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学生们开始借助网络社区进行自助组团旅游。社会资本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模式形成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分摊旅游费用、扩大交际圈是大学生们热衷于自助组团旅游模式的主要动力;旅游行程安排与发起人资信度是影响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大学生心目中较为理想的自助旅游目的地主要是自然景点;而网络社区是大学生旅游者们收集信息并邀约出游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互助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是利用人脉关系,为旅游过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本文以上海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从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旅游习惯,出游经验,旅游的行程,互助游看法五个方面进行了互助游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大学生互助游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助游行为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勤 《消费经济》2011,(5):56-58,7
本文以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全面分析了在校学生的自助游动机、目的、目的地选择、出游方式、费用等问题。发现大学生自助游具有以下特征:自助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来源于网络;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或寒暑假;单次自助游所需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每次费用在200-500元之间;自助游的目的主要是陶冶情操、探究知识和消遣娱乐。最后,从旅游景点构建与营销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自助游品质与发展区域旅游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读万巷书,更应走万里路”一直是我们推崇的理念,这一点从大学生出游方式就可以体现出来,现在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亲近自然的理惫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出于既运动又旅游的理念,在选择出游方式时多倾向于可以根据自己意识安排的自助游,这其中自行车自主游最为受其青睐,导致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大学生自行车自助游热的浪潮不断出现。自行车旅游集健身养生、旅游休闲为一体,是当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低碳旅游形式之一。大学生自行车旅游,既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奇、崇尚自由、亲近大自然的出游动机,降低了大学生出游成本,提高大学生旅游体验质量,强健体魄,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5.
春游市场三大亮点一、春游带热短线旅游短线热也别冷了长线游。价格在100~300元的一日或者二日游线路比较受市场的欢迎。随着春游进入高峰,4月份短线游会更加抢手。长线游线路也要适当推出,以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比如单位考察团、奖励旅游团和老年旅游团等。而对于那些春节没有外出旅游、又不想在五一高峰出游的游客,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中重要而独立的组成部分,已日益成为旅游市场不容忽视的生力军,是旅游客源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从旅游态度、旅游动机和偏好、旅游方式、旅游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学生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都比较喜欢旅游,对出游有较强烈的欲望;大学生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释放压力;大学生旅游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普遍倾向于选择短距离的本地游和省内游等。旅游企业应实行多渠道的营销策略,要针对大学生特殊的行为特征及其爱好,推出经济实惠的“超常规”旅游产品组合。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青年旅游市场的主体,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郑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出游频率、出游偏好、出游目的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大学生的旅游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特征,并根据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习惯提出一些符合他们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皖籍大学生体育旅游选择的认知度、出游方式、消费能力等体育旅游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安徽皖籍大学生绝大多数对体育旅游是既喜欢又不了解,最感兴趣的项目是健康型,出游时间相对集中在暑假和周末,喜欢选择夏、秋两季出行,出行多数选择火车和汽车,多数月生活费在500元到800元之间,体育旅游消费能力随着金额的增加呈递减的消费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安徽皖籍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宣传,努力开发针对安徽皖籍大学生的中低档健康型体育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的最后一个超长假期,一半以上的中国人都出动了:出游人次达8亿以上,半数以上游客选择跨省游、长途游。此外,杭州亚运会、音乐节、夜经济也增添了各种新玩法。国内旅游市场已进入理性繁荣新阶段。一半以上国人出游今年的中秋国庆8天假期,一半以上的国人都出门游玩了。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为8.26亿,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具有参加旅游活动的意愿。大学生旅游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和风景较好的旅游区;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普遍偏低,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经济型的;多数大学生的旅游出行方式是与亲友一起外出旅游;在出游时多数大学生是选择乘坐火车。这为规划适合大学生旅游的产品,为旅游企业更好的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杨鹛 《商业科技》2007,(1S):272-273
一、自驾车游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我国学界对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自驾车游概念.多数是片面地认为“自驾游”就是“自己驾车自己游”。在自驾车旅游的发源地欧美地区.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周末驾车游”演变成Drive Travel。  相似文献   

12.
自助旅游在国外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我国方兴未艾。本文研究发现自助旅游者更强调个人主义、价值多元化、外倾性格更明显、更乐于主动出游、需求更具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驾车旅游游客特征及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鹛 《商场现代化》2007,(1):272-273
一、自驾车游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我国学界对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自驾车游概念.多数是片面地认为“自驾游”就是“自己驾车自己游”。在自驾车旅游的发源地欧美地区.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周末驾车游”演变成Drive Travel。  相似文献   

14.
张洁  徐芳 《中国市场》2010,(49):166-166,168
本文通过对在杭部分高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国内其他学者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旅游意愿、出游动机、出游方式等旅游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佳 《光彩》2010,(12)
旅游 两节前后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最低的时节,但春节出游市场却十分火热.出境游、周边游、温泉游、邮轮游成春节休闲游四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旅游逐渐成为当代主流的休闲方式之一,能给人带来身体与精神的享受。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热爱生活,探索欲旺盛,因此,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以福建江夏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消费特征等进行调查,结合独立样本T检验理论方法分析大学生在出游频率、出游时间、花费金额等三方面的旅游行为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讨论调查结果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通过问卷深层分析大学生出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以此从大学生消费理念、出游安全、旅游需求、优惠产品、平台宣传等方面提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和选择性。大学生时间充裕,可支配收入少,但比较稳定,信息收集能力强,主要以结伴自助游为主,因此大学生旅游市场广阔。大学生旅游动机强烈,出游时间以中短期为主,出游花费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大学生群体其情感因素倾向于选择自然风光及休闲度假类旅游点,对红色旅游具有排斥心理,异域特色的景观为备选方案,旅游消费过程中不在意物质享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者出游经验的丰富,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人自身更加地关爱,自助旅游越来越有可能取代团队旅游,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自助旅游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旅游企业还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应对,通过阐述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旅游企业针对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邱思雨  钟玉锋 《商》2012,(22):174-175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新名词出现,而在各大高校最为风靡的话题要数"毕业旅游"了。毕业季的活动已经不局限于在一个地方展开,而是通过"毕业旅游"发展为异地开展。这种以"毕业游"作为毕业留念的新时尚,不仅是"毕业经济"的新发展,也是旅游新市场的发展。一、大学生毕业自助旅游的概念由来和要具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周玮  殷红卫  赵志霞 《江苏商论》2011,(12):133-136
背包客作为现代时尚而富于个性化的旅游消费群体,其自助、经济、灵活、便利的自由行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业界和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本文基于推拉理论的视角,对黄山国内背包客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影响背包客出游的推力因子主要有社交结友、自我价值、求新求奇和休闲放松,影响其出游的拉力因子主要有旅游费用经济、地域文化特色和旅游地形象,进而为促进背包客市场良性循环和理性发展提出适宜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