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木之 《会计之友》2012,(34):74-77
近年来在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掀起了"私有化"浪潮,文章针对其中较为典型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近期的股票回购事件,基于信号假说、收购防御假说、杠杆假说、过余资本假说以及管理层激励假说进行了回购动机验证。结果发现阿里巴巴的动机可由管理层激励得以较充分的解释,其管理层直接补偿的数额巨大,并观察到它回购政策的长期性。这一探讨对理解当下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行为的股票回购动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及多元统计分析,对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探讨公司宣告股票回购,是否支持信息传递假说而具有公告效应和影响回购公告效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监会2008年9月21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新规定取消了上市公司回购股票需证监会核准的规定,同时减少了对上市公司通过集合竞价回购股份动机的限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回购股份进行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监会2008年9月21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新规定取消了上市公司回购股票需证监会核准的规定,同时减少了对上市公司通过集合竞价回购股份动机的限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回购股份进行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股票回购、公司绩效与EVA》《应用公司理财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1年春季刊刊登了Ben- ton E.Gup与Doowoo Nam合作的一篇题为“股票回购、公司绩效与EVA”的论文。作者指出,大多数关于公司股票回购的研究都集中于公司发布股票回购声明对于其股价表现的影响,以及对于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计划的动机的影响。而作者的研究重点则在于实际股票回购行为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他们提出了股票回购是否与经济价值或EVA的增加具有相关关系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一般来说,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的经营绩效都优于不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而且在实施回购的第二年,公司绩效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几起国有股回购案,引发了理论界对回购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事实上,股票回购是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公司财务策略,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股票回购与西方传统股票回购间存在的差异,本文认为有必要从财务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及其与西方传统股票回购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以趋利避害,使股票回购这一资本市场上的财务运作工具在我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股票回购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其他资本运作工具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股票回购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为了规避联邦政府对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种种限制,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票回购方式替代现金股利政策,由此,股票回购便被上市公司广泛关注并运用,现阶段已成为资本市场上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1992年,我国发生了第一起股票回购事件,即大豫园以协议回购的方式购入小豫园并股票。现阶段我国股票回购情形并不多见。自2012年8月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先后有5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票回购计  相似文献   

8.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等方式在股票市场上购回一定数额的本公司已发行的股票的行为。受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的影响,其在我国的运作过程中还有较多问题和待完善之处。论文以上市公司苏宁环球的股票回购为研究对象,回顾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回购历程,通过回购前后财务报表数据指标对比分析,得出回购产生的财务绩效、经济后果,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票回购,对我国证券市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几年前陆家嘴和厦门国贸的回购个案还未完全尘封,99年云天化又出台回购方案。随后,申能股份回购国有法人股、青岛啤酒拟获回购和增发H股的一般授权,去年底沪昌特钢又推出以不适应回购国有法人股的方案.股票回购再次引起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那么,在我国尚不发达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是否应该进行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否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普遍的一种市场化行为?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由公司通过公开市场行为、或发出收购约定、或私下协商的形式.赎买公司已发行在外的股份,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上证指数出现了非理性的下跌,从而错杀了很多绩优的蓝筹股.因此,很多上市企业选择了股票回购,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借入资金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自己的股票.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机与效果,从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完美市场条件下,股份回购并不能真正增加股东财富。但在现实中,股份回购公告常常会诱发股价上涨,为何市场会对股份回购公告报之以积极、正面的反应呢?业界颇为流行的两种解释难以令人完全信服。本文利用向下倾斜的股票需求曲线假说对股份回购进行了解释,认为应该关注股份回购可能引发的市场操纵问题,同时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5年4月29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A股市场公告回购股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积极,在公告前后的累计超常收益显著为正。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股票回购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前,公开市场回购相比协议回购获得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3.
疫情之下的资本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上市公司为修复估值而跟风回购股票,然而实施股票回购是否利好市值管理,尚存在较大争议.以我国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公司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回购股票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并且回购频次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施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存在股权质押、高成长性的公司股票回购更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本研究提供了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加深对于股票回购经济后果的认识,甄别疫情冲击下的非理性回购.  相似文献   

14.
论股票回购的市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回购是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在我国则受到相当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将其视为一种常用资本运营工具。本文将通过对比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股票回购行为和我国股票回购的特点,分析《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股票回购是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在我国则受到相当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将其视为一种常用资本运营工具.本文将从我国股票回购的特点入手,分析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中产生的相关方面利益受损、财务负效应和内幕交易等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对策,解决上述问题,使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业务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在继续扩大,上市钢铁企业股价陷于低迷。不少上市钢铁企业希望通过发行债券来度过难关。而宝钢股份2012年8月却拟斥资50亿元进行股票回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在钢铁行业进入寒冬之际,宝钢股份大手笔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是什么,又将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股票回购是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在我国则受到相当的限制,上市公司无法将其视为一种常用资本运营工具。本文将从我国股票回购的特点入手,分析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中产生的相关方面利益受损、财务负效应和内幕交易等问题。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对策,解决上述问题,使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业务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宏 《现代企业》2001,(2):29-30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一定数量股票的行为。作为成熟证券市场上一种常见的公司理财行为,股票回购不仅会对包括公司本身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处于成长期的我国股市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股票回购在我国的实践 在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回购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在我国,股票回购仍属新生事物,比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三:1994年6月25日和9月30日,陆家嘴公司董事会两度公告以每股2.00元的价格回购2亿国家股;1999年4月1日,云天化公司董事会公告以…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进行股票送转的动机,学术界尚存争论。本文将不同送转理论纳入同一个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0年进行高送转公司的样本对不同送转理论进行了验证,为解决关于股票送转动机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支持了"最适价格假说"与"股本扩张假说",而拒绝"信号传递假说"、"价格幻觉假说"与"股利迎合假说"。此外,本文模型对高送转公司的预测准确度达90%,基于模型预测建立高送转公司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取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20.
<正>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价格,以公司拥有的资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有效途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一定数额的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的行为。我国的股票回购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些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不同的特点。股票回购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正的财务效应,也能给其带来负的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