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王学今 《魅力中国》2013,(13):117-118
作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它集生活、艺术、欣赏、文学等为一综合体。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作曲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产生了写作的动机,抓住动机进行扩展、延伸,歌曲的雏形就出来了,接下来要对作品反复的推敲、修改,作品就基本成型了。一、作曲必备的基础知识1.必须具备一定的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视唱。视唱是歌曲创作的基本功,只有快速准确唱准各种旋律,才能在写作中对作品的旋律走向进行正确地表达,才能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修改及后期的“深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2.
王秀冗 《魅力中国》2011,(9):177-177
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向作品学习,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国外写作出现了新的趋向,新的特点。不确定性成为写作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日趋多元化,写作彻底变成语言的实验和游戏。这场席卷全球的写作思潮以反叛者的姿态颠覆传统创作的规则,大胆探索,疯狂创新,创作出一大批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程应峰 《走向世界》2014,(33):95-95
海明威站着写作,目的是让自己少写废话;他好用铅笔写作,是便于不断地修改作品。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创一格,与他抱有这样的写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陈龙 《魅力中国》2014,(8):75-75
张爱玲的戏剧化写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写作生涯与自我建构的游戏被众多女性作家模仿,如三毛等,使女作者在时代宏大叙事与父权传统的夹缝中获得了书写的可能。其作品的重复与细节与反讽诗学被吸纳到作家文学创作中,形成了解构历史记忆的“鬼话”。同时,张爱玲的边缘文学姿态,影响了港台与大陆的文学史建构。作者以此为切口解读张爱玲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6.
文章解读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分析了“知识女性”精神独立的基础条件;认为陈染是“个人化写作”色彩最浓郁的作家之一,表现在她的生活经历、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现实与作品的类似可以相互参照、相互阐释,成为解读陈染女性主义写作状态的重要角度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新辉  姚朝辉  李超 《魅力中国》2010,(34):369-370
自由写作.这种写作形式具有如下几个几个特点:选材有学生自己定.文章形式也由学生自己定,写多长多深没有严格规定,实际上就是比较自由,这种作文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办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而且将学生作品交流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自由写作教学,逐步认识到这种写作的一些规律,下面先结合学生作文谈谈自由写作选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薛洁 《魅力中国》2013,(19):128-128
表现主义风格的作者奥尼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写作45个剧本。题材广泛,戏剧风格多样。作品多以悲剧贯穿气氛,也不乏喜剧作品。本文通过解读《天边外》这部优秀的作品,让读者了解作者被称为伟大的悲剧作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各种文体的文章都已读过,也积累了不少鉴赏作品及写作的方法。如何通过这堂作文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雨产生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感悟而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拟在教学中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0.
导语是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从传播事业的发展前景看,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导语写作更富有个性,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切实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连接起来。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仍然是注重单词拼写、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以及段落结构的合理性,而基本忽视了写作内容、目的、对象、环境等因素对作品风格的要求,即语言的得体性。功能文体学理论对提高大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作家     
张炜 《走向世界》2011,(1):96-96
有一位战争时期的作家,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他同时要为一个理想奋斗终生,所以参加了队伍,边打仗边写作。这个作家一直让我尊重和崇敬。有很多人的写作都在模仿这位作家,我更是如此。他的作品,我每一个宇都读过,这份景仰无以言表。现在好多人一读到那个时期的文学,就要先有几分轻薄。  相似文献   

13.
茅盾与重庆     
茅盾与重庆的关系是密切的,他不仅在重庆生活和工作,完成了自己文学创作中许多重要作品的写作、发表、出版,而且为重庆地区文学历史及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重庆生活的现实也为茅盾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成为他众多作品的题材。使他的文学成就永载中国文学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释了我国家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幽默艺术风格,认为其作品通俗易懂,题旨鲜明,幽默诙谐。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作品中饶有风趣的情节得益于先生平时的善于观察;老舍先生的作品在轻松幽默中又寓国家寓社会于大众,让人们认清社会摸准方向;老舍先生幽默诙谐的风格广泛而巧妙地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他既能敏锐的观察事物内部的矛盾,又熟练地掌握了语言和情节结构的各种幽默技巧,尤其是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15.
余小蕊 《魅力中国》2010,(17):214-215
《呼啸山庄》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小说的主题、人物、结构等各方面的写作手法在作品甫一出版时曾遭受猛烈的抨击。二十世纪后的研究风向逐渐转向,评论界对小说的评价日益提高,但对某些写作技巧的质疑仍然存在。本文从小说中对男女两性人物所采用的不同写作手法入手,分析、展示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与娴熟,反驳对艾米莉写作技巧的某些质疑。  相似文献   

16.
深入采访是许多新闻界前辈们在新闻写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简言之,要写出有分量、有社会价值、有影响的好新闻作品,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深入采访,顾名思义,即采访要深入。这四个字听起来容易,并不神秘,然而在实践中,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当你获得一个信息,准备写篇人物通讯时,你将会对深入采访这四个字有深刻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说,采访是否深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关系到作品质量的高低。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改革步伐的加快,新闻媒体传递信息工具的先进,要求新闻记者写作的速度也要相应的加快。由于上述种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耶鲁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J.H.米勒"任何一部小说都是重复现象的复合组织,都是重复中的重复"的观点,解析简·奥斯丁作品中人物塑造的重复及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精神和生活,社会和历史的真实情形及作者在不同作品中的写作心理等,从而发掘一条通向其作品内核的秘密通道。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先锋作家北村写作历程分阶段研究,探讨了北村始终苦苦思考并追求写作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立场.作为作家与宗教徒的北村,其作品以"皈依基督"前后为分水岭,北村创作轨迹反映了先锋文学在社会转型和理论探讨下的变化和特征:一是文学(这里侧重指小说)形式问题;二是关于文学信仰与文学终极价值指向的问题;提出良知写作的立场问题,并在后期的创作中贯彻始终, 因而理解其作品内涵,也为当今时代人文精神重塑的大背景增添了讨论的话题以及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武磊 《魅力中国》2014,(12):221-221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以往写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写作策略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一位出色的的美国南方小说家,其作品以手法怪诞,寓意深邃独树一帜。其作品怪诞艺术的形成,主要是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息息相关,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她个人不幸经历密不可分,其怪诞的写作特色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怪诞主题,怪异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