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峰 《上海国资》2012,(4):74-75
TOT融资方式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通常认为,TOT方式是BOT融资方式的一种具体演变形式,因此其具有BOT融资方式的一些共性。但与传统BOT方式不同的是,TOT方式省略了传统BOT方式中的Build(建设)环节,而是由政府部门(或经政府授权的国有企业)将已经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双方合约期满之后,投资人再将该项目无偿交还给政府部门或原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
BOT即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BOT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是国际承包市场上一种新兴的带资承包方式,一般是指政府与投资者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签定特许协议,授权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期内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经营,该投资者通过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收取设施使用费或相关服务费来收回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  相似文献   

3.
一、BOT融资方式的含义 它是建造、经营、转让的英文字母的缩写,是借助私人投资者来建设原来由政府开发的基础设施。政府对某一投资项目提供给投资者一个长期特许  相似文献   

4.
刘海 《重庆经济》2004,(5):29-31
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采取特许权协议授予国内外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满后,该基础设施无偿交  相似文献   

5.
BOT源于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转让)的缩写,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方式,也称为”公共工程特许权”,即项目所在国政府将大型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融资和维护的权利特好给国内外私营机构进行投资,允许投资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拥有和运营该项目,通过经营偿还债务并获得一定的回报收益。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地转交给所在国政府。因此,BOT方式适用于资金短缺,又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的国家或地区。运用BOT方式能有效地吸收外资,减少政府的主权债务,借鉴和利用私营机构高效的经营方式,对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利用BOT、TOT等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民间(指国有企业和国内私人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弥补了财政投资不足,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效率,但也出现了产品和服务高价、竞争环境不公平等问题。随着近年来国家财力的显著增强,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冲动回升。  相似文献   

7.
吴庆 《江苏经济》2001,(2):34-35
BOT是英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实质上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所以,BOT一词意译为“基础设施特许权”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一、BOT的含义及特点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9.
黄应巧 《中国经贸》2014,(11):157-158
一、TOT模式概况 TOT是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这是一种私营机构、非公共机构、外贸机构等投资者参与建设、经营、发展国家基础设施的模式。国家将其所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在一段时期内有偿转移给这些私营机构、外商等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需要也不断增多,投资方式日益更新,BOT就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在国际和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拟就通过BOT方式的利弊分析,探讨一下我国如何利用BOT这种投资方式,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内充分发挥BOT投资方式的作用。一、BOT含义及其特点BOT是指BUILD(建造)-OPREAT(经营)-和TRANSFER(移交),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一个典型的BOT项目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授予私人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时期内就一基础设施进行建造和经营,即以市场价格实施收费,从而维持…  相似文献   

11.
一、BOT概述BOT是英文Build-Operate- 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  相似文献   

12.
<正> BOT项目融资的含义 BOT的英文全称是Build-Operate-Transfer,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BOT项目融资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方式。BOT实质是一种债务与股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徐州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转让最近尘埃落定,安徽国祯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6亿元以TOT方式购买了该污水处理厂30年的经营权。  相似文献   

14.
雷淑琴 《北方经济》2010,(11):90-91
一、BO下与PFI的概念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英文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的特定项目,并准许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在BOT过程中,私营企业是在获得许可权的情况下,通过招标的方式取得通常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建设和经营特定基础设施的专营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在特许权期限内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并用取得的收益偿还贷款;而一旦特许权期限届满,项目公司须无偿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利用BOT、TOT等特降经营模式引入民间(指国有企业和国内私人投资者)和外国投查者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弥补了财政投资不足,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效率,但也出现了产品和服务高价、竞争环境不公平等问题。随着近年来国家财力的显著增强,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冲动回升。基础设施领域在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价格利益矛盾,也使一些人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是要由政府承担,要收缩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的范围,由政府承担更多的投资和经营责任。对此,笔者讨论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BOT(建设、运营、移交)项目是由投资人投资建设、按照合同约定经营并在合同规定时间移交给项目所有人的工程建设项目。通过BOT方式进行项目建设是各级政府和项目法人招商引资的一个途径。近年来,国内公路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建设等领域采用这一方式建成了一批政府多年想办未办成的工程设施,使社会受益,老百姓满意。投资人通过竞标方式取得项目建设和经营权,在特许建设、经营协议的范围内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通过经营收入收回投资并取得适当回报。由于这类项目收入相对稳定、投资汇报率相对较高,对投资人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竞争。这样,使得有关政府部门和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 BOT项目合作伙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和transfer(转让)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融资方式。其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做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项目发起人负责筹资建设,项目完工后,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取得商业利润。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把所建项目完好地、无条件地移交东道国政府。BOT模式出现后,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先后采用该模式融资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融资20.7高速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在项目融资中,风险的合理分配和严格管理是项目成TOT模式作为项目融资发展的新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谓TOT是指东道国政府将已建成投入运行的项目转让给民间或外商投资人经营,并利用投资人向政府支付的一次性费用投资建设新的项目.在约定的时间由投资人将原项目再次转让给政府.这种融资项目具有一定的损耗风险,为了规避和解决项目损耗风险,一般有这几种方案:一是将项目经营期尽量延长,一直到与项目使用寿命期等长,这就解决了投资者的短期经营行为,珍惜项目的使用.二是融资租赁并回购.这一方案既可以使公共项目继续由政府供给,又能使投资人不会因为短期经营而忽略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与修理.三是制定协议约束对方.在TOT项目签订协议时,就对项目移交时固定资产的最大磨损程度加以规定,回收时,按协议条款办事.  相似文献   

19.
金晶 《中国招标》2012,(37):9-12
基础设施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设施,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行业长期为国有垄断经营,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环保事业的兴起,基础设施项目开始急速发展。为了解决由此产生的大量资金需求,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模式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了新建项目的实施中。而对于已建的项目,TOT作为BOT的衍生形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一、TOT概念TOT是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它既是一种项目融资模式,也是一种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20.
BOT是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针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采用的一种投资方式.东道国政府通过特许协议,授予一家或几家公司组成的项目公司,就特定基础设施的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以特许权利,约定的运营管理期满,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内资 BOT是仿照外资BOT模式的投资方式,除了投资主体是非政府单位和资金来源于国内外,在其他方面与国际BOT没有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