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刘学敏(内蒙古科委主任)(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2.
高校如何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金石科技的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增长很快,从本世纪初的5—20%,发展到50、60年代的50...  相似文献   

3.
马阳 《科技和产业》2002,2(5):19-23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经营管理是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高层次综合要素发挥着特殊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质的提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罗李华蕾 《魅力中国》2011,(14):112-1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随着这一科学理论不断的深入人心。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开发。在当代大背景下,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5.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悄然地发生变化;信息爆炸与信息高速公路令世界变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江泽民紧密结合我国深入发展的改革开往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本质,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延伸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体系,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形成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是邓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运用这一论断,对于实现我市兴边富民、强市升位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一定肯定。  相似文献   

8.
试论邓小平关于管理生产力与管理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王增浦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与科学技术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创立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过程中,特...  相似文献   

9.
徐敦鹏  郭毅 《特区经济》2005,(6):164-165
唯物史观将经济生活中人们相对关系变迁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技术又是生产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要从“一般的知识”向“直接生产力”转化,必须要渗透到生产力诸构成要素中,通过各种要素的具体组合形式而作用于  相似文献   

10.
入世与教育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不仅仅涉及到外经外贸部门和海关 ,而且还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自然也涉及到教育。当今 ,科技革命的浪潮以其迅猛之势 ,席卷全球 ,遍及各行各业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 ,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离开教育 ,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乃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当今世界的竞争 ,实质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欲在国际商战之中取胜 ,没有一大批素质高超的人才是不行的。走向国际统一大市场 ,必须培养出一大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