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陈佳佳 《西部旅游》2023,(19):52-54
<正>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正寻求通过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路径。文章对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邵阳市文旅资源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强化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宣传、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培育、强化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以及完善研学旅游体系,以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为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张丽芳  秦莉 《西部旅游》2023,(18):35-3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康养是文旅的拓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文章分析陕西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陕西省面临着康养产品吸引力较弱、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低、缺乏康养人才等挑战,进而提出促进陕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梦 《西部旅游》2023,(9):18-20
<正>文章从河南整体文旅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在研究文旅文创基础理论和河南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河南省地级市所管辖的城市为参照,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借助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以区域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视角探究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基于黑龙江省这片红色沃土,利用共生理论对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特色不足、基建不足、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红色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旨在创新红色文旅新业态,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红色基因传承和文旅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梦雅 《西部旅游》2023,(18):13-15
<正>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方向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双碳”发展目标下,我国文旅产业正逐步向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基于此,文章结合文旅融合概念及内在机理的相关研究,指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路,并据此提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宏媛 《西部旅游》2023,(19):37-39
<正>立足全域旅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歙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试图从畅通文旅融合路径、搭建文旅融合平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创新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等方面探究全域旅游视域下歙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甘肃省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探讨在当前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对文旅产业产生的深刻影响。研究发现,消费升级不仅改变了旅游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走向,也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与业态转型。对此,文章提出了甘肃省文旅产业新业态对接消费升级的路径,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等,以应对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消费需求迭代、数字经济发展,文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基于此,文章从探索发展“时空旅行”的有效路径着手,尝试分析“时空旅行”的产业背景、发展条件、未来前景,结合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融入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提出发展“时空旅行”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对此,河北文旅要搭乘数字化的快车,在传播链条中从“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人工智能×N个场景”“人工智能×N种媒介”三个角度入手,构建新型文旅传播样态,推动河北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运动与文旅康养业的融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越野行走赛事对于扩大山西省晋城市文旅康养业的影响力有积极作用,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会助推城市形象不断升级、城市内涵不断丰富。文章在阐述越野行走赛事与文旅康养业融合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晋城市越野行走赛事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越野行走赛事与晋城市文旅康养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走出一条能够展现晋城市资源特色和优势、以越野行走赛事助推文旅康养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区域文旅融合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无疑给南京城市形象的重新塑造、文旅的创新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并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梳理南京文旅融合现状并分析南京文旅融合面临的问题,尝试提出未来南京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在文旅融合上新的发展思路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志 《西部旅游》2024,(2):96-98
新文旅时代下,文旅纪念品的设计与营销方式因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展和符号消费的兴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以“IP+文化创意”为手段提升纪念品的价值,使其更受文旅市场欢迎,成为产品设计者和营销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章从新文旅时代的特征出发,深入讨论新文旅时代对IP文创纪念品营销的影响,并提出设计富有特色的IP形象、打造引人共鸣的文化符号、创新产品的研发营销思路三点策略,以期有效提升文旅纪念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使用内容分析法对2020年长沙文旅局政务微博"长沙文旅"进行全方位数据分析,并依此为代表浅要论述了文旅政务新媒体对地方文旅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李婷 《西部旅游》2023,(7):25-27
<正>非遗是指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中阳剪纸、临汾平阳木版年画、孝义皮影、平遥推光漆器等。对此,需要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非遗,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文章立足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从提高公众对文旅的重视程度、创新文旅与非遗融合的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在农业、文化、旅游3个产业领域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整合重组,进而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为例展开实践调研,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乡村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7.
姚亚静 《西部旅游》2023,(20):106-108
<正>为加快推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笔者根据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指导,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的发展理念,立足研学旅行新业态,系统梳理孟津的研学旅行资源,利用SERVQUAL模型分析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情况,探索孟津研学旅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打造孟津沉浸式研学旅行目的地,助力“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研学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在供给侧,现代信息技术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内驱力,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标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得到探索与实践。在需求端,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王科 《西部旅游》2023,(24):69-71
<正>发展乡村文旅是提升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建设乡村文旅品牌又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乡村文旅发展迅速,乡村文旅品牌数量增多、类型丰富,品牌营销方式多元,但也存在品牌经营意识不强、品牌定位不清、品牌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从树立品牌理念、明确品牌定位、加大品牌营销力度、重视人才建设等方面打造乡村文旅品牌,以提高邯郸市乡村文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