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掠影拉萨     
是什么让人对西藏感到神往。雪山?藏传佛教的神秘?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它特殊的魅力始终如磁石吸铁般地引来世界各地的探秘者。或者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有幸得到一个机会,来到了拉萨。"八角街"的生意人在宁静中成交生意对于西藏,我心里除了对那里的民俗文化和各大  相似文献   

2.
醉美拉萨     
在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处处充满着上帝的恩赐,我们尽情呼吸,无比沉醉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人生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去做,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首先选择了后者。元旦仅有的3天假期,我和朋友在喝茶聊天中做了一个勇敢决定,背起背包,出发去拉萨。拉萨是我一直以来最神往的圣地,庆幸传说的"世界末日"没有出现,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去完成这场神秘的拉萨之旅,我无比期待。我和朋友们各自分工,订机票、酒店,买红  相似文献   

3.
朋友,您从哪儿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你将要去拉萨.将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彻底回到拉萨--回到我们已经渴望很久的心灵之家.  相似文献   

4.
“西藏要通火车了!”这是很多藏族同胞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是5年前铁路开工,也没有想到这么快火车就能通到家门口。6月20日,青藏铁路终点站——拉萨火车站完工。这座海拔3600多米的崭新火车站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成为西藏标志性建筑之一。“青藏铁路贯通无疑是一件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事”“我大学毕业就参加了援藏,从敦煌经格尔木到拉萨,坐的是汽车,整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主任强新告诉《中国发展观察》记者,“我在西藏呆了16年,几代藏族同胞都非常期盼能改善西藏的交通状况,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 10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  相似文献   

6.
1992年 10月份 ,由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做东 ,召集全国部分省区开会 ,专题研究探讨财政信用问题 ,我被邀出席了本次会议。现将在拉萨的感受回忆如下。一、参加成都会议根据东道主的安排 ,10月 5日下午 3点 ,在成都西藏饭店召开了预备会议。会上经大家共同研究认为多数同志因没有去过西藏 ,担心到那里开会一下子不能适应 ,容易产生意外 ,因此 ,决定这次会议分 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把会议的发言、讨论等主要任务 ,放在成都完成 ;第二阶段会议参观和总结 ,放在拉萨完成。就这样 ,经过 5天的会期 ,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 ,10月 10日宣告第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西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那么西藏的交通建设也是构成这段历史的强劲音符。行走在西藏,无论是在偏远的山村还是在众人皆知的拉萨,路总是像美丽的哈达一样延伸在城市、村庄、山谷、草原……只有这一条条的路,让更多人有机会熟知西藏,可以感受西藏给予我们心灵的冲击和震撼。让我们走近西藏,去看看那条条联接内地与边陲、促进中华各民族和谐交流的团结路,因为只有了解西藏的交通,打开西藏的交通史卷,才能看到那里即将拥有的物流蓝图……  相似文献   

8.
卫宣利 《乡镇论坛》2010,(30):37-37
她似乎总是很快活,每次在QQ上见她,我未及开口,她的话已一串串地冒出来:姐姐,我买了辆新车,跑了几千里了;我去那陆浑湖吃鱼去了,去国花园看牡丹了,去郊区挖野菜了;我这些天不写字,忙死了,去跳舞啊,练剑啊,晒太阳啊,做菜啊,  相似文献   

9.
今年,西藏的旅游特别热门,一拨拨开车的骑车的徒步的磕头的,全向着雪域圣地拉萨进发。我受一帮热血哥们的蛊惑,也对川藏之行跃跃欲试。顶着领导的黑脸,我好不容易挪出近两周的假期,一行人于6月3日从成都出发,穿越川藏南线,用8天时间完成了骑摩托车赴拉萨之旅。  相似文献   

10.
青藏火车开通必将带来西藏旅游热,许多人都盼望到西藏先睹为快。西藏能“容”下快速增长的游客吗?旅游界资深人士分析道:【景点门票】北京、上海等直达拉萨的火车开通后,预计每天运送到拉萨的游客将达到4000至5000人,而布达拉宫每天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公路建设中,惟有西藏是中央财政全额拨款。"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资西藏公路建设资金将达到207.63亿元。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通道的建设实现了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我的M型人生     
王石 《英才》2014,(6):110-114
70岁之前学习和教书,70岁后的目标是去戈壁沙漠上办农场。我的人生可以用字母M来概括。M有5个点。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最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都要死。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我们都希望往高走,达到人生的高点。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其间千辛万苦都只有自己清楚。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在西藏的一个月时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可以去登雪山。  相似文献   

13.
东东西西: 你好啊!要麻烦你了,我现在好烦啊。我是一个外表坚强而内心懦弱的女孩。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隐藏自己,在和他分手后我彻底崩溃了,我试图要改变自己,但是还是无法忘记他,他是我第一个真正爱过的男人。我怀疑自己是否还会那样去爱另一个人,我现在处于这种状态:我已经不清楚未来将会如何了。我只知道我爱他!我无法忘记  相似文献   

14.
刚过50岁生日的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路义普留着一抹迷人的黄白两色相间的胡须,一口流利的英语舒缓而清透,听起来就像是一首赞美诗。“我非常喜欢中国,有幸的是,国庆节这段时间我去了西藏。”10月9日,路义普在北京的ABB中国有限公司总部对记者说:“那里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俗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尽管这一次我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西藏,没有在商业上花太多的注意力,但是我相信包括西藏在内的中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要闻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在庆祝大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去了苏南地区的一个村。这个村是"全国文明村",也是苏南最大、最富裕的村之一。远望去,村里矗立着一幢幢高楼,崭新整齐,气派极了;近观之,绿地、健身器材、商店门脸,无一不是城里小区的模样。在村里转了一圈,我不由得发了声感慨:"这还算是新农村吗?"同行的当地朋友似乎没明白我的疑惑,马上说:"是啊是啊,这是我们这一带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17.
拉萨的冬天     
张春波 《审计月刊》2007,(12):59-59
绿色褪尽,天气冷清,游人散尽的时候,拉萨的冬天也就到来了。拉萨的冬天,是漫长的,也是干燥的。冬天的拉萨与往常不太一样,变得更像是一个用来居住而不是旅游或者观光的城市。阳光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它们洒满每一个角落,在旅游旺季里被人们遗忘的事物,都在冬日里恢复了容颜。冬天去拉萨,也许才能真正看见这个城市的诗意,感触它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在西藏期间,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在一起尽情地唱着《圣地拉萨》,甚而熏陶得自己也会唱了。"圣地拉萨是我们的故乡,布达拉宫雄伟壮丽,夏目的罗布林卡鸟语花香,八角街灯火照亮了古城拉萨……"。高原的嗓子,激扬的歌声把藏族姑娘卓玛、回族小伙子亚占、援藏建筑公司的覃经理、新华社驻藏的记者伍皓……把聚会的所有的人都砌和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拉萨的阳光     
去过拉萨,最不好描述的,就是她的阳光。灿烂和明媚这样的词,过分通俗,实在一般,用这样的词汇去描述拉萨的阳光,显然是愧对了那轮充满了雄性风采的太阳。在被拉萨的阳光晒得发红时,晒  相似文献   

20.
拉萨西北角布达拉山上,有一座金碧辉煌、流金溢彩的布达拉宫,几乎每位到西藏的旅游者没有不到这里参观朝拜的,它被誉为西藏和藏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缩影,藏汉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因而被称之为"西藏的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