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与钱不同,富人的钱比穷人的钱“大”一个人因购房缺钱,求助于一个有着百万资产的朋友。不料,朋友热情招待他吃喝,钱却一分也没借给他。这位碰了软钉子的老兄,仿佛蒙受了奇耻大辱,对那位“富友”鄙夷得咬牙切齿。当年两人一样清贫时兄弟般的情谊哪里去了?真是“一阔脸就变”啊!因向有钱的亲戚、朋友借钱讨个没趣,弄得伤了和气进而视同陌路者不少。其实,造成这般尴尬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借钱一方的思维误区:以为向有钱人借钱正是顺理成章之事。殊不知,对于富人来说;最不能借的就是钱!莎士比亚曾有告诫:“不要向富人借钱。”…  相似文献   

2.
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是这样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穷人没路,有了路自会去谋生。富人说咱试试看。第二天富人下车,走到要饭的跟前,给他三张大票,说:我最初就是300元钱做小买卖起家,你自己去谋生,干点什么吧,别在这要了。那穷人见钱眼开,满口应诺,从此半月没见,邻人正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时,那穷人把钱花完又回来…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06.2月下半月刊,转载古古的《穷人缺什么》一文提到“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之观点,笔者不能苟同。为此,特写此文,以示商榷。1、财富是衡量穷富的标准,穷人之所以穷,本身就是缺钱!否则就不称之为穷人。由于缺钱,穷人把钱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这是必然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钱不仅对穷人是个巨大的诱惑,对一般人、对富人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富人为什么富?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有钱嘛。难道不是钱的诱惑使其成为富人的吗?2、由于穷人先天性营养不良,缺钱——这是穷人致命的弱点。无钱,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寸步…  相似文献   

4.
承认贫富之间存在差异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钱了,那钱也就不值钱了。正因为有了贫富不均,钱才发挥着作用。想成为有钱人,就是因为这世界上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穷人。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就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因为富人是在贫富不均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更像穷人,但却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无所谓。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12,(5):28-29
什么叫“次级贷”?顾名思义,“次品”的对应词是“正品”。在贷款市场上,如果信用等级高的贷款对象是正品,则信用等级低的贷款对象就是次品。在美国,给富人的贷款是正品,给穷人的贷款就是次品。房价上涨时,穷人按揭贷款的风险被房价上涨的收益掩盖了。而该类贷款又被华尔街多次拆分,再“打包”出售,杠杆率逐级放大。所以在房价下跌时,穷人丢掉房子一走了之,  相似文献   

6.
穷人的习惯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  相似文献   

7.
蒋香凤 《新前程》2006,(12):85-87
银行的门从来都是对富人们敞开的。可是被孟加拉人习惯称做教授的尤努斯,却偏偏要把钱贷给穷人。并取得了成功,也因此成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他凭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暮鼓晨钟     
澄心 《人力资源》2013,(9):94-95
快乐在于心态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你这么穷还晒太阳,怪不得富不起来。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出去干活!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好好享受海边的阳光吧!"富人一边挖苦一边劝说道。"可是先生,我现在晒着温暖的阳光,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为什么非要等到有钱以后再享受呢?"穷人反问道。富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  相似文献   

9.
幽默     
1、那个女人是谁一个富人想要帮助穷人。但他不认识一个穷人。一天,他在市场看到一对老夫妻,他们显然很穷,所以富人邀请他们到他家住三个星期。这对夫妻非常感动,连声道谢。富人的家非常豪华,到处有仆人为这对夫妇提供可口可乐、上等白兰地、香烟、杂志、书……这种舒服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星期。一天,富人看见老头独自一人坐在花园里,喝着仆人送来的饮料。“过得怎么样啊?”富人问道,“非常好!”老头答道。“真的很好吗?没有什么问题吗?”“是的,每一件事都非常的好,可是有一件事我却不明白——和我住在一起的那个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书架     
你为什么是穷人作者古古 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本书,你只要看一页,就不会再停止,它是一把穷人的开心锁,一面富人的反思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你还在为挣钱操劳,那么读此书将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文章节选:富人靠资本生钱,穷人靠知本致富。以知识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穷人们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梦想。确实有很多人成功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向来嫌贫爱富的金钱似乎也显示出公正的一面。但是只要眼睛再睁大一点就可以发现,知本的发达,其实还是得靠…  相似文献   

11.
张娴 《企业导报》2014,(1):135-136
经济学的第一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俗的讲就是,把钱给穷人发挥的效用远远超过把钱给富人所产生的效用。我国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同一个职务,同一个学历,相差的太多了,不太公平。应该给企业涨退休金,尽量把事业和企业的退休金距离拉近些。2013年我们国家真的提出给企业涨退休金了,并且是每年都涨,连涨十年,这真是运用了第一规律,把钱给企业退休的老人,太好了。十年过去了,距离缩小了吗?值得深思!本文通过一个很通俗的小故事,说两个老同学一个在事业,一个在企业的不同待遇,希望大家都来为企业退休老人呼吁吧!  相似文献   

12.
雨文 《会计之友》2004,(1):35-35
眼下中国经济最要紧的,是如何拉动消费需求,特别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以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拉动内需的效果尚不显著。有经济学家将其原因归结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太大。由于贫富差距大,致使穷人无购买力,需求量小;富人尽管有钱,但该有的都有了,也形成不了多么强劲的消费需求。尽管如此,对于厂家来说,则是任何时候穷人的钱要赚,富人的钱也是要赚的。而且厂家已经越来越把眼光盯着富人的钱袋。毕竟这个世界上80%以上的购买力,掌握在20%以下的少数人手里;而世界上80%的人口,其购买力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则有点无足…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任何借钱给别人的人,都想尽可能减少拖欠的风险。因为借钱给别人的人会遇到比较多的风险,有些地方风险甚至比较大,尤其是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健全。即使是在国际,当一个政府把钱借给另外一个政府的时候,也都要判断这笔钱是否能收回来,假如这个国家政府不愿意还钱,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可能就不愿意借钱。  相似文献   

14.
富翁的思考方式有什么不同?啥样的人能暴富?《财道纵横》初步归类为17种:第一,富人相信“我创造自己的人生”,而穷人却只相信“一切命中注定”。第二,富人玩金钱游戏要“赢”,而穷人玩金钱游戏只想“不要输”。第三,富人下决心要维持有钱的地位,而穷人只是想要有钱。第四,富人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第五,富人专注于机会,而穷人专注于障碍。  相似文献   

15.
谈资     
A穷人愈穷,富人愈富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中国一定程度存在“马太效应”,穷人愈穷,富人愈富。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但是从一  相似文献   

16.
易水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20-I0021
l,穷人喜欢消费,富人关注投资。穷人得到一只鸡、会把鸡炖着吃了,富人会让鸡生蛋,蛋再孵鸡。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让钱生钱。一般富足(10万-100万)的美国家庭只有20%的收入来自投资活动,而超级富豪(500万以上)的收入有43%来自于投资活动。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媒体观点     
《经营者》2006,(6):14-14
<正>任志强“富人优先论”招揽众议“我坚持一个观点,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很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因为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以上是华远董事长任志强不久前在某论坛上发出一贯惊人的宏论,这就是  相似文献   

18.
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的第一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俗的讲就是,把钱给穷人发挥的效用远远超过把钱给富人所产生的效用。我国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同一个职务,同一个学历,相差的太多了,不太公平。应该给企业涨退休金,尽量把事业和企业的退休金距离拉近些。2013年我们国家真的提出给企业涨退休金了,并且是每年都涨,连涨十年,这真是运用了第一规律,把钱给企业退休的老人,太好了。十年过去了,距离缩小了吗?值得深思!本文通过一个很通俗的小故事,说两个老同学一个在事业,一个在企业的不同待遇,希望大家都来为企业退休老人呼吁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总会计师》2008,(9):103-103
1.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而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融入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