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刘荣  马宁 《产权导刊》2008,(6):74-76
奥运会因其参与最广泛性、全球最具影响性而成为企业开展奥运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的绝佳载体,在提高企业品牌价值方面有着其他广告宣传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现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巧借奥运营销来实现品牌的增值。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营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千年盛事,也是中国企业的千载难逢的走向世界的机会.奥运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品牌传播平台.而今,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会对北京奥运会无动于衷,因为08北京奥运会意味着商机.后奥运营销作为整个奥运营销的一部分,无疑的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奥运"隐性营销"是奥运经济中值得关注的现象,结合北京奥运会对"隐性营销"的应对策略,对奥运"隐性营销"的含义进行辨析,对其价值取向、实质及致因进行分析。对非奥运赞助企业的"隐性营销"提出建议,认为"隐性营销"未必是非赞助企业最好的选择,应慎重使用,非赞助企业同样可以合理利用奥运资源,也可以尝试"非奥运营销"。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仍需防范"隐性营销"。  相似文献   

4.
汤平 《首都经济》2008,(1):100-101
奥运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 可口可乐,三星是成功赞助奥运的典范,通过赞助奥运提高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多奥运赞助商通过赞助奥运,营销了自己的企业.甚至通过奥运会营销了奥运举办城市和举办国。但是在奥运营销史上,并非赞助企业一统天下,非奥运赞助企业也可以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借助奥运的机遇达到营销自己的目的,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5.
刘军 《东北之窗》2008,(2):56-57
奥运经济是每一个奥运会承办国和各大企业追求的热点,大家都想在奥运会中掘得一大桶金,但如何营销是其获得最大传播效果与成败的关键所在。"奥运营销"是"烧钱"的大事,应该把"宝"押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黄为 《首都经济》2007,(7):85-86
自从北京成为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之后.奥运经济覆盖了中国经济的许多话题.奥运营销也象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中国企业界。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中国企业迅速跻身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7.
非奥运营销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尤伯罗斯以超常智慧缔造了现代奥运会营销模式后,奥运会便不再仅仅是一个运动员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成为那些渴望通过奥运会实现更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的大舞台。到目前为止,赞助奥运似乎只是少数行业巨头的游戏,对于那些没有能  相似文献   

8.
赵一鹤 《新财经》2008,(4):88-89
奥运会不仅是一次隆重的体育盛会,也是众多奥运赞助商赚钱的好机会。但是,奥运营销最应该把握的是奥运的主旨、主题及精神,否则,可能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将第一次举办奥运会。面对这个盛会,各个层面的企业毫无疑问都具备了极强的参与意识,希望借这次盛会使企业获得新的腾飞,这也体现了奥运“重在参与”精神。在积极参与方面,我认为很多企业做得很好,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体育营销经验尚不丰富的中国企业来说,第一次面对这样一届盛会,在奥运营销方面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所有品牌企业都是千载难逢的体育营销机遇,赞助奥运会成为奥运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无疑是借助奥运推广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手笔。CTR市场研究今年5月底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长沙、西安、天津、青岛、沈阳等10个大城市2000名受访者中,有七成的受众认为奥运合作伙伴或赞助商的产品是可以信赖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繁多的挫折.但由于其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与现代文明的吻合.经过国际奥委会和各个举办国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回顾奥运会百年历史.奥运英雄的永恒瞬间.鲜明闪亮的城市理念.大气亲和的企业策略.构成了奥运会永远的亮点.推动了奥运经济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首都经济》2006,(9):28-29
伴随着奥运会日益临近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心地捕捉着奥运商机,积极参与奥运市场开发计划和奥运经济、首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向奥运会组织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提供税收方面的支持,确保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筹办、举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03年起陆续出台了与2008年奥运会有关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奥运税收政策有哪些优惠?适用主体是谁?”是众多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光斗 《上海国资》2007,(11):61-62
赞助体育赛事是各大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奥运会,更是被啤酒巨头们奉为最佳商机,当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都决定走常规的"奥运营销"路线,雪花啤酒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采取颠覆式的非常规奥  相似文献   

14.
王晓慧 《新财经》2008,(9):60-61
2008北京奥运会虽已落幕,但对于奥运赞助商来说,后奥运时代的营销战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5.
渝京 《新财经》2008,(4):84-85
当企业无缘赞助奥运时,并不意味着奥运营销之路已被堵死  相似文献   

16.
王莹 《中国报道》2008,(4):80-82
“奥运战略就像水快开了一样,随着奥运会的接近,全国人民对奥运的关注会越来越大。我们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作为官方的互联网赞助商,我们有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奥运营销的权利。这个奥运营销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对竞争对手有很多的限制。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我们会用最好的技术平台来展现奥运,向世界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17.
在奥运营销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文章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分析奥运营销的特点,对整个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并通过探讨奥运营销的成功先例和现阶段各企业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开展奥运营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亚非  李金耀 《特区经济》2008,235(8):64-65
在历届奥运会中,电视转播权收入在整个奥运营销收入中占有一半还要多的比重,因此对奥运转播权市场规则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奥运电视转播权历史的回顾,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奥运电视转播权的准入规则、目的规则、经营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并据此指出了奥运电视转播权市场规则未来变化的趋势,为以后奥运电视转播权营销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程 《新财经》2008,(9):63-63
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作为奥运赞助商,有的借力奥运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也有的投入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青岛啤酒显然认为自己是奥运的获利者,因为奥运会尚未结束,青啤就启动了后奥运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20.
花边奥运     
吕途 《走向世界》2008,(14):24-25
2008年8月8日,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中国举行. 百看来的现代奥运精神的确是人本主义的,奥运会成了人类向一切非人类的存在炫耀自己的盛会,一个人类自我欣赏的盛会,这种炫耀和欣赏中有人们引以为豪的"和平"、"友谊"与"爱",这才是现代奥运精神的核心.奥运会是地地道道的"人的狂欢",而奥运会的开幕式则是这一狂欢的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