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0年,对我们林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转折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林业空前关注,林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权威机构给林业作出了新定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的行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同时,还明确了林业工作的新思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个定位和工作新思路已纳入全国林业"十五"规划之中,它像灯塔照亮了中国林业工作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森林综合保险是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森林综合保险不仅可以及时恢复灾后林业生产、有效降低林业经营风险,对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森林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2年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其中明确提出了“三生态”的理念,即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并首次把城市林业作为一个战略来考虑,更加突出了建设城市森林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并发挥着核心作用。科学地界定并保护好生态林,是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生态林业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2000年,对我们林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转折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高度重视,全社会对林业空前关注,林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权威机构给林业作出了新定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的行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同时,还明确了林业工作的新思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  相似文献   

6.
阐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保护天然林: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世界森林资源减少及其后果为背景,论证了保护天然林是世界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阐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扭转国有林区发展方式的战略措施,将引导国有林业走上多功能利用的现代林业发展道路。国家林业局及时制订了《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落实方案应卓有成效地做好森林类型划分准备工作,正确处理好木材供需矛盾,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搞好百万富余人员分流转产工作。建议建设区域性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成立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和专家咨询组,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6,(1):47-4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之一。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建设力度.把“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积极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列入生态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40多年来,在为国家提供大量商品林的同时,也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要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机构,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态林业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同时使得生态破坏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加剧,导致沙尘暴以及雾霾等天气频发。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研究了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阐述了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希望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林业资源作为建设林业工程的重要条件,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营林造林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部分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影响了林业建设效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论述了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具体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老挝积极推动中国打造绿色共同体的倡议和“一带一路”的建设,随着中老双边各领域经贸合作的不断加深,双方在环境和林业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增多,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实,为老挝提供了重要机遇,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老挝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近年来老挝政府对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展开,全面梳理老挝在生态保护、经济补助和社会激励方面的保护政策,探讨老挝在森林生态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借鉴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老挝森林生态保护政策的可行性建议。健全老挝森林生态保护政策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老绿色共同体建设,推动中老双边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生态环境合作促进中老两国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理性总结和反思了我国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与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质量下降、气候发生异常、水土流失逐年增加、森林自然灾害加重等。提出了改革创新林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思路:准确把握主体功能定位,全力打造生态主导型经济,探索新型管理体制,完善林业政策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在当今社会,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环境建设中居首要的位置,因此,作为与此相关的林业核算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将执行2006年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对规范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在当今社会,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环境建设中居首要的位置,因此,作为与此相关的林业核算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将执行2006年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对规范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林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和林业在世界性的环境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森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在为人类提供生态效益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本身的经济价值。因此,林业的持续发展并木仅仅是一个行业性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整体问题。据专家研究认为可持续林业可定义为:“不危害和削弱后代人满足对森林生态系统及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又能为当代人提供最大森林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林业。”《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及重大行动纲领,为我国林业走…  相似文献   

18.
《浙江林业》2011,(10):3
日前,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为期5年的"森林浙江行动"。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61%以上,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18%以上,建成生态公益林4500万亩,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森林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林业经济加快发展、森林资源有效保护、森林文化日益繁荣的目标。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国家把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将林业定位为生态建设的主体部门,并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列入公共财政支出。因此,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及其核算,是林业财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生态公益林的概念及其分类准确地界定生态公益林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确定森林生态效益方法的重要前提。(一)生态公益林的概念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社会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地及林木。其主体功能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要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各种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商品林、经济林和…  相似文献   

20.
林业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资源能有效维护生态环境,要重视通过林业保护路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中林业的作用及发挥路径进行探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