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外区段)是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核能资源的主要供应基地和能源运输的主动脉,是中国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实现合理组合,能源结构转变的领先区域和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供应能源产品的战略基地,建设好这一地区,维护其发展、繁荣和稳定,就是强化、扩展和维护中国的能源"命脉带"。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中国每年至少需要进口2.7亿吨石油。今后中国大部分进口石油都将来自海湾地区。获得长期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我国未来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问题。由海湾到中国的石油运输航线是一条充满风险的海上通道,最主要的“瓶颈”地带就是有“世界石油咽喉”之称的霍尔木兹海峡,它很容易遭受意外堵塞或人为封锁,寻找更安全的替代通道已是势在必行。建设从海湾腹地到印度洋开阔水域的油气管道和铁路、公路通道,既可以减少经由霍尔木兹海峡的水路迂回运输里程,又可避免海峡地区各种冲突造成的风险,实现中国与海湾的油气安全连接和经济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3.
张勤  杨孝青 《科技和产业》2008,8(4):10-13,33
石油供应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内石油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使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出现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海军建设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等措施来构建石油安全的有效屏障。  相似文献   

4.
有关专家强调,在我国本士和海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短期内难以实现突破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进口原油。因此,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石油源的问题,还有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中国应该把海上石油运输安全提到议事日程,而建立石油安全保障体系.除了建立战略储备基地之外,还包括控制油气资源和保障运输安全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对1995年-2009年GDP增长与石油进口量做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保证我国应对石油安全的策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放石油市场;确保石油进口渠道和运输渠道多元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新能源。  相似文献   

6.
为21世纪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安全已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在目前世界石油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进口还不是问题.但从国际环境的不稳定和石油资源的有限性来看,中国对海外石油的过度依赖毕竟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对石油安全问题坚持"两点论"的同时,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石油安全战略,以便为21世纪中国"加油"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7,(5):31-31,34
宁波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包括建立国家级能源的战略储备、中转枢纽、加工供应和新能源开发基地等四大板块。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1.原油战略储备加大镇海石油战略储备,争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约为60%,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储备的实施更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从中俄油气合作进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规划和实施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政府和企业多主体储备模式,合理布局,充分把握中俄油气合作的契机,降低储备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口石油运输作为连接海外资源和国内市场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石油进口大国稳定国内石油供给的重要保障。石油运输主要有海运、管道、铁路三种方式,其中海运是国际石油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等显著特点。但是大型油轮高昂的造价和运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5,(14):16-17
一个能源专家小组表示,中国有两大因素料将继续推动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走高,其一为中国铁路运力紧张导致煤炭运输中断和延误,其二是,由于中国原油进口不断增长,中国政府正在着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弥补石油缺口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石油进口战略。近年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导致了我国石油依存度上升。过度集中的进口来源、较小的优质原油进口国选择空间、石油资源后劲不足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重视石油储备、加强油气勘探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渐加深,石油来源单一和运输线路单一的问题成为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威胁,实现油源和油路的多元化成为迫切的任务。新疆周边的中亚地区石油十分丰富,从中亚国家获得石油资源对于我国扩展石油进口渠道、规避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新疆可作为中国和中亚石油资源领域最直接的合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战略安全通道、中国和中亚的石油化工基地和中国石油战略西进的前沿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张仲芳 《特区经济》2008,228(1):286-28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原木、木浆等大宗木材初级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迅速增长,进口依存度提高;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进口品种、进口渠道、汇率、国际油价变化等影响,进口价格上涨;木材初级产品进口贸易日益受到货源国政策因素变动的影响。应将实行木材产品的进口替代战略,稳步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作为保障我国木材初级产品供给安全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4.
陈剑敏 《特区经济》2012,(1):213-214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供给安全、价格安全和消费安全三大问题。解决供给安全的关键是对外开辟、对内节约;解决价格安全的关键是适当增加自己的供给,同时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解决消费安全的关键是解决煤污染问题,这同时也可以使供给安全和价格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气资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第三大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在未来二十年内将达50%以上。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就能降低对外能源依存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中亚与我国毗邻,能源蕴藏丰富。我国与中亚进行广阔的能源合作,将十分有利于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6.
祝辉 《新疆财经》2010,(1):29-34
石油供应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石油供应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的中亚及里海地区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其独特的地缘能源优势为中国解决日益严重的石油供应问题提供了条件。本文就制约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因素以及中亚在中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的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石油安全是关系重大的战略问题。对中国来说,现阶段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是不可遏制的趋势,未来中国保障石油供应的安全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诸多挑战。为此,制定全面的、面向长远的石油安全战略迫在眉睫。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借鉴国外经验,多管齐下,是保障未来石油安全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claims that China's influence on ASEAN is direct in that she has encouraged more exports to flow into her huge markets and changed trade flows among member countries. Demand and supply are thus deemed to have become more China‐centered. This study therefore explores the plausibility of China as a ‘factor’ that influences bilateral intra‐ASEAN 5 trade flows through demand (exporting country) and supply (importing countr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China's integration in the region increases the size of the key ASEAN member economies export market. There is also no indication that import sourcing from China by ASEAN 5 countries reduces export expansion within the latter. The results accord with the fact that although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xport destination and an import source for individual ASEAN 5 countries, this has not reduced intra‐ASEAN 5 trade.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re have been two related trends shaping global trade during the past couple of decades: the increasing role of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and the rise of China.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global trade has generated a need to construct more processed trade data — trade in value added — in order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broad picture of trade in value added between the EU28 and East Asian countries. We find that East Asia is important as a final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export destination, especially for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for CEE countries it is more important as an import source for both final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trade. Trade with East Asia is least important for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an EU country seems to b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expl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supply chain trade with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data also suggest that supply chain trade could support the growth of domestic value-added exports to the supply chain trade partner country as well as to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能源安全已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决定着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文章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基本内容有:能源节约战略、“走出去”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加快实行能源储备制度战略、构建石油金融体系战略、积极推进替代能源战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