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波动周期及其生成的内在机制与外部原因、周期的界定及其特征作了探讨。作者认为,货币政策运行的时限性和阶段性,造就了货币政策波动周期生成的内在机制,而投资周期、产业结构周期等是引致货币政策周期波动的外部因素。货币政策波动周期生成的外部原因变化作用于货币政策波动周期生成的内在机制,从而使货币政策相应发生周期性波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动情况是界定货币政策波动周期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轧瑛 《经济师》2005,(10):249-250
如何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决策者的意图,成为关系到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的重要问题。文章联系工作实际,分析了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和评价,探讨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在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指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将产生重要影响,增加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难度。为解决金融创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针对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建议,以便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 ,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实现。本文回顾了中国两种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原因 ,认为近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变为四大目标。尽管把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 ,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璋勇 《经济学家》2006,(2):109-115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实践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必然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本文分析了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果等各个层面冲击效应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并通过引入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因素,建立改进的IS-LM模型,对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减弱的原因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对我国信道渠道阻塞的原因从货币政策的传导环境、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确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当前人民银行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县级人民银行处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神经末梢,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限、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县域的传导与实施.本文通过对基层央行贯彻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难点分析,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确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当前人民银行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县级人民银行处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神经末梢,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限、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县城的传导与实施。本文通过对基层央行贯彻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难点分析,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曹阳 《经济师》2005,(5):89-90
文章以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为依据,剖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阻滞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从稳健性货币政策转化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方向的首次转变.货币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复出的必要性及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