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玲花 《时代经贸》2011,(2):212-213
在我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县一级财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县级政府要行使好它的财政职能,必须拥有相应充足的财税收入。本文从我国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实际出发,从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转移支付制度、税源结构与规模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县级政府特别是后发展的县区政府行使财政职能的几方面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牛艳萍 《经济师》2014,(9):182-184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县级财政经历20年的发展历程,县级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文章以某县级市2006年至2013年数据为例,从收入结构、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提高县级财政收入质量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荆山腹地,全境皆山,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面积占45%,相对高差1806米。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经济环境不够优化等原因,丰富的资源一直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缓慢。“九五”以来,全县围绕“优化经济环境,加快发展步伐”的思路,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分别达10.4%、25.6%和7.2%。2001年,这三项指标分别达到12亿元、9523万元、1630元,县级财政首次实现收支平衡,葛州坝集团、广正大集团等许多大型企业相继投资保康,启动了一大批经济开发项目,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2004年广东GDP总量为16039.46亿元,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4343.1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6.87亿元。充分表现出了广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形象。但广东县域经济却发展落后,县人均财政收入156元,比全国县人均219元低29%,还有66.2%的县(市)的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于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而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县级财政摆脱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晶雪 《经济师》2008,(2):49-50
目前广大县域财政形式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体制尚未理顺、缺乏优势税种、财政支出负担重、资金使用效益低、监督制度不完善等。摆脱县级财政困境,必须理顺体制,合理调整利益关系:发展县域经济,拓展税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规范财政运行机制;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意义重大.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湖南县城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针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约束、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等问题,从制度创新的层面积极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7.
1月第1期邝一1 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财税改革与发展 —“中国财税论坛2003”专辑(上)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财政在10年改革中与时俱进 —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上的讲话················································……项怀诚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乐清市企业从实际出发,坚持企业创新,民营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5%以上,被经济学家誉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2003年乐清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1亿元,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工业总产值476.7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5位,县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扩权强县"改革实现县级财政解困,政策设计的初衷是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直接提高县级财政自给率,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产生间接财政增收效应。本文利用四川省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对"汶川地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等区域重大事件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从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扩权强县"改革对县级财政解困并未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优化"扩权强县"改革应继续遵循"财权事权相匹配"原则,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建立差异化目标分类考核机制,健全规范县级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财税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开局起步,以矫健的姿态迎接新形势新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围绕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四大”精髓思想和国家“十五”计划的总要求,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地开展跨越式的工作,为新世纪财税改革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发展的财政政策 1998年以来,为了有效防止亚洲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至2000年三年共发行国债3600亿元,分别带动CDP增长1.5%、2%、1.7%,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实践证明,实施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在  相似文献   

11.
曹振国 《经济论坛》1995,(19):35-36
新财税体制的出台与实施,给县级财政经济工作带来了新课题,迫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县级财政经济工作的新路子。下面结合河北省鹿泉市的实际,就新财税体制下如何搞好县级财政作一探讨。 一、新财税体制对县级财政的影响 新财税体制税种分流和确保上交的特点,给地方财政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和考验。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研究》2006,(7):I0005-I0008
“十五”以来,吉林省白山市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3.5%、12.2%。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占全省的30.1%和13%;矿泉水、旅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年均增长16%,松江河梯级电站、白山热电60万千瓦机组、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近几年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锡山市财政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去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2.128亿元。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保障和提高财政队伍“两个素质”的基础,更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财税体制、会计制度、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些改革举措都是在各级财政部门的组织下实施,顺利进行的。实践证明,自“八五”以来,锡山市的财政工作年年上台阶,为锡山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财政基础。我市财政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具有方法灵活,容易接受的特点,因此,收到的效果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晋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不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综合实力连年稳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2004年,综合发展指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3位、第5位,11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2005年,经济发展实现“五大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422.8亿元,约占全省1/15、泉州市1/4强;五年来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突破5亿元,达到38.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十五”期间实现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以上;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25元,比2000年增长28%以上。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县域占广东省总面积的73.8%,在粤东西北振兴计划带动下,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8%。县域平均生产总值超过180亿元,超百亿元的有42个,人均GDP为28598元,处在5000到10000美元这个阶段,是经济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东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提高经济发展素质的艰巨任务和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加剧市县矛盾、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推广,已成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在全面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绩效的基础上,剖析改革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改革实现路径,从而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县域突破”战略是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根据两年多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对今后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确定实施“三大战略”以来,各地按照“县域突破”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尤其是突出了工业拉动和开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2000年,全省县(市)完成GDP1055.3亿元,占全省GDP58.0%,比上年增长6.4%,其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源市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打造“后发河源”为核心,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3.06亿元,增长17.9%;工业增加值32.43亿元,增长3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2亿元,增长38.16%。五县一区GDP增速处在12.7%至21.6%之间,工业总产值增速处在17.5%至64.3%之间;财政综合增长率处在42.2%至85.4%之间,居全省前8名内;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3515元,增长5.8%。2005年1—6月,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2%;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相似文献   

20.
一、广东财政发展二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广东财政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财政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79~1997年,全省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1%(分税制前口径)。从1991年起,收入规模已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其中,1997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43.94亿元,加上上划中央“两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0%左右。不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