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项结转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种,由于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在本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式的不同而形成。在这种方法下,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以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独立反映在本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所谓分项结转就是分成本项目结转,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转入下步骤成本计算单时,按原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反映在下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上。  相似文献   

2.
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加工企业,为了考核车间成本,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方法根据各生产步骤间所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一个合计(综合)金额的形式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而分项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各个对应的成本项目中。  相似文献   

3.
杨春景 《财会月刊》2011,(10):34-35
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加工企业,为了考核车间成本,通常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其方法根据各生产步骤间所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以一个合计(综合)金额的形式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成本项目。而分项结转将各生产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转入该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各个对应的成本项目中。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上一步骤的半成品随着实物的转移而转到下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明细账时,是将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人工和分担的制造费用在内的综合成本记入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这样,除了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按照成本项目考核其成本结构外,其余各步骤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中均包括了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半成品加工费用,从而不便于了解和考核产品成本结构和分析成本项目的升降情况。为满足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构成的管理需要,还应将逐步综合结…  相似文献   

5.
分项结转分步法是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一种,是针对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的工作难度而设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践中,很少有企业采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分项结转分步法要将本步骤成本和上步骤成本分开核算,计算工作量大;二是分项结转分步法在设制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时要反映出各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登账工作难度大;三  相似文献   

6.
平行结转与逐步结转相结合的成本计算分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成本计算运用平行结转与逐步结转相结合的分步法的重要性(一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它的成本结转特点是各步骤的生产费用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 ,各步骤只核算本步骤发生的原材料和加工费用 ,月末时 ,各步骤计算出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并从成本计算单中转出 ,由财会部门将各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份额”平行地汇总起来 ,即可计算求得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有利于考核、分析成本的升降 ,均衡成本计算的工作量 ,及时提供产品成…  相似文献   

7.
韩福才 《财会月刊》2012,(10):50-52
通过对逐步结转分步法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改进,在成本计算单中不仅能够看出各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成本项目,还能够看出所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及本步骤发生费用。利用Excel建立成本核算模型,使成本核算工作简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制造企业应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多步骤装配式生产的企业。它的特点是:各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不计算,也不结转完工半成品的成本,月内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材料费和加工费,月末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算本步骤应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的成本“份额”。因此,各步骤完工半成品的实物,无论是直接转移到下一步骤继续加工,还是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都不须要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核算。如果各步骤有入库的半成品,可采用企业制定的内部价格存各杳账簿中讲行臀记。  相似文献   

9.
一、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与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不足 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条件下,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半成品)成本,分别使用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和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的成本结果是可能不相等的。原因是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时的成本项目构成(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之比例,下同)不同,而不同的成本项目选择了不同的分配标准所致。具体来说,直接材料项目在一次投料下不约当(即在产品数量折合为完工产量时不按在产品完工程度进行打折计算,下同),而其他项目则要约当(即在产品数量折合为完工产量时要按在产品完工程度进行打折计算,下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等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选择使用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计算产品成本。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成本信息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笔者就此谈些看法,以寻求成本核算的新途径。一、两种分步法的利弊逐步结转法以各步骤的半成品(最后一个步骤为产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又称计列半成品成本法,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实物转移而结转到下一步骤,最后一个步骤即按产成品核算全部生产成本。采用逐步结转法,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保持一致,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可累计算出产品成本。用这种方法计算成本,各步骤的产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完毕后才能计算…  相似文献   

11.
童广印 《财会月刊》2011,(19):53-54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如果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则需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数据处理的任务就越重,利用Excel软件建立成本还原模型可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如果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按原始成本项目考核产品成本的构成,则需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计算的步骤越多,数据处理的任务就越重,利用Excel软件建立成本还原模型可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对分项逐步结转下的成本还原问题的探讨在连续式生产方式下,企业通常需要按照生产步骤来归集、分配生产费用,其常见方法有综合逐步结转法、分项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三种。从最终得到的产成品成本资料的详略程度来看,平行结转法最为详尽,综合逐步结转法最为笼统,分项逐步结转法介于两者之间。采用平行结转法结转成本,不仅能够获得按照企业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而且可以明确知道产成品在各个生产工序耗用了多少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采用综合逐步结转法,最后得到的产成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项目不仅包括最…  相似文献   

14.
在成本会计中,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时,各步骤(第一步骤除外)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以一笔总数综合反映的。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会使终端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所占比重较大,而最后一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等其他加工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成本会计中,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时,各步骤(第一步骤除外)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以一笔总数综合反映的。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会使终端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所占比重较大,而最后一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及制造费  相似文献   

16.
在大批多步骤生产的制造企业中,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的种类很多,但半成品对外销售的情况却很少,在管理上并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为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通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成品成本,然而这种方法在手工会计下计算较为繁琐。据了解,目前主流财务软件尚未解决其电算化问题,产品成本计算电算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提出用ExcelVB解决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案,并实现循环,以期实现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自动化,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应用ExcelVB解决其他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方面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田素云 《财会月刊》2012,(22):26-27
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过程中所依据的成本费用资料的准确性。逐步结转分步法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月末待分配费用为截至该步骤累积发生的费用,如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法计算,则应该提供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适应的定额资料,并注意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所需资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 首先,制造费用采用直接人工或直接材料或产品(量)数为依据进行分配,而这些被确定作为分配的依据不能客观地或近似地反映各产品实际消耗的间接费用,就使得产品成本的计算信息不准确或被扭曲,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就不具备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北大东奥 《财会月刊》2010,(9):I0001-I0002
1.资料: (1)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是机加工(包括设备调整作业、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车间管理作业),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闻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为组装(包括组装、检验、包装、车间管理作业等),第二车间将半成品组装成为产成品。该厂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本步骤的50%,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二次投入,该企业不设半成品库,一车间完工半成品直接交由二车间组装。各车间7月份有关产品产量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制度,它是以产品的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闹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产品成本项目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构成,即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有直接关联的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