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萍 《甘肃审计》2003,(12):21-21
所谓“小金库”是指那些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并且不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根据国家规定,凡违反国家财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都在清理检查的范围之内。几年来,通过审计检查,发现“小金库”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状况的存在无论是对单位、部门还是对领导干部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此类资金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损公肥私现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对“小金库”的查处,  相似文献   

4.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5.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6.
国家明令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令不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小金库”乃是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资金。其性质是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为什么私设“小金库”问题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谢彬 《现代审计》2005,(4):20-20,19
小金库,即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进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治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8.
一、“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区别 1.概念不同。“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相似文献   

9.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核算.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审计情况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单位可支配现金的减少,“小金库”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其设立方式、存在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小金库”引发的矛盾及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必须认真治理。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11次布置清理“小金库”,清理结果,“小金库”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现象仍然严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审计方法查处“小金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及建立方式 (一)何谓“小金库” “小金库”也称“账外账”,即: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目前小金库的形成范围之广大,资金数额之巨大,给整个经济运行设下了一块绊脚巨石,如不整治,则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3.
龚海君 《青海财会》2001,(3):30-31,28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得私设“小金库”,有关部门也多次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检查,但仍屡禁不止。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应当坚决取缔。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账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的“小钱柜”。审计“小金库”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查证“小金库”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释疑解惑     
问:如何区分、处理“小金库”和“账外账”?答:“小金库”和“账外账”是审计中常见的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9号)第一条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根据《会计法》第十六条、四十二条和《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账外账是私设会计账簿和在法定的会计账册以外…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小金库"(一)旧定义:199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人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是什么,根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的规定: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财政和单位收入流失,导致消费基金膨胀,而且诱发腐败行为,严重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消极作用极大。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现状笔者近三年共审计行政事业单位16个,发现存在“小金库”的单位有13个,比例高达8l%,“小金库”的数量为16个(有的单位存在多个“小金库”)。这些“小金库”数额最大的为894万元,占该单位正常收入的10%左右,小的也有7万元。这部分资金有的用于贪占私分;有的用于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有的用于购置专控商品、追求奢侈消费;甚至有的被贪污行贿,使国家和集体财产被少数人侵吞。所以笔者认为近十年我国虽然进行过几次大的清查“小金库”的工作,但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屡禁不止,普遍存在的。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一)法制观念淡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和本单位干部职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设“小金库”无非是应付一些跑跑送送、吃吃喝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小金库”已成为国家资产和税收流失的“黑洞”,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单位或部门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隐匿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帐目、私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是一种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它是一种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大多与目前社会上发生的许多贪污、贿赂、私分等经济犯罪案件密切相关。小金库已经成大革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温床,已引起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近几年来各级财政、税务、“三查办”、监察、纪委和审计机关检查监告的工作重点。由于小金库是帐外帐,又是个别及少数人所掌握,在收支和使用上相对来说是隐蔽的,所以在检查中一般不太容易发现。现结合工作实践对小金库审计谈几种…  相似文献   

20.
张澜 《广东审计》2003,(4):39-41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或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电力施工企业由于依附于目前仍具有垄断性的电力集团,其所从事的电力建设施工项目又具有投资大、周期短、流动性强、隐蔽工程多等特点,在客观上为各单位设置“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查处“小金库”增加了难度,致使各电力施工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情况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