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李晶  侯杰荣  邓闻静 《市场论坛》2021,(2):55-58,76
生态文明理念对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龙胜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旅游需求旺盛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游客参与性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亮点与创新、旅游经营者与旅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区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村寨口碑和当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危机等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旅游的文化体验性;普及生态意识相关教育理念,提高本地从业者和村民的专业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休闲旅游农业行业的广泛兴起也为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环境。然而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区服务水平难以达到要求、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水平不高都成为限制旅游农业发展的难题,为了促进河北省内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旅游区要制定适合的旅游营销策略,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找准市场定位,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宏 《北方经贸》2009,(4):128-129
随着森林旅游近年来迅速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森林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环境的冲击,对旅游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及对旅游区地方文化的威胁都是影响旅游区环境的因素。应加强管理,制定和实施森林生态旅游行为规范,适当惩罚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同时诱导文明行为;在旅游区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加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露 《商》2013,(7Z):173-173,13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广西七大旅游区之一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也正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会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本课题从宏微观经济层面对金秀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安发展生态旅游业为积极推动西安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GE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发展政策:完善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提高西安旅游企业的综合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产品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的主导产品形式,而现行的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新世纪初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健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潜力、协调度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旅游价值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开发潜力评价子系统、开发协调度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张家界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文章以张家界市12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主观经验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元秀 《商业时代》2013,(2):140-141
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且地域临近的旅游区可利用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来协调旅游区之间的关系。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已具备了生态旅游竞合的基本条件。实施生态旅游竞合模式,是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遵循生态学和系统论,倡导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追求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的和谐相融,追求运作管理的科学性与主体各方的受益性协同并进,以此保障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国际视角,本文从价值理念、运作管理、利益相关方等三方面梳理生态旅游的内涵标准,并以此为参照结合衢州全力打造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和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实际,从价值理念、运作管理、利益相关方、外译书写和国际传播等四个维度,提出衢州生态旅游内涵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建立和推行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辽阔的大草原及草原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垄断性旅游产品。然而,随着内蒙古旅游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旅游区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旅游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寻求最佳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发展模式,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璐 《中国市场》2008,(13):18-19
万州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质朴的民风,成为发展自然生态和相关文化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本文针对万州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万州应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越圆  张兵 《商场现代化》2010,(19):80-82
针对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旅游发展现状,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运用有关旅游容量的理论与方法,对成陵旅游区的旅游空间容量,旅游设施容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对旅游生态容量,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成陵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容量与实际容量相比远未饱和,从中发现成陵旅游区的开发存在问题,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体育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回归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和体验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由于生态体育旅游是生态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它既可以体现体育的产业链条作用,又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效益。本文以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的相关理论,立足云南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基础,对西部省份云南生态体育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空间结构分析是指导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构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空间合理布局模式,对于确立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打破旅游开发中的瓶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最近邻指数R,拓扑图论中的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目前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提出了空间整合的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价值补偿、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达到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也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能增广见闻、扩大社交圈,而且在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下,还能起到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其过大的规模、过快的发展速度以及不适宜的发展策略已严重威胁到旅游区的生态安全,因此,进行生态旅游管理刻不容缓,生态旅游也逐渐转变成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旅游及其管理的概念,然后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域有着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区生态循环角度对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等观点进行分析,在正确认识旅游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区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低碳运行与旅游区生态循环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从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出发,生态环境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开发才能发展。湿地恢复、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文化传人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明要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更要注重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下的低碳运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很多城市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构想,并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这一低碳旅游形式。花卉旅游属于生态旅游,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可以为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文章从花卉旅游与生态文明城市共同的生态性这一契合点入手,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探究花卉旅游在生态文明城市中的发展策略,以期丰富城市花卉旅游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为生态文明城市选择和发展花卉旅游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寻找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切合点,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发展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的讨论了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它的评估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