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如何定量地评价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日本从联合国组织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第一阶段开始,一直参加国际比较项目活动,并且在第五阶段的国际比较(共有66国参加)中,日本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国,我们选择了日本国为对比国。  相似文献   

2.
工业经济是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坚实基础。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强弱与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没有强有力的工业基础,工业反哺农业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强大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没有发达的工业化,就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居民消费结构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变化和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镇居民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及市场化的进程中一直都是消费市场的主体与先导。文章探究了江苏省城镇居民19922011年这20年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来分析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等八个消费项目上用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支出额与边际消费倾向的特点,通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水平及方向的比较研究,剖析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最重要、最本源的要求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观念,跳出“三农”来研究和发展“三农”,统筹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谋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显然,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仅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还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是一、二、三产业的综合载体,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交融发展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繁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强县富民,积累财力,  相似文献   

5.
消费结构变动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拉动因素。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乐山农村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动具有一定的趋同倾向,同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距,较高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使城镇居民率先进入高质量的消费结构,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快于城镇,二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牧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若按牧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牧区人民生活需求来衡量,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仅就牧区经济发展中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呈现出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十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也是西部地区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十年。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现阶段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如何发展农村经济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匡红云 《天津经济》2007,(12):37-3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倾向于参与性、娱乐性更强,同时又能够亲身体验其他民族、其他地域风俗文化的民俗旅游。  相似文献   

10.
《湖北经济》2002,(11):4-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来,湖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克服国际经济形势变数大、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和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困难,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使全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生活丰衣足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其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图说经纬     
《广西经济》2010,(2):58-59
居民消费水平低已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资,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增加居民消费的有效路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内需、调结构、促消费,解决投资与消费的失衡。这意味着增加居民消费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与投资—哪个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峰 《开放导报》2001,(11):25-26
作为总需求的两种基本形式,消费与投资对于经济增长都很重要。但是,在不同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两的重要性又有所区别。第一,从短期考虑,当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促进消费与投资扩张都将有利于闲置资源的利用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从长期考虑,经济增长则要依靠资本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但从长期考虑,经济增长则要依靠资本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因此,长期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储蓄率的提高,而不是消费率的增加。第二,消费占总需求的大部分,但实证分析表明,消费是稳定的、变动和缓的;投资占需求的小部分,但投资是活跃的、变动剧烈的。因此,对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国际经验表明,投资与增长是正相关的.只有高储蓄及高投资才会带来较长时期的经济高增长。第三,消费与投资并不是矛盾的,消费会刺激生产,生产增加又会扩大厂商的收益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资金积累;而当人们少消费,把更多现期收入储蓄起来并投资时,资本积累引起的未来收入增长又会使人们享有更多的消费。第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离不开消费的中介。总之,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很重要,消费的短期作用及投资的短、长期作用是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基础,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赶超,就必须依赖高储蓄和高投资。  相似文献   

13.
《北方经济》2007,(12):4-8
党的十六大以来,内蒙古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综合经济实力增加最显著、人民生活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内蒙古经济发展已经引人关注,称之为“内蒙古现象”。  相似文献   

14.
唐爱斌 《广西经济》2005,(10):12-15
广西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系统地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广西两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我们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工业化程度、人民收入水平以及综合评价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时间从1978年到2003年,跨度达25年,并分别从“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等不同时段,来观察比较广东、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沈伟 《乡镇经济》2001,(12):17-17,29
郎溪是安徽省东邻江苏、靠近浙江的边界县,其经济发展,既受安微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影响,又受江浙经济的辐射和推动。“九五”期间,郎溪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克服了诸多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与经济强县相比,尤其是与江浙的发达县市相比,郎溪县的经济总量太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工业基础薄弱,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三产不活,发展差距在拉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及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朗溪的经济要在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敢于善于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挥区域优势,主动把郎溪经济融入江浙沪经济圈,借助外力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沈永昌 《上海改革》1993,(12):40-41
近几年来。沪效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初具规模,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使一个关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实现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重庆经济》2004,(8):24-26,32
现代医药产业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推动着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闻 《沪港经济》2006,(3):38-38
储蓄存款重拾升势 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依靠投资、外贸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的,近年来却有些过分倚重投资和出口.其实,只有以消费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拉动力,才是中国最理想、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毕竟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随着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面临着增长加快、地位上升的阶段。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优化浙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客观要求,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又有利于缓解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张继明 《天津经济》2003,(11):25-26,42
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天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可以说,这10多年来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改革开放步子迈得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