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事实上是以美元为本位币、美国为体系最主要核心国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在目前的体系中关元、欧元、日元等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货币组合,但这些国际货币之间有层次上的差异,美元处于支配地位,是最强大的国际货币即体系中的“关键货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五大特征,即黄金非货币化与美元主导、汇率制度弹性化、区域货币合作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和货币金融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四大问题,即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汇率过度波动性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努力弱化国际货币的单一性垄断,积极协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组合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和以浮动汇率制为主流的汇率制度选择自由化,发展中国家似乎摆脱了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纪律和约束。但实际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在储备货币依赖、江率制度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和抑制国际投资本冲击等方面均受到不利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发展中国家不公正性的表现,然后深入分析了其根源,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 金融危机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发展研究》2012,(11):50-54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社会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国际社会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和调整需要国际间的广泛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日益提高。一方面,中国的汇率制度、储备资产构成,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安全等日益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健康与稳定。在新一轮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中,中国正经历着从规则的接受者向讨论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创造更加健康稳定的货币体系做出贡献,是中国当前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货币体系问题颇受关注。国际货币体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在100年的发展变化中,经历了许多变革,也相应产生了适应不同时期的货币体系。调整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完善该体系的制度框架以及运行机制是保证全球金融、经济稳定发展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以及改革趋势进行了探讨,并联系我国实际思考中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更好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参考》2014,(9):24-34
国际货币体系应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但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并未随经济全球化深化而同步优化,在金融危机爆发频繁、破坏升级背景下,各界对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愈加迫切。国际货币体系短期内难以突破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未来通过大国主权信用货币竞争、推动国际货币多元化,仍是国际货币体系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人民币通过市场竞争充当国际货币是未来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7.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献综述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选择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汇率的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国际上,霸权货币、政治强国、国际组织、国际协调以及国际合作都会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在国内,利益集团、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会影响到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总结,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8.
杨晨泽  阎治淼 《经济师》2011,(11):83-84
文章以蒙代尔的货币星云学说为理论基础,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文章认为:建立超主权货币和亚元制度具有不可实施性,逐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形成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多元化的储备体系才是中国进行国际储备货币改革的最优选择,而改革的第一步是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  相似文献   

9.
高国庆  谢斌 《经济纵横》2000,(11):62-64
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 (IMS)与金融危机、国际汇率制度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欧元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三个方面 ,对“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改革”研讨会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章昀  禹钟华 《当代经济》2009,(18):12-13
本文利用国际政治学中的多极均势理论来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及解决之道,从理论上证明多极均势状态应该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中国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初现多极化趋势的形势下,应该采取均势战略,努力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极,构建安全、稳定、高效、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而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这形成了国际制造业转移下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国际货币体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协同演变效应,国际货币体系匹配对英国、美国形成国际制造业中心起到了支持作用,国际货币体系错配造成了德国、日本与制造业强国失之交臂。中国面临国际制造业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局势,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变换外汇债权为利用国外资源权,利用汇率机制增加创新资金,通过后金融危机技术链裂变实现技术"突破"与"点断平衡"等。  相似文献   

13.
汇率制度选择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汇率的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国际上,霸权货币、政治强国、国际组织、国际协调以及国际合作都会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在国内,利益集团、政治制度以及政党制度会影响到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对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总结,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体系,是调整国际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和惯例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则;另一种是经过国际性协调建立起来,这种体系经常要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修正和发展。从1870年的国际金铸币本位制至今,国际货币体系依次经历了国际金铸币本位制,金汇况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区别于国际货币史上其他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如金本位制、英镑本位制等的核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提供国际价值尺度职能(即为国际交易提供计价单位)、国际流通与支付职能(即提供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职能(即为各国央行提供外汇储备),因此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尽管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因牙买加体系对其继续履行世界货币三大职能的确认而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其发展历程反映了国家间货币政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旧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和新体系的形成为当前国家货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郭宇 《时代经贸》2012,(8):97-97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其发展历程反映了国家间货币政策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旧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和新体系的形成为当前国家货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充分暴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风险,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带来了重要的契机.本文时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此次金融危机来自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再次使人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做出一些实质上的改变是必要的.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进行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固有风险暴露无遗,对危机调节乏力、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国际货币优势而相继开动印钞机,将危机损失向其它国家转嫁等等不和谐现象再一次证明现代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推进主要储备货币稳定汇率机制、探索区域货币一体化和改革IMF使其更公平更加强力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