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惠特曼的诗歌曾因形式与内容上的反传统而受到抨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他的诗歌已经得到普遍的接受。文章从“流动着的生命活力”、“富含文化信息的原始意象”、“心灵与肉体的统一性”和“诗人——美的化身”这四个方面探索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翻译归根结底是审美的翻译。从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三似论”、“三化论”、“三之论”理论与实践分析入手,探讨了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及其与诗歌翻译审美的关联性,提出了以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统领诗歌翻译审美实践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由诗体在某种程度上已称得上是美国性和现代性的形式特征。本文拟阐述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两方面,威廉斯如何承继惠特曼的自由诗体,并加以创新,使之更贴近人民大众,同时亦更为贴合现时发展中的美国。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该怎样赏析诗歌?诗歌翻译中的“得”与“失”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存在。严格地说,诗歌是不可译的,宽泛地说,诗难译,但可译。本课题欲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来探讨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力求音、形、意三美。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用学研究者指出,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没有本质差异。诗歌是精炼的文学艺术,其材料是语言。因此,诗歌是语言使用的一种方式,是施事言语行为。但是诗歌又有其区别于自然语言的独特模式,它是作者以文本的形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因此,诗歌不仅可以“以音示意”,还可以“以形示意”,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诗人在编排诗歌时总是运用其在视觉和听觉上的象似性来表达其言外之力。本文将运用LP研究方法中的“内观法”,通过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三分法来分析诗歌语篇的象似性.借以丰富象似度高的诗歌的欣赏、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曹操不仅是一个有治国安邦之志、出将入相之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个“横架赋诗,皆成乐章”o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保存下来的虽只有ZO多首,但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时期“梗概多气”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诗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人们论及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时,往往笼统地以“悲凉慷慨”、“梗概多气”加以概括。其实,曹操特殊的经历和地位,使他的诗歌与其他建安诗人相比,颇具独到之处。本文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化世伤时悲论沉郁曹操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写实,有“汉末实录,真诗史也”o…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爬梳钩沉,发现宋代女性诗歌有民生诗、丧乱诗、讽谏诗、咏史咏物诗、游仙访道诗等十种之多,说明宋代女性情感已经从“男人与女人”拓展到了“女人与社会”,相应的其诗歌也由内到外的从“身边文学”而变为“社会文学”。  相似文献   

8.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创始人之一,是继惠特曼之后一位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和题材等方面强调美国本土风格,写美国题材,处处体现其民主精神。威廉斯还冲破传统诗歌体系,大胆一改传统诗歌繁杂沉重的内部结构,用口语和简明清晰的描述性意象以及松散的短句,使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皆入笔下,使其得以自然记录。本文通过对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寡妇春怨》的分析,评析其作品中文学与美术绘画相结合的美学体现。  相似文献   

9.
李金发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不仅开启了大陆现代主义诗歌的先河,也推动了台湾50-70年代现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由于海峡两岸种种异化背景的暗合对接,台湾诗人对李金发诗中的虚无思想、悲观情绪以及丑恶意象产生了共鸣;再加上台湾诗人覃子豪与苏雪林关于诗质“颓废”还是“丰盈”的论争,促使台湾现代诗走向成熟。所以台湾现代诗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从诗歌情绪、审美意味及语言策略都可以看出其与李金发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艾青诗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诗的“意境美:景语与情语的黏合”、“形象美:抽象与具体之间的互补”、“散文美:从有韵到无韵的超越”等方面,结合艾青的诗歌经典文本,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艾青诗歌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坛的“皇家三李,”以高唱“大风歌”引领一代诗歌精神,将汉高祖、魏武帝式的文治武功作为贯穿他们诗歌的理想境界;将质朴高洁、豪壮英武的风格当成诗歌法式,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兴盛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认知诗学的重要概念——图形/背景理论,重新解读惠特曼经典作品《我自己的歌》,探讨诗歌中体现的图形/背景的多层次关系,分析了图形/背景的以下特点:图形/背景的认知特征、图形/背景的意象图式和图形/背景的前景化。由此发现:"自我"这个意象成为文本中的图形,与"宇宙"这个广阔的背景形成了既和谐又丰富的多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郑玄认为诗歌与政治紧密相通。政有盛衰,诗有“关”、“刺”;政权影响力有大、有小,诗则有“风”、有“雅”。在他眼里,政治是诗之“源”、诗之“本”、诗之“母”,诗与政异体相通。  相似文献   

14.
文章由对顾城诗中个人化的象征,独特的主观表达,抽象的抒写三个现代主义倾向的细致分析,指出朦胧诗的现代主义表现对新时期诗歌在形式本体和诗人主体两个方面从“政治意识形态”解放下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他们诗歌中体现出的一些现代主义思维和表达方式,为当代诗歌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同时,他们的现代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在感受上有相当的差距,这种差距对我们思考当前诗歌甚而文学的发展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由意象构成的,意象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欧美意象派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到一些技巧,如拆字拼合、断句组合、意象叠加。中国古典诗词因其严谨的格律和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意象拼合”现象比比皆是,多个名词组合和意象叠加现象司空见惯,被西方意象派广泛引入到汉诗翻译和创作中。  相似文献   

16.
齐梁应制咏物诗在状物、修辞、对仗和格律等方面对后世咏物诗创作提供“范式”,对诗歌审美观点的演进、文学自觉观念的形成及诗歌律化等做出重要贡献,但其流弊是使诗歌成为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没有散文诗,它是一种“舶来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鼻祖的沈尹默,一生共创作了十八首现代诗.他的诗歌贯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理论,又有古代“赋”体的影子,意象、意境兼容、押韵和工整对仗随意变化;同时又受二十世纪西方新兴文学思潮的影响,表现出英美意象派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他的散文诗不拘一格,语言上打破形式格律的束缚,彰显二十世纪初“民主”、“自由”和“科学”的主题;在直觉状态下回归诗歌的本真,呈现出返朴归真、妙然生趣、虚实相生和节奏和谐等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湜论述其诗歌主张的诗作主要有两篇,虽然不多,然而结合他的诗歌创作,亦可以了解其诗歌理论主张——“主情说”的诗歌本体论,“真、创新、从俗”的诗歌创作方法以及“妙悟说”的诗歌发生学理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诗歌理论付诸实践.除了受到传统诗歌理论和同时代诗人诗歌理论的影响之外,江湜的诗歌理论还明显地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从诗歌理论史的角度上看,江湜的诗歌理论与其同时代诗人的理论主张交相辉映,共同促进近代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诗人W·S·默温,年近半百之时醉心修习禅宗佛学,并于1976年移居夏威夷岛,躬亲耕种保护环境,并且受中国染禅诗人尤其是苏轼王维诗歌的问接影响,其诗歌禅意甚浓。本文试图从“参透生死”,“玄思顿悟”这两个方面探讨禅佛对默温中后期诗歌主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衍与郑孝胥都是“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又都是其中闽派的领袖,他们曾长期互相唱和论诗,主张“不墨守盛唐”,取径多元,追求个性,诗风清苍幽峭。但他们各自“志”的差异导致所“言”“诗”的不同:陈清刚淡泊,郑“惘惘不甘”;陈苍老中和,郑喜唱高调。而这种异同的背后,隐含着文学与道德等深层次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