,所以称“富二代”。这样看来没什么感情色彩,所以应该是中性词。  相似文献   

20.
对于知识经济,统一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首先提出的,认为这种新型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后来,《商业周刊》又提出了“新经济”一词,并界定了“新经济”概念,即具有六大特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上升。其实,许多机构和学者认为知识经济与新经济没有差别。我们也认为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然而,伴随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学家必然面临如何解读新经济的问题,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学家”与传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