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宜信被传出现“8亿元坏账”到浙江省警方对10家P2P网贷平台进行立案侦查,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有集中暴露趋势。虽然目前P2P存我国发展迅猛,新开设P2P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迅速飙升。但屡屡出现兑付危机、倒闭和卷款跑路,除经营不善、管理能力低下外。缺乏实业精神或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P2P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P2P行业快速崛起,P2P平台数量也急剧增长,同时也给P2P出借人带来了风险,例如诈骗,信息泄露等。本文在分析当前借出平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出借人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更好帮助出借人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凭借其快速方便且无抵押迅速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P2P网贷行业正常平台为2448家,全年成交量达到20638.72亿元,年底贷款余额达到8162.24亿元。这样爆发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监管和风险方面的问题,因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远低于传统商业银行,所以跑路的戏码也是时时刻刻在上演,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借款人的审核不够全面造成坏账从而使平台破产。文章通过剖析其内部审核运作及对比传统借贷解读P2P网贷借款人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网站、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包括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企业,也包括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金融型支付企业。P2P小额信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目前国内的P2P融资平台有宜信网、红岭创投、人人贷、拍拍贷等。点名时间是目前中国最  相似文献   

5.
正从宜信被传出现"8亿元坏账"到浙江省警方对10家P2P网贷平台进行立案侦查,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有集中暴露趋势。虽然目前P2P在我国发展迅猛,新开设P2P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迅速飙升,但屡屡出现兑付危机、倒闭和卷款跑路,除经营不善、管理能力低下外,缺乏实业精神或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球最大的P2P公司,宜信一直以独特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作为公司的支点和核心优势,其普惠金融业务版图也不断扩张。要在P2P行业论资排辈,宜信CEO唐宁是绕不过去的"大人物"。一直以来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唐宁,将公司的服务目标对象设定为城市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有很多兼职创业需求的白领和大学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的人群,同时将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农户。自宜信成立以来,一直以兼顾稳健与创新特立独行于金融行业,而这一切他自己却不曾  相似文献   

7.
肖烨 《中国经贸》2014,(14):132-132
P2P平台促进了民间借贷的繁荣,为舒缓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拓展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创造了全新的模式。但相关法律规定模糊以及监管真空,致使其存在较大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对于风险的关注以及法律监管的呼唤成为行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广东省925家P2P网贷平台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网贷平台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P2P网贷问题平台的出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平台的平均收益率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平台注册资本、存续年限、用户评价等显著负向影响,而平台的注册地对平台问题的出现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不仅要关注收益率水平,还要考虑平台的注册资本、存续时间、用户评价等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2018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频频爆雷,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据相关平台统计发现,很多问题平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综合利率通常较高,平台背景大多以民营为主。文章借助爬虫软件,收集了网络上已有P2P借贷平台相关信息,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对P2P平台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进而给出平台发生风险的概率模型,帮助投资者通过已有的信息来判断平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拍拍贷是金融创新的践行者,更是中国金融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民间样本。其主导的民间信用体系的构建,势将在中国P2P的跨越中显示出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从业者,张俊担任CEO的拍拍贷,在中国P2P(个人对个人)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进程中囊括了大部分"第一",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蜕变的重要先行者。构建纯信用P2P平台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6月,经过多年的积淀,如今已成长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P2P平台。张俊将拍拍贷的业务总结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交易市场,资金需求方可以在拍拍贷发布借款的申请,资金的供给方可以选择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为例,基于信任的视角,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P2P网络借贷市场中出借人投标行为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入信用、人口特征、借款年利率、借款期限、历史成标次数、历史流标次数以及总投标数对出借人投标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而借出信用、借款金额与出借人投标行为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P2P网贷平台盛融在线、金马甲及陆金所陆续被爆出坏账事件。P2P门户网站"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网贷平台已有1646家,累计问题平台已达494家。目前网贷行业累计投资人达140万,活跃投资人达80万。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业态之一,由于没有申请取得金融机构执照,属于民间金融。而备受业内期  相似文献   

13.
近来.“P2P”成为金融业界关注度颇高的一个热词。简单地说,“P2P”就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平台。 据了解,近年来整个P2P行业,不管是上线的平台数量,还是贷款总量都在高速增长。2013年更是进入一种不可思议的加速生长期。有专家认为,P2P的迅猛发展,重要来源是因为民间借贷“网络化”,利用互联网绕过了金融准入门槛的限制。然而,这个新兴的行业“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自律和监管,野蛮生长的P2P行业风险正在不断加大。众多P2P公司,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一种新的P2P网络借贷模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从2007年在国内兴起至今,P2P网络借贷已发展出不同的模式,改善了民间借贷困难的状况,但也一直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不同模式,以失败的网络借贷公司案例引出贷款人、借款人、经营者以及国家与社会四方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最后阐明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创始人周世平也没想到,红岭创投的“五周年庆”会如此被镁光灯打亮,可惜是以一种颇为尴尬的形式。 8月28日,官网上的一纸公告揭露了这家老牌P2P公司正深陷困境:发放给广州翠月纸业等4家纸张贸易商的1亿元借款,因为这4家纸张贸易商涉嫌与仓库物流合伙,利用仓单重复质押给银行进行骗贷,导致红岭创投的借款面临极大的坏账风险。  相似文献   

16.
施俊 《新财经》2013,(12):24-24
今年10月份以来,先后有32家网贷平台出现资金兑付、经营不菩等危机,以平均一天倒闭一家的速度席卷整个P2P(个人网贷)网贷行业,甚至出现福祥创投这种仅成立3天就携款跑路的网贷平台。截至笔者落笔之日,据统计,P2P网贷平台倒闭数量已达51家。而这一切,笔者相信还仅仅是开始。未来的一年中,还将有更多的平台发生类似的状况,因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还在持续形成中。  相似文献   

17.
P2P风险暴露     
白澄宇 《新财经》2013,(3):17-17
近期,在P2P(个人对个人)业务成倍增长的同时,不断有P2P平台关闭或老板跑路的负面消息,加强P2P小额信贷信息服务业务的风险防范刻不容缓。笔者对P2P行业的风险分析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魏李良 《北方经济》2013,(13):47-48
一、P2P网络信贷的发展 P2P网络信贷平台最初在欧美国家兴起,作为最原始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模式,Zopa被公认为P2P信贷的"鼻祖".这种模式迅速在其他国家复制,但在国外P2P网络信贷市场规模并不大.以Lending Club为例,截止去年12月,其成立6年来通过平台共促成信贷金额为11亿美金,其主要竞争者Prosper则共促成了4.33亿美金信贷.据公开数据保守估计,两者占据了美国P2P市场80%以上的份额.受国外成熟的网络信贷平台运营的影响以及国内资金借贷市场的需求,2007年8月,拍拍贷作为中国第一个P2P网络信贷平台成立.随后国内P2P网络信贷网站开始大规模发展,运营模式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发展到结合国内国情进行创新和改进,一些网站经营慢慢成熟,并逐渐做大做强.如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人人贷、温州贷、E速贷、红岭创投、齐放网、宜信网等.  相似文献   

19.
董露茜 《新财经》2012,(10):92-94
唐宁不大愿意将宜信财富归于第三方理财机构,他认为,通过代销拿佣金只是财富管理的一个方面,宜信有自主开发的产品。6年前,唐宁在中国开创了P2P(peer to peer)的小额信贷模式。在"争议"中,领先者宜信成为国内最成功的P2P公司。一路携创新而来的唐宁,此次将目光投向了财富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目前网贷平台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P2P网贷主要存在的审核机制不健全、"赌博性融资"、羊群效应等风险因素。从投资者,平台,政府部门立场提出改善P2P网贷风险管理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