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高校要充分认识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做好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要深度拓展教材资源,这是实现好科学发展观"三进"的重要关口。科学整合与开发实践性资源,这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重要途径。开发利用好网络资源是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中与时俱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分析了福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策选择。分析认为提出利用"海峡西岸"定位,坚持科学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山海"战略等一系列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实际是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系统论述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发展理念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北方经济》2008,(22):45-46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国家发展的先进理念,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企业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会进入误区,甚至会走向"死胡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过程。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体现了"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简约"理念,其时代价值在于:修复目前我国生态危机的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开展"90后"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梦"为载体,坚持"以生为本"和与时俱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11,(9):2-3
象山县爵溪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接轨、主动融入、科学转型、率先发展"为主线,以"建设集现代工业、滨海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全力打造产业高地、休闲胜地、人居福地。  相似文献   

10.
步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在中共十七大上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并载入了党章。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向规模化和内涵化发展的同时,教育审计也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对于高校内部审计而言,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在发展,都要求构建和完善审计理念。从"制度与经营"、"服务与发展"、"管理与效益"、"审计与和谐"四个角度对高校内部审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袁明丽 《魅力中国》2014,(12):315-31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要小心谨慎地推行,法律和政策要尊重农民的权益,通过重新审视集体土地制度,解释“农地入市”的阻碍--“农民在土地交易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所导致的分配不公”,提出促进“农地入市”的健康发展的法律建议--“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机制”、“保护农村妇女的权益”、“给予耕地保卫者补偿”、“多渠道安置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周任重 《特区经济》2009,(9):165-167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为主线,经历了产生、发展、鼎盛、崩溃和复兴历程。研究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上世纪30年代的自发的探索到本世纪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回顾和比较了将近半个多世纪变迁历程,分析其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处理好"自愿"与"强制"、"本地化"和"流动性"以及"保大"与"保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亟须注入"人文关怀"的时代元素,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式的"底色"。为实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养成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人文关怀,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生命教育""幸福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当然,当前社会治理问题能否彻底得以解决关键在于生态伦理秩序是正常有序,这势必会加强将伦理秩序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与践行。因此,研究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层意义,弄清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在男性作家那里,儿童视角更多的是一种叙事策略,而对于女性作家而言,儿童视角的选择是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在小说中,男性叙述常与"民族"、"历史"等内容相关,而女性眼光却经常与"小孩"、"女性命运"相关。这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他(她)们的小说具有"粗犷"与"温馨"两副不同的面孔。  相似文献   

17.
谢坤 《特区经济》2011,(1):188-190
本文将武汉城市圈中九个城市主体的关系放在帕森斯的AG-IL模型中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武汉城市圈"秩序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四因素"。认为"政治因素"是影响武汉城市圈"秩序整合"和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建构因素",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目标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其它三因素"是"反建构因素",对"政治因素"形成"反建构性","反建构性"的方式也关系着整合实现的实际状况。然后分析"建构性"因素与"反建构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安徽省环巢湖旅游经济文化圈“三圈合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汇道 《特区经济》2009,(7):179-181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虑,从安徽省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来看,本文提出了整合"安徽省会经济圈"、"环巢湖旅游圈"和"环巢湖文化圈"的"三圈合一"战略;并从意义、可行性和相互关系以及整合路径等方面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中国战略思想的智慧之源,是构成中国战略管理的重要基因。基于博弈逻辑中占优策略均衡分析法,阐释《孙子兵法》中"先胜""谋胜""知胜""全胜"的思想,拓展《孙子兵法》的价值区域,为博弈逻辑思想提供实证诠释。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是对城市治理方式的一次制度变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好社区党建的龙头作用,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社区党务工作者,但在社区党务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流入难"、"不会干"、"不愿干"的问题。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