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初、60年代末,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on Woods System)建立起来的金汇兑本位开始走向灭亡,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1976年,牙买加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国际货币制度迎来了管理浮动的浮动汇率制。期间由于各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大多实行了外汇管制,以防止资金外流。在此情况下,英国和美国企业之间为逃避外汇管制而安排了英镑与美元的平行贷款,自此互换交易开始萌芽。而在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利率互换依据其比较优势的原理,使得其成为一种管理利率风险的最基本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利率互换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利率互换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市场成员的关注,这就有必要对利率互换及其定价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具体分析了利率互换的含义、市场状况、市场上对利率互换的需求以及利率互换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市场期盼已久的利率衍生产品之一——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2月9日推出。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当日完成了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正式登场。这一政策对商业银行、央行及金融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冲银行业利率风险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OLS实证检验制度因素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因素在资本结构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而言:(1)市场化总体进程和公司债务水平负相关;(2)政府干预程度指数得分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低的债务水平;(3)法律环境得分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低的债务水平;(4)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高的债务水平;(5)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完成首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为标志,我国公民自由利率互换市场正式创立。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对金融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率互换定价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现状,着重分析我国利率互换定价目前存在的障碍,阐述一种可行的定价方法,通过拟合交易所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计算出远期利率代替未来浮动端的参考利率确定浮动端现金流,令利率互换固定端现金流与之相等,得出固定利率。定价结果表明本文阐述的方法能够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对利率互换定价的方法,可以作为实际交易过程中的定价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推出债券远期以来,我国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在交易产品创新、参与主体培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深人推进、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利率衍生品创新,有利于完善产品系列,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利率互换期权的作用及定价模型,以期为同业开展该产品运用及定价方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利率互换可行性及其市场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目前几种比较适合推出的人民币利率互换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构建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率互换价值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互换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的组合.另一种方法是将互换视为一系列远期利率协议的组合.在确定了互换价值的计算公式后.互换的定价就是在互换合约建立时.找到使互换价值等于零的互换利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