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外汇存款稳步增长,储蓄存款大幅上升。截止到2001年9月底止,湖北省金融机构可比口径外汇存款余额为196253万美元,比1998年底增加62223万美元,增长46.42%,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尤以外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迅猛,占外汇存款的比重大幅增加:从1998年的64595万美元,增加到2001年9月的121273万美元,增长幅度为53.26%;外币储蓄存款占外币存款的比重由1998年的34.28上升为2001年9月的61.79%。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外汇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在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下,人们传统的储蓄保值心理更加稳固,股市经营风险和各种利空刺激,促使外币储蓄存款回流。  相似文献   

2.
将预防性储蓄转化为投资性储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1999年6月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9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是自1990年以来同期增幅较大的。在5月下旬中国股市发生“井喷”和第7次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储蓄新增存款额增幅仍偏高,表明调整居民储蓄存款收益率及其他投资手段对储蓄存款分流的难度加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的城乡居民储蓄是预防性的,不是投资性的,只要储蓄存款利率不为零,预防性储蓄存款是不会分流很多的。这一现实使得今后中央银行利用降低居民储蓄存款收益率的杠杆来加速储蓄资金分流的力度会越来越小。  …  相似文献   

3.
<正> 1989年以来,银行储蓄奇迹般地出现了稳步大幅增长的势头。其主要特点,一是增长幅度大.全国工商银行去年储蓄存款增加了493亿元,平均每月增长41亿元,创了纪录。1989年全国城乡储蓄共增加1334亿元,总余额达5100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储蓄存款在银行各项存款中所占比重上升到38.6%。由排在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之后居第4位、跃居首位。二是定期存款比重大,新增的储蓄存款90%是定期的,其中三年以上的保值储蓄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由于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出现一系列较为积极的变化,总体态势进一步向好,工业生产增速较快,社会总需求继续回升,金融运行平稳,各项贷款持续增加,投向突出。一、去年以来龙岩市货币政策运行概况(一)储蓄存款的急剧分流减缓存款增势,结构变化突出。2000年前11个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少增6.69亿元,增幅由1999年同期的14.46%锐减为7.52%,增幅下降6.94个百分点;从结构看,短期性活期存款比重增大,存款稳定性下降。2000年1-11月,全市企业活期存款和储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征收利息所得税、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桂林市城乡储蓄存款结构、储蓄存款增加额及增速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为掌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动情况,了解和分析新增储蓄存款中非居民存款分布结构及变化特点,我们在桂林全辖内按分布状况重点选择了45个储蓄网点(包括农村信用社)作为储蓄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全市储蓄存款的结构、增长变动趋势和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我国股市持续向好,居民储蓄资金不断向证券市场分流,银行的组织资金工作面临着股市分流居民储蓄存款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分流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信息,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也是金融机构目前仍很重要的资金来源.与1996年至2000年的储蓄存款增长大幅下降相比,从总体上看,今年年初以来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特点是:呈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增长速度比2000年同期有所加快;恢复性增长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而且有反复;存款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与1978年至1996年的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其增长速度又低得多.  相似文献   

8.
储蓄分流、金融风险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对储蓄分流的一些模糊认识,在区别储蓄和储蓄存款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储蓄分流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对我国近几年储蓄分流现状进行了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储蓄分流没能较好地达到储蓄分流的预期目标。因此,当前的居民储蓄分流仅仅是一种有储蓄分流之名而无储蓄分流之实的储蓄分流。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储蓄分流实际效果的政策建议,包括:储蓄分流应着眼于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的融资形式及工具的多样化;应该从优化资源配置的高度审视股市的发展战略;适当提高消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重构微观经济基础和建立市场经济的支持性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2000年江西省储蓄存款结构和增长变动基本状况及成因 1、储蓄存款增量同比下降,储蓄分流比较明显.截止200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1243.15亿元,比年初增加80.66亿元,增长6.94%,同比少增12.51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教育储蓄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储蓄存款占储蓄存款比重小,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对某市近几年教育储蓄存款的调查统计看出,教育储蓄由开办之初的迅速发展转化为不断萎缩,特别是2003年以后呈直线下降,2003年末该市辖区教育储蓄存款余额164355万元。占储蓄存款总额的4.32%;2004年末为94485万元,占储蓄存款总额的2.29%;2005年末为46849万元,占比仅为0.98%。2005年《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实施后,教育储蓄业务量明显减少,基本没有储蓄转存教育储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00年甘肃省储蓄存款结构及增长变动状况,我们在省内选择储蓄存款余额占比较大或2000年储蓄存款状况变化显著的兰州、庆阳、酒泉、嘉峪关4个地区(市)进行了调查,按照调查地区储蓄网点的5%,抽选了77个城镇储蓄网点,26个农村信用社作为调查网点.抽取的储蓄网点涵盖了机关区、商贸区、工业区、居民区等不同区域和乡镇,使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覆盖面,调查采用召开座谈会、专家问卷、实地查阅账卡等方式进行,从调查结果看,基本反映了我省储蓄存款的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中央银行8次下调利率、国家开征利息税以及实行个人存款实名制等原因,使储蓄存款的增速放慢,储蓄存款出现了分流现象。储蓄分流在一定程度上是近几年来政府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居民金融投资多元化的效应的体现,储蓄分流对于启动消费、刺激生产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尤其是农业银行逐步实行商业化经营,农村储蓄存款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笔者通过调查,现结合钟祥市农村储蓄结构情况及改善对策略抒已见。一、农村储蓄结构现状及简要分析近几年,钟祥市农村储蓄总量增长较快。据农行口经统计,全市农村储蓄存款1991年末余额为14937万元,到1994年上升为29417万元,三年间增长近一倍,平均增速达25.34%。但如果对快速增长的总量稍加分析,即可发现,农村储蓄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存款期限上看,长期性存款比重降低,短期性存款比重增大。根据有关资料表明:1994年底在钟祥市  相似文献   

14.
1995年马鞍山市支行紧紧围绕“增存”目标,在竭力控制企业存款滑坡势头的同时,把居民储蓄作为筹资工作的主攻方向,加强调研,开发信息,完善服务质量体系,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市场,发掘了新的储蓄存款增长源,储蓄存款余额达58274万元,占一般性存款的61.19%;其中当年新增21350万元,占一般性存款新增额的98.31%。一、分析形势,周密安排由于受客观因素影响,这个行的企业存款连年滑坡,使得储蓄筹资任务日趋艰巨。而金融产品的丰富对储源的分流,银行内部经营效益对筹资成本的要求等,致使储蓄存款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各种困难,市行领导进一步破除“依…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6次降低存款利率,以期分流储蓄存款,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但储蓄存款一直保持坚挺的增长势头,储蓄呈分流不畅的态势。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为国家积累了建设资金,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种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储蓄—投资转化方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现行储蓄存款主要由定期、活期、华侨人民币存款构成。这些种类各有特点,取长补短,互相依托,满足了群众参加储蓄的不同需要。但近年来,活期储蓄增长缓慢,活期存款在整个储蓄存款的比例中呈不断下降趋势。从我市储蓄发展情况看,1971年度活期存款占储蓄存款总额的45%,1991年上半年只占8.9%。二十年时间活期存款比重下降了3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81个百分点,使储蓄存款结构比例失调,影响了储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施洪鸣 《金融纵横》2000,(8):48-48,20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势开始减弱,截止2000年3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2492亿元,比年初增长8.1%,增幅比1999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一至三月份新增储蓄仅为3137亿元,比1999年同期少增加1309亿元。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国内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增长较为平稳,狭义货币增速明显回升;当月社会融资规模明显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人民币贷款投放有所加快;企业存款增长稳定,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分流;银行间市场成交额较上月有所回升,市场利率连续两个月上升较多;与上月末比,人民币汇率升值0.16%,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1987年比1986年增加835.7亿元,1988年比1987年增加728.2亿元,1989年比1988年增加1333.5亿元,到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7033.9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 一、1990年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特点 1.存款利息率对储蓄低弹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