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乐山市夹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夹江县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农村人口29.5万。劳动年龄内实有劳动力人数为17.5万人。根据全县30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1.49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景喜 《财贸研究》1995,6(5):47-50
<正>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到近乎可以无限供给的国家。在全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多在农村,在总数为4.2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又占了97.7%。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测算,目前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亿多,这还不包括仍滞留在土地上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90年代中后期,全国农村每年还将增加600—700万个劳动力。到本世纪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对此,若不进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的预测综合有关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2亿—1.5亿绝对剩余劳动力,另外还有约2.3亿处于半闲置状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在跨省流动人口4242万人中主要是农村的务工经商人员,达3200万人,占跨省流动人口的75.4%。“十一五“时期,这种流动的规模将呈扩大趋势。再据2004年江苏省就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对全省3.72万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和1251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面调查资料表明,2004年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8.38万人。到2004年12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达到1478.38万人(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665万人的55.46%。与2003年相比,比重提高了3.35个百分点,转移人数增加98.38万人,增长7.1%。其中苏南增加15.83万人,转移比重70.85%,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苏中增加27.98万人,转移比重58.71%,较上年提高3.96个百分点;苏北增加54.57万人,转移比重44.65%,较上年提高3.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2):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今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全国流动人口达5000万,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口规模。估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将增长到4.5亿,届时农业本身只能容纳2.2亿,剩余劳动力数量将高达2.4亿,农村劳动力剩余率预计占53%。预测湖北省到2000年将有12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剩余率将高于  相似文献   

7.
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及相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行业转移,转移最多的年份曾达到3000万人。目前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依然保持着较大的规模。本文利用1996年全国30个省、5827个村、16.3万多个农户、33.3万多个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当...  相似文献   

8.
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设施农业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形势下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设施农业的必要性(一)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课题组研究,到2009年12月底,我国农村40岁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有近565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预计2010年至2015年全国农村新增劳动力3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9.
张同升 《中国市场》2011,(50):13-19
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经济环境。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人口有9亿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大量劳动力集中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保证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人口有9亿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大量劳动力集中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政治和社会和稳定。如何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又保证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有许多关于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表述,如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产生的原因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为我们研究探索劳动力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利用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致富奔小康,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研究这一问题,有必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形势,确定转移的基本原则,总结和探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 1、大量自然资源闲置与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并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还很大。湖北省还有2000多万亩宜林山场、3000多万亩宜牧草山草坡、2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已达1.2亿人,政府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的改革还将有约430万人必须另寻就业门路。同时,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1.3—1.5亿,“十五“期间至少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按照目前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状况推算,每年能够增加的就业岗位为8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就业仍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  申茜 《商业时代》2007,(2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失业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失业率高,失业人口的绝对数大。单就农村而言,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69亿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人。由于人口还在增长,新生的劳动力不断在增加,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几乎是无限的。随着加入WTO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必然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工业转移,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将更为壮观,其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失业问题将是一个非常困难和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社会治安形势将会如何?仅此而言,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劳动者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约有3600万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者稳性失业状态,约占总劳动人口的52%,农村中约有1.5-2.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四川省农村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劳务经济特征。根据目前农业生产力状况和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农村有一半强一点的劳动力属于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得到转移。四川省是劳务大省,我们认为,四川省农村劳务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林 《商业研究》2006,(24):130-132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重视不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已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体制因素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要承担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优先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