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效能评估是天基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设计、分析以及提高系统整体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指标体系又是效能评估的基础,必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使得效能评估更加合理.对天基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构成及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天基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构建了天基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为下一步进行天基信息传输与分发系统效能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调制的水声远程信息传输技术,介绍了通过谱分析进行解调的方法。初步的海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实现80km距离、4bit/s数据率的信息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中实现码分多址(CDMA)应用,需要完成多用户检测(MUD)及码分多址干扰(MAI)抑制。采用减性多级迭代对消算法,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中完成信号再生、延时校正、时域相减对消,可以完成至少12通道的多用户检测,并能将多址干扰抑制至最小1 dB以内。该算法可作为通用MUD算法的有效补充,并能应用于各类非最优的CDMA系统中,具有迭代级数可选、通道扩展性强、工程实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卫星中继的无人机图像传输系统在遥感图像的传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讨论了这种系统的应用意义 ,然后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 ,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目前的实验成果表明 ,这种基于卫星中继的无人机图像传输系统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控制实现家庭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和安全防范监控功能,能对家庭的主要信息-每月的用电、用水和用气量自动记录并传输入各小区中心,同时,通对各类敬情监控,可杜绝家庭财产被盗和保障人身安全。本文介绍了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能主软硬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提出\"近空间跟踪与数据中继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它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区别,讨论了它的优势,给出了简单的方案设想,指出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高分辨率任务载荷的工程化应用对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带来的工程和技术挑战,给出了构建适用的无人机宽带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和相应的系统组成,重点对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初步解决途径,可作为今后无人机宽带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工程研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美军战术通用数据链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更是呈现加速的趋势,2006年6月底已经达到9 411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特征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趋势要想在短期内扭转,必须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即使现在开始着手采取抑止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政策措施,外汇储备可能依然还会继续增长,只不过增幅有可能减缓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下一步的宏观金融政策决策,需要考虑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这一市场背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TDRSS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相位噪声对数传误码率的影响,给出了Pe~1/(ψnobr)曲线和数学表达式,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公开的关于Link16数据链的信息标准并结合对战术数据链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种JTIDS传输符号产生模块,该模块包含RS编码、交织、CCSK软扩频、CCSK码字加密等若干子模块。首先介绍了Link16数据链传输符号的产生原理,对其各个子处理模块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硬件实现方案,然后在Quartus II环境下选择Cyclone II系列的EP2C8Q208C8 FPGA芯片进行了JTIDS传输符号产生模块的系统级综合与仿真,并在该芯片的开发板上进行了验证,硬件成品可用于JTIDS终端功能测试与评估等多种场合。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飞行距离为10~100km、执行航拍和侦察等任务的无人机和地面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集成度、多功能及高可靠性的机载数据通信系统方案。设计了S频段收发链路(实现将飞机和各载荷的状态遥测参数下行到地面,并接收地面飞控数据,数据通信码速率达到150 kbit/s)和C频段链路(实现将机载光电吊舱获取的图像信息实时下行到地面接收站,码速率达到10 Mbit/s)。研制的机载数据通信系统质量小于2.0 kg,尺寸为160 mm×139 mm×77 mm;S、C频段下行射频功率均达到7 W时,整机功耗为57.6 W(24 V/2.4 A)。30 kg载重能力的旋翼无人机试飞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高度超过200 m、飞行距离不超过30 km时,机载数据通信系统完成了机地间可靠的数据通信和实时图像传输任务。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战术数据链(TDL)的作用就是在战场上能够更准确、有效和快速地传递战术情报。随着军事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上的节点数量和传输数据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传统的战术数据链媒介访问控制(MAC)协议为了保证QoS,一般采用固定资源分配的多址访问算法,如TDMA,在面对大容量、高速率的需求时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为此,研究了基于统计优先级多址访问(SPMA)算法,提出了直接映射和差分趋势两种动态门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动态门限比固定门限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更接近目标信道忙闲比设计,并且在相同负载下网络吞吐量也较固定门限高。 相似文献
19.
20.
传统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只追求高效数据传输,会导致射频暴露,在电子战中无法保障数据链载体的安全性。以战术数据链主动射频隐身和高效通信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目标优化技术联合控制战术数据链的射频辐射特征(包含辐射时间、辐射功率和辐射波形),建立了一种战术数据链链路自适应技术模型。该模型以给定距离的截获概率和给定距离的可靠传输速率为二重优化目标,以辐射特征为优化变量,并以第四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的部分调制编码参数为实例,证实了由所述链路自适应技术模型优化所得的最优解可以同时实现数据链的射频隐身和高效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