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国内醇醚市场将很难随中国经济的复苏出现明显改善,装置开工率将依然偏低,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经营在所难免。如果被业内寄予厚望的《M15甲醇汽油》、《城市燃气用二甲醚》等国家标准及其配套标准不能如期出台,甲醇和二甲醚的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行业亏损面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甲醇价格飞涨,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为保证公司未来的二甲醚扩产计划,天茂集团通过了《关于授权管理层进行20万吨/年甲醇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议案》。据天茂集团公告称,根据计划,公司二甲醚产量即将达到50万吨/年。目前,该公司与原甲醇供应单位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受运力日渐紧张的影响,对保证其未来二甲醚的扩产形成瓶颈制约。为了保证未来二甲醚扩产的原料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工信部等部门正在联合制定《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这一文件被市场视为是煤化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据记者了解,与过去几年间国家发改委总发禁令不同,达份文件将会让地方和市场都看到希望。知情人士透露,除煤制油、煤制二甲醚和单纯的煤制甲醇外,制定中的规划,将会在煤制合成氨、  相似文献   

4.
从久泰能源集团获悉,国家能源局日前公示了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长期困扰二甲醚行业的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掺标准列入其中。这标志着由久泰能源起草的二甲醚掺混标准进入制定流程阶段。此次列入公示的二甲醚混掺相关标准包括《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标准))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钢瓶标准》。上述两项标准主要由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编制起草。根据公示要求,标准将于2012年6月完成。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我国煤化工产业稳步推进的一年,在国际油价一度冲击百元大关、全球对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中国的煤化工行业以其领先的产业化进度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煤制甲醇年产量将分别达到1600万吨、3800万吨和6600万吨,到2020年;煤制烯烃年产量分别为140万吨、500万吨和800万吨。可以预期,在未来煤化工中的甲醇和二甲醚及煤制油、煤制烯烃将成为化工行业主要耗煤行业,化工行业煤炭消耗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2011年,国内甲醇市场供需齐增,供应略有过剩,甲醇制烯烃、二甲醚、醋酸及甲醛是甲醇下游增长较快的几个行业。在需求和成本的拉动下,甲醇市场价格好于2010年,年均价上涨12%。2012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推动液化气价格上升,带动二甲醚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升,加之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将会支撑甲醇价格的上行。但是由于国内甲醇供应过剩,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现状 1.上游产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甲醇、二甲醚行业快速发展,产能和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产能合计1639.4万吨/年,产量1076.4万吨,开工率为65.7%,表观消费量1104.6万吨,2007年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22.0%、23.1%和12.5%.目前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34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8.
二甲醚被广泛的用于有机中间体的合成,且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当前二甲醚的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随着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重视,二甲醚装置生产残夜中甲醇的回收和再利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以蒙城金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甲醚生产过程中甲醇的回收为例,对二甲醚中甲醇的回收工艺的改进及其相应经济价值的提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于西部二甲醚资源丰富、产量激升,我国有望在内蒙古在开建第一条二甲醚和甲醇长输管道,直接向渤海湾输送。从内蒙古发改委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二甲醚和甲醇管道正在规划和论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历时1年多的实验工作已基本完成,两项二甲醚的相关标准一一《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标准》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钢瓶标准》,预计于明年上半年颁布实施。这解决了二甲醚与液化气掺混面临的很多问题,将对二甲醚产业起到释放产能的作用。”山东清大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发友对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1.
催化剂作为二甲醚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正在不断获得突破。国内甲醇气相法制二甲醚技术的领军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继攻克二甲醚催化剂关键技术后,正在配合二甲醚装置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攻关二甲醚大型化催化剂技术,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工艺已确定。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几年,中国仍有不少计划/在建的甲醇项目,但受产能利用率不高、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甲醇是一种重要的、需求量巨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在工业发达国家,它是仅次于烯烃和芳烃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在石油化工、医药、轻纺、生物化工,以及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可用于生产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醚  相似文献   

13.
<正>化工行业中电石、焦炭、甲醇、二甲醚、氮肥、磷复肥、"两碱"、醋酸、聚氯乙烯等众多子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进一步恶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整个行业陷于一片恐慌。不言而喻,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4.
粗甲醇生产二甲醚相比精甲醇生产二甲醚而言少了粗醇精制这一过程,在生产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生产二甲醚较为热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结蜡问题,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产量甚至被迫停车,本文针对这种问题给予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对同类化工装置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合成反应系统为研究对象,用ASPEN PUL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二甲醚合成反应器模型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灵敏性分析,研究影响二甲醚合成生产的关键变量及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将模拟数据结果与设计值和生产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对照比较,为当前生产优化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政策与背景     
发改委正研究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措施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促进二甲醚用于车用燃料以缓解汽柴油供应紧张的政策措施。这意味着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替代石油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据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负责人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了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就二甲醚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及替代石油类产品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了专题研讨,主要目的是为将来制定二甲醚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作准备。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从甲醇生产二甲醚的全套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专家认为,从技术和市场需求上看,二甲醚产业较…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2010年我国二甲醚产能或将达到1000万吨/年,其主要用途是替代LPG,民用燃气领域的消耗占二甲醚消费总量的90%以上。自2009年以来,由于LPG价格下跌以及煤价上涨导致的二甲醚生产成本上升,使二甲醚掺烧LPG失去价格优势,二甲醚行业陷入困境,出现大面积停产,开工率维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正式出台指导和规范"十二五"时期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于5月中旬下发到各省。该规划在全国确定了包括鄂尔多斯300万吨煤制二甲醚项目在内的15个示范项目。《规划》对示范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位运行,高油价对燃气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2006年上半年,为保障柴油和汽油等成品油的供应以及增产或新增乙烯装置所需的石脑油原料,国内液化气产量增幅减弱,仅比上年增长2%.价格是影响我国液化气进口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2006年一季度液化气价格高涨,我国液化气进口量同比降低了26%,随着二季度液化气价格的下降,进口量也随之大幅增长.上半年我国液化气进口量为295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5%.预计下半年液化气进口量将从二季度的高水平走低.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持续走高,给煤层气和二甲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当前我国的煤层气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规,采取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措施推动中国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二甲醚对比液化气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在甲醇生产规模大增的背景下,二甲醚的发展势不可当.但是,毕竟二甲醚在燃气界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我国在二甲醚的发展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的空白,小规模二甲醚项目风险较大.因此,理性看待和发展二甲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某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物质和重大危害因素。该公司的主要危险和有害的因素是:氨,甲醇,二甲醚,氢,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等,在甲醇罐区域,氨罐区域和二甲醚罐区域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综合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提出了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