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李江冰 《大经贸》2003,(12):84-85
种种迹象表明,“421条款”正逐渐成为继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我国输美产品面临的又一壁垒,不仅会损害中国出口贸易利益,而且对中国利用外资也会造成间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春雁 《国际市场》2012,(Z2):32-3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了解决经济增速缓慢和就业压力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美国政府加快构筑贸易壁垒,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政策相继出台,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成为美国"理所当然"的攻击目标,近几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无论是美商务部裁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钢质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还是美国制造业联盟采取对中国引擎、汽车电子设备、轮胎等相关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再或是对华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的"双反"初裁,如此密集的贸易争端都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开始升温。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入世两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减少,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转向采用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我国既面临特保、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新的歧视性贸易救济手段,又在反倾销调查中依然遭受"非市场经济"的待遇,继续成为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相似文献   

4.
孙赫 《商业研究》2007,(3):26-28
“合规性”贸易壁垒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损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通过建立适合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合规性”贸易壁垒进行合理的运用,以达到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和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它们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中长期影响,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然后结合中国园艺产品净贸易指数、显示性竞争指数及进口需求因素进一步分析计量结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警示台     
美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1月19日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这是继太阳能电池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7.
经贸传真     
《中国对外贸易》2009,(5):94-95
俄罗斯对含镍不锈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柠檬酸双反案终裁;美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中国等输美聚乙烯醇产品反倾销税延长5年;秘鲁延长对中国凉鞋反倾销调查的取证时限;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和印度输美羟基亚乙基二磷酸反倾销案做出肯定性损害终裁。  相似文献   

8.
汪琦 《商业研究》2006,(4):205-207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WTO赋予成员方维护公平贸易和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但如果一国结合本国产业保护政策而过分运用甚至滥用“两反一保”措施,则使其变成实质上的合规性贸易壁垒。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美国成为通过“两反一保”措施进行产业保护的典型国家,并具有鲜明的特点。“两反一保”等合规性贸易壁垒的运用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就业、贸易条件、整体福利等经济因素带来极为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贸传真     
《中国对外贸易》2009,(3):94-95
加拿大国内产业对我防水胶鞋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输美床用内置弹簧组反倾销案做出肯定性损害终裁;美国拟加强对进口鲶鱼的监控;美商务部公布对我输美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双反案反倾销初步裁定  相似文献   

10.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3,(1):96-97
美商务部终裁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征"双反"关税美国商务部2012年12月18日终裁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这是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又一起贸易救济案。美国商务部当日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征收21.86%至34.81%的反补贴税和44.99%至70.63%的反倾销税。应用级风塔系支  相似文献   

11.
李思奇  何海燕 《商业研究》2011,(10):202-207
本文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和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以及美国机电行业技术壁垒各因素变动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技术壁垒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显著相关,美国技术壁垒的提高会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小幅抑制作用,美国GDP是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onsumers have a preference for goods based on the origin of production.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in some cases, even lowering trade barriers may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rade flows. In particular, flows may be lower than are predicted by trade theories such as Heckscher-Ohlin. Despite evidence that home consumption bias exists in many countries, it is only recently that research has begun to examine the sources of this bias.

This article fills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testing a model that addresses the source of this consumption bias. The paper's model incorporates consumers' exposure to foreign products and culture through media imports and tourist visits as 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s' preferences for foreign products. Using panel data from 19 countries, the article's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lagged exports of U.S. movie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other U.S. exports. Some evidence is also found of a positive effect of tourist visits on U.S. exports.

Since U.S. media exports may generate demand for other U.S. goods and services, opening up foreign media markets should receive a higher priority in U.S. trade negotiations. Another interesting implicat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overall U.S. export losses resulting from media piracy may be lower than previously calculated, as the consumption of pirated media products may increase demand for other U.S. exports.  相似文献   

13.
重点研究美国农业技术壁垒对我国农业出口的影响。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得出我国农业出口与国外技术壁垒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美国农业技术壁垒长期内会对我国农业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国外消费者需求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扮演着加工装配地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等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进口中间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至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了三角贸易模式。中国对美出口的快速增加与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的增加和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加,因此中美贸易失衡主要不是一种双边贸易现象,而是一种结构性现象。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其经济波动必然会对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利用1999—200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H—P滤波分析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对中美经济波动经过半年的传导时滞后,会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并且大约持续一年半左右,之后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对中美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会有一年的传导时滞,之后会有为期半年的传导作用,但其传导作用明显低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作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对中美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美纺织品贸易一直摩擦不断,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反倾销,后是90年代多次单方面扣减中方纺织品配额,进入21世纪,美国除连续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外,还同时使用反倾销措施.根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可以确定政治考量是美对华纺织品实施限制的路径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出口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但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技术性壁垒,外国反倾销等措施都使得我国的出口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建立我国出口贸易预警机制,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而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特保案”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于2009年9月悍然违反国际贸易公平规则对中国输美轮胎"特保";中国迅速"亮剑",对美国部分汽车和肉鸡产品采取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由此可能引发一场中美之间甚至世界贸易大战,影响深远。"特保案"的本质是贸易保护主义。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下新一轮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企业治标治本的对策建议是树立信心和决心,反对"双输"贸易保护行为,促成新的"双赢"贸易规则;精研世贸协定各项条款及国际贸易法,善于借助外国法律全力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利益;将单纯依靠低价、数量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向以质取胜,调整经营策略和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降低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世界园艺的生产和贸易大国。乌拉圭回合谈判前后美国对园艺类产品的关税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其本国园艺产品的贸易及对外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对乌拉圭回合前后美国园艺产品关税调整的动向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园艺产品的关税调整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反规避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与发展。在石蜡蜡烛反规避案中,中国出口产品第一次遭遇了美国反规避法中的"产品轻微改变"与"产品后期开发"规则,而自美国进口的光纤产品在中国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其轻微改变和后期开发的产品却没有得到有效制裁。因此,中国似需要尽快完善与出台针对国外进口商规避反倾销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