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丽琪 《魅力中国》2010,(35):296-296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在其创作的众多体栽中,夜曲这一重要体裁形式在其毕生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肖邦夜曲的源泉以及其丰富的情感氛围来赏析肖邦的夜曲。  相似文献   

2.
热演     
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陆续开展了纪念大师诞辰的一系列音乐会及相关庆典活动,中国也成为全球纪念肖邦活动中的重要一员。以国家大剧院为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2月,已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越南等7个国家的钢琴家们,演出多场以肖邦为主题的钢琴音乐会。  相似文献   

3.
伍丽琪 《魅力中国》2010,(35):295-295
夜曲是肖邦全部作品中最发自内心的乐曲,是纯粹的心灵独自,也最能体现这位钢琴诗人的精神本质,本文从旋律、织体形式、结构特征以及和声语言四个方面分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德国占领波兰期间,肖邦的音乐被纳粹严令禁止。德国钢琴大师舒曼这样形容他的音乐:“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相似文献   

5.
刘佳娜 《魅力中国》2010,(34):129-129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在肖邦的音乐中.旋律也是最主要最有力量的表现手段,肖邦由于力求真实纯朴地表达使他激动的思想和情感.他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旋律风格的源泉,同样,由于他力求真实、纯朴、平易,因而产生了他的音乐和各种体裁,肖邦的音乐语言全部都是独创的,并且融合为自成一家的非常完整的风格,他的音乐之所以能让听众产生共鸣主要是他的音乐语言的基本因素是民族的,还有他那感人至深的、无比优美迷人的现实主义的音乐旋律。  相似文献   

6.
他爱国,却被迫流浪,最终客死异乡;他疯狂地与女作家乔治·桑相恋,9年后却因爱成恨;他的钢琴演奏魅力非凡,却偏偏厌恶公开的音乐会;他满脑子充满音乐,却因为极度追求完美,使创作过程变得极为艰辛。他,就是200年前诞生于波兰的钢琴诗人弗里德里克·肖邦。半个多世纪前,一部描写肖邦短暂而伟大一生的美国影片《一曲难忘》传入中国,让很多人走进这位作曲家的音乐与情感世界。几年前,周杰伦的一张《十一月的肖邦》,又缩短了“90后”们与肖邦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张瑶 《魅力中国》2011,(17):252-252
《降b小调谐谑曲》写于肖邦完全成熟的创作时期。这是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谐谑曲,集中代表了肖邦的风格特征。乐曲开始于充满疑问的短小音型,并以丰满厚重的和弦作为回应,在这个主题反复几次后,引出另一个主题。乐曲的中段用了令人吃惊的稀松手法,开始极为简单,很快转入一个有戏剧性冲突的乐段,再返回开始的简单的主题。本文从当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内心所具有的爱国情感的这一层面为切入点,进而论述演奏该曲目时所应该掌握的一些特点,从而达到对其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结合他的钢琴练习曲,探讨了肖邦音乐创作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总结出肖邦完美运用演奏技巧去诠释带有个性特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钢琴诗人”肖邦是一位伟大的民族作曲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肖邦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情”,带给我们新的认识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快讯》2011,(4):56-57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是2010年第16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金奖得主,作为世界钢琴“皇冠”大赛的新科状元,她是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白洁 《新西部(上)》2013,(10):102-102,105
本文阐述了肖邦谐谑曲的音乐风格,并对其谐谑曲0P31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演奏的难点与技巧。指出肖邦音乐中的既刚强、豪迈,又细腻、柔美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肖邦对祖国的热恋,对自由解放的渴望,是贯穿在这首作品中的主线。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整体风格,把握好对情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陆续开展了纪念大师诞辰的一系列音乐会及相关庆典活动,中国也成为全球纪念肖邦活动中的重要一员.以国家大剧院为例,从去年12月到今年12月,已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越南等7个国家的钢琴家们,演出多场以肖邦为主题的钢琴音乐会.  相似文献   

13.
李敏 《新西部(上)》2009,(11):140-140,139
解读和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是音乐赏析的重要环节。肖邦的作品中不但所含音乐内容广泛,而且体现了其鲜明的思想,张扬着肖邦的个性、叙述着优美的爱情、迸发着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  相似文献   

14.
杜亚典 《魅力中国》2012,(29):28-28
肖邦是19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创作的钢琴叙事曲被奉为经典,至今仍在世界音乐舞台盛演不衰,成为人类音乐艺术中的不朽瑰宝。肖邦开创性的将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并在自己最具活力的年轻时代(21—31岁期间)创作了四组爱国主义题材的叙事曲,肖邦的叙事曲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完美的呈现了音乐的魅力,其艺术风格无疑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陶馨 《魅力中国》2009,(15):92-92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为辉煌的音乐人物,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他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了传统夜曲的表现风格,而是使夜曲的形式趋向自由,内容也多样化了,变得更加热情、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6.
李逢玲   《走向世界》2010,(17):88-89
2010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全球各地举办起各种各样的"肖邦年"主题活动。借此时机,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和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锦绣前程星耀琴岛——2010青岛国际钢琴家年度演奏会暨首届青岛国际钢琴大师汇",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诗人"。  相似文献   

17.
王萌 《魅力中国》2014,(5):75-75
肖邦的音乐艺术体现在多种方面,它既体现在音乐旋律创作方面,同时也体现和声艺术领域方面。文章主要从肖邦早期的钢琴作品《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独特的和声艺术创作方式着手,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种和声技巧,以展示其所蕴含的现代色彩的和声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黄色糊墙纸》和《觉醒》分别是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吉尔曼和肖邦的小说,她们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小说中各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两类女性形象的对比中揭示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他少年成名,却英年早逝。他怀揣一腔激昂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忱,却大半生被迫流亡国外,直到临死前都无法完成自己的心愿——再次踏上那片日夜思念着的土地。他对祖国的念想仅仅寄托在一坏带在身边的来自波兰的泥土……他就是波兰天才钢琴家肖邦。  相似文献   

20.
肖邦钢琴作品《升c小调夜曲》作为一个纽带将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与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联系在了一起,让人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纾解内心压情绪、催人奋进、唤醒希望的力量.我们要学会通过律动的节奏、悠扬的旋律、厚实的和声更透彻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更好地释钢琴家遗留下来的作品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