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查找、传递信息带来方便,使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复杂性,使得个人隐私和个人生活空间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信息时代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网络隐私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加之公民保护隐私意识薄弱、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空白,使得现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越来越多,且后果严重,保护网络隐私已经是各国立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享受着丰富的信息,了解着丰富多彩的世界。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当前,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网络隐私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网络的依赖.网络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加之其具有全球性的特征,使人们的隐私更易受到侵害,而且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一方面,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隐私权对于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现行立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不完善,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先后通过国际公约、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界流通指南、隐私保护框架等文件对网络隐私权予以了确认和保护。以欧盟和美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发达地区和国家,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护隐私数据信息的法律规范,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产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美国和欧盟由于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欧盟采取的是成员国国内统一立法、欧盟统一保护规则,各国实行统一监管机构监管的模式。美国则以行业自律为主、法律调整为辅,没有统一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而实施各个行业有针对性的隐私权保护规范,由不同职能部门分别监管。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经验可以作为中国建立网络隐私权保护框架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对网络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隐私权涉及的主要内容,网络隐私权侵权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技术、观念意识等方面对加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虚拟社会正以其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多节点、多中心的社会,人人可以参与,信息传播和流动的渠道。网络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网络隐私、虚拟财产、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以及网上保险等安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深刻地被网络影响着,隐私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妥善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本文对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及特点进行阐释,梳理了我国法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最后提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际和国内都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和防止网络侵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都属于宪法和行政法层面的规制。要想更好的保护公民的隐私利益,防止网络侵权行为的泛滥,应该加强司法层面上的保护力度。在追究侵权行为责任时应采取推定过失责任原则并引入辅助侵害责任与代理责任制度,在责任的承担上应增加惩罚性赔偿责任,减少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事法律的惩戒、教育和示范功能,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言论自由的限制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介的显著特点。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言论自由双向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可得出网络言论自由可能引发侵权的结论,因此,对网络言论自由应加以限制和保护,矛加强网络立法、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建立因特网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规范和保障因特网上的言论、政府直接参与因特网言论的交流和传播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佳  边丽娜 《经济论坛》2003,(10):32-32
隐私权是一种“免于受刺探的权利”,它一方面强调个人私生活事务不受恣意公开干扰,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对其个人信息有权进行主动、积极地控制和支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隐私权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的意义在于:“在未通知当事人并取得其同意之前,信息持有者不得将当事人为特定目的所提供的资料运用在另一个目的上。”因此,个人不仅是个人信息资料产出的最初来源,也是其正确性、完整性的最终审核者以及使用范围的决定者。那么,如何界定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资料呢?笔者认为,个人信息资料应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特征、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行业自律作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手段,其价值不容小觑。但我国当前网络行业自律保护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作用尚不能得到完全发挥。本文针对网络行业自律保护现存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情绪化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包括司法公正、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影响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不仅要健全网络立法,确保司法公开,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行业自律作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手段,其价值不容小觑.但我国当前网络行业自律保护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作用尚不能得到完全发挥.本文针对网络行业自律保护现存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不断更新。网络团购以其开放性、便利性、低成本,无时限以及高效率等特点,积累了超强的人气。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网络团购交易纠纷的不断涌现。在我国,网络团购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市场运行机制尚不成熟,加之网络经济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滞后,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存在诸多障碍。本文从我国法律制度对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处于一个动态、开放的框架中。在既有理论基础上,以复杂网络为研究视角,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空间格局演化规律,同时利用可分离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发现,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整体结构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网络主体结构存在4个凝聚子群;进一步,网络传递性、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研发投入对网络边形成的促进作用均有所增强;各区域人均GDP对网络中新关系形成和已有关系解除的影响程度相当;各区域市场占有率对网络边消失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研究结论丰富与拓展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其保护的隐私范围更加广泛。网络隐私侵权主体不仅包括与传统隐私侵权主体相似的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还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新的侵权主体。网络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较之传统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有其新的特点: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网络隐私具有经济价值导致在损害事实中出现了财产损害这一新形式。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的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虚拟财产由电子数据构成.网络虚拟财产的失窃,实质上是游戏者ID中的电子数据被窃取.该行为性质上属非法侵入、并窃取互连网用户信息的行为.但我国"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保护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范围仅涉及国家事务、国防、金融证券、尖端科技等特定领域;个人网络信息的保护则属于法律调整的空白.民法理论上对于虚拟财产的地位与是否保护也存在争议.本文围绕全国首例网络财产纠纷案的讨论,对于纠纷的法律属性、举证责任、权利救济以及有关公众个人数据资讯的保护立法完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空前发展,网络财产纠纷也日益增多。但是网络财产作为一个崭新领域,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因而,亟需明确网络财产的外延、名称、法律性质以及保护等法律问题,以保护玩家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网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思 《时代经贸》2007,5(12):23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已越来越受重视,网络空间不安全的加剧和个人对自我隐私的控制降低,造成网络用户的恐惧心理.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法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北大学子诉微软案,从隐私权的定义、网络隐私权的救济和网络隐私权涉及的相关问题等方面简要地谈谈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鄙薄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