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价格听证制度体现了决策法制化,针对目前征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激化,国家从法律的高度构建征地价格听证制度.本文从建立征地价格听证制度的意义入手,借鉴已有价格听证工作经验,规范征地价格听证程序,为有序执行征地价格听证提供法律平台.  相似文献   

2.
价格听证中的公民参与权的实现程度如何,关系到价格听证制度目的能否实现,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权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是现代行政法治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早在两年前,新出台的《价格法》就规定,制定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应当举行听证会,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4.
谭伟 《全国商情》2010,(5):100-102
公共产品价格听证制度由于其立法疏漏导致价格听证会出现异化现象,这弱化了听证制度在价格决策中的功能,扭曲了听证的形象,降低了听证制度的公信力.国家必须提高听证立法层级,从代表选任、信息知情、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来完善,发挥听证在公共产品价格决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规范听证有明显缺陷,表现在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听证申请人资格、成本测算评估、意见采纳程序、听证代表产生的透明性以及听证会纪要的真实性等方面.医疗服务价格决策听证应当从扩大听证参与范围、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维护价格决策听证权威和增加听证程序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理论上我们一直在质疑听证制度存在问题,实践中的听证会流于形式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尽管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价格解决之道,但问题的发现及对策的提出,本身并没有对听证会流于形式这一根本问题有所改观。此次调研以西宁市已开展的听证会为案例,在实践经验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现行制度的弊端,并有选择地提出适合于西宁市听证制度改革完善的,即以听证代表为中心的程序变革。  相似文献   

7.
听证制度是确保决策民主、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序制度。近年来,它在立法和决策程序中广泛地运用,并在立法和实践层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本文从听证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现实中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国内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来说,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支柱。因此我国各大景区门票纷纷掀起"涨价潮"。与此相反的是,国外同类景区推出低价门票甚至是零门票。本文将通过国内主要景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在门票价格、门票收益、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对旅游本质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门票经济"背后的思维扭曲,谋求建立更为合理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程志文 《现代经济》2007,6(6):112-114
价格听证作为一项公众参与的决策制度,源自西方,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余个省、市、区举行过数千场价格听证会,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促进政府价格决策的民主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价格听证在中国只有几年的历史,听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本文试图在指出当前我国价格听证的主要缺陷基础上,从技术或制度层面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是行政立法民主化、透明化的重要标志。行政立法听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障公民权利、增强行政立法的民主性、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与守法自觉性等方面。针对当前行政立法听证中的问题,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确定合理的行政立法听证范围,选择适宜的行政立法听证方式和设置规范的行政立法听证操作程序,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决策听证是公共决策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听证作为现代公共决策的一项重要程序规定,融现代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法制性于一炉,兼具信息、咨询、参与、控制、监督、反馈等多种功能,是推进和保证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最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决策听证在中国公共行政决策领域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是一种崭新的制度,公众参与是立法听证的核心,其存在有理论渊源和制度实践。本文将阐述公众参与在立法听证制度建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指出立法听证中公众参与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听证制度起源于西方,近年来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发展.至此,我国已经有四部法律和一部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听证制度.听证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听证代表的观点博弈,使政府决策趋向合理化,但现实中它却成了传达某些部门意见的"单声道",使刚刚兴起的听证会制度面临信任危机.本文从听证的含义出发,剖析现行我国的听证现状,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税收行政处罚过程中,在税务机关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在法定时效内,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寥寥无几,甚至放弃听证权;很多税务机关对举行听证会也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己在执法过程中有无瑕疵或者差错,也不清楚听证会流程及技巧。掌握、提高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技巧是组织好听讧会的关键。从多次组织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模拟的实训经验中,根据听证会流程从听证会的几个阶段来对听证技巧作一探析,并具体提出如何提高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技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规划听证制度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存在规划听证制度立法体系不健全、实际功效发挥不足、对规划听证的消极作用缺乏必要认识等问题,据此,可通过完善立法体系、引入辩护规划制度、健全听证救济制度等举措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规划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行政听证在我国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听证发挥公平公正作用的关键所在,《行政处罚法》对此范围的规定明显过窄,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维护。《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虽然适当扩大了其范围,具有积极意义,但依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行政处罚法》创造性地在我国法律上第一次引进了“听证”的概念和听证制度。现行《行政处罚法》规定两种不同的听证程序-非正式听证程序和正式听证程序,非正式听证程序就是《行政处罚法》第31、32条规定的: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如当事人的事实、理由及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并以此作为处罚决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权利的保护不够重视,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导致学生诉母校事件频发。本文从听证制度入手,分析了听证制度的内涵,以及在高校中的实践、不足及建议来着力完善大学生救济制度,旨在全面践行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处罚法》创设的听证程序十多年来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是我国行政行为立法和市场经济制度构建的一大进步。但在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听证参加人平等权利的保障以及听证组织安排等方面的规定与行政程序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的实现尚存差距。随着其他行政行为开始引入听证制度,关注并研究以上问题对于阶段性总结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价格法》和《立法法》的实施,听证制度成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程序。本文首先回顾了听证制度渊源,然后从公共政策形成机制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听证制度在改善公共政策形成机制方面的价值,指出听证制度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它解决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地抑制政府的自利性,有助于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