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元化的节日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喜爱。尽管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节日及其庆祝方式不尽相同,但人们对节日都怀有相似的情感,人们都祈求幸福健康,实现美好的愿望,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节日是各个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节日反映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如何掘金节日市场——节日营销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一种新的营销理念——节日营销也随着浮出水面。然而,人们习惯于把节假日限定为双休日、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但对消费者而言,节假日除了这些之外还包括消费者自己的节日,如生日、毕业、婚礼等等。在这个注重个性化的营销时代,对消费者个人的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从事件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出发,详尽分析节日营销的各个关键点,从而为节日营销策略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依据,进而提出节日营销一般策略,为企业选择执行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渔家的节日     
于春水 《走向世界》2015,(9):112-115
在胶东半岛沿海地域,每年正月都有些渔村保留着盛传几百年的习俗——祭海,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烟台的渔民节。其中,位于烟台开发区大季家(原属蓬莱)的初旺和芦洋最为有名,每年正月十三和十四分别是这俩村最红火的祭海节日,人气旺、场面火、韵味深,穿越数百年风云而绵延不衰,成为了渔家人一年里所期望的重要节日。渔民节,过去称渔灯节。据老渔民说,那时渔灯节的尾声是由渔灯来完成的,天还没黑各家各户渔灯开始亮了,人们把用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采取取自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经济功能更加突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风气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5.
马彦军 《新西部(上)》2009,(12):150-150,149
文章从介绍渭源县特有的文化节日入手,阐述开发民间节日文化资源对于实现人们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关于节日资源开发的对策:科学界定政府在开发民间文化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办好大节,带活小节;巩固旧节,创办新节。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维吾尔族的六种宗教节日为例,阐发了伊斯兰教节日的共同特点,揭示了维吾尔族节日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文化和习俗以及节日文化习俗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和西方圣诞节的节日文化习俗以及节日禁忌习俗,对比分析了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异同点,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指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对这种习俗产生敏感性,了解它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进行交流,防止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8.
元旦春节来临,又是一些党政干部访贫问苦,慰问贫困群众的时节。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领导干部兴师动众的节日慰问,笔者有一点不同意见。一曰成本高,不符合节约型社会原则。一两位领导干部、七八辆小车、一大群随从,还有电视台、报社、电台众多记者,浩浩荡荡,蔚为壮观。进了困难户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沟通、交流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新闻编辑则是电视节目的组织制作者,也是编辑电视节日的重要力量,新闻编辑者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电视节日的质量,同时也将对大众的舆论思想起作用。本文通过对新闻编辑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分析总结,使其能更好地为电视节目服务。  相似文献   

10.
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地人们特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对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本质意义和习俗信仰功能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的相似和共同之处,并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采取取自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经济功能更加突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风气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2.
"节日感"是人们在传统节日过程中"参与感""在场感""体验感""归属感"等内在感性活动的总和,归根结底是文化自觉."节日感"催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是传统节日对大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的逻辑生成原点.培养节日感,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既需要大学生加强文化自觉,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13.
高钰 《新西部(上)》2010,(4):103-103,102
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中西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日文化.本文论述了中西方节日文化在其产生历史背景,习俗特点和体现人民丰富情感世界方面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作为论述对象.  相似文献   

14.
温歆 《走向世界》2013,(11):10-11
迎来了年,又送走了年,青岛的百姓仍旧消停不下来,节日的气氛不但不减,反而更加浓郁。因为又迎来了比过年还热闹的萝卜·元宵·糖球会。正月初八,青岛市北区文化街,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参加号称"岛城新春第一节"的2013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上午10时30分,随着7位不同工作领域的市民代表拉开了启动大幕,现场的十几万百姓顿时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15.
保护传统民俗节日要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生态保护、活态保护、整体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挖掘和保护,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春燕 《魅力中国》2014,(7):279-279
电视真人秀节日在探索中逐渐走向了成熟与完善,成为受众所熟知的一种节日形式。虽然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其篷勃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本文主要从电视真人秀节目相关概念、元素厦形态特征、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三个方面对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国内真人秀节目质量提升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吉尔吉斯斯坦法定的民族节日有: 1月1日-一新年; 1月7日—东正教的圣诞节; 3月21日—纳乌鲁兹节(春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5日—宪法节; 5月9日—胜利节; 8月31日—独立节。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穆斯林节日—开斋节和库尔班节,其日期按照伊斯兰教的阴历确定。rl纷」矛,人,叮J、」曰止~」‘琦之姗砂,~甲七行七吉尔吉斯斯坦的民族节日@聂书岭~~  相似文献   

18.
薛涌 《中国报道》2014,(1):112-112
最近十来年,中国人产生了一种节日焦虑,其中以春节前的焦虑为最。每逢过节,大家总对节日有许多非议。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一来,有关“洋节是文化侵略”的讨论就热起来。一到春节,关于央视春节晚会等的争论又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不管是作为纪念日、庆祝日,还是古老的祭祀日,节日都是一种文化载体。理所当然,红色文化同样需要一个节日载体。设立老区节,不仅仅是提醒我们不忘老区,更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现在已经有一些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等,都承担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但设立老区节,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因为老区与红色文化有着骨肉般的联系,可以说,老区已由历史贴上了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老区人民在浴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的日益边缘化,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问题。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正呈现出淡化的趋势,民俗节日主题定位的模糊,使得这一趋势日益显著。本文结合国内外知名节庆活动主题定位的特点,以及当前国内民俗节日在主题定位上的缺失,提出建设性的发展策略方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