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我国电力企业海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文化等各方面存在不少差异,电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能走一些弯路。如何认识、把握、适应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中国电力企业竞争优势,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求商机、规避风险,都是企业在"走出去"时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煤炭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战略引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但是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全面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煤炭经济的历史机遇,深入剖析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中国煤炭经济发展路径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划时代的"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作为驻桂建筑企业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工程局),及时调整和实施企业"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相融共生的发展战略。一、"一带一路"战略与工程局"走出去"的现状"走出去"说起来容易,"走"起来困难重重。工程局于1958年成立至今有57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至80  相似文献   

4.
<正>国有企业是我国国际竞争的重要参与主体,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力量。随着"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中国与沿线众多国家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共享合作成果。深化绿色科技服务,以节能环保技术产品为主导,深化拓展中亚、南亚等海外市场,把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带给世界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所属国电科技环保集  相似文献   

5.
正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面临项目分处多国别、涉及多专业、外籍员工选用、本土经营与多元文化融合等许多问题,而企业文化的导向力、凝聚力、激励作用,此时至关重要。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将文化与战略、业务、人才、管理等紧密融合,以文化促进企业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员工与企业的"共发展",对"走出去"企业海外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文化规划要融于海外战略。海外战略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战术依据和基本纲领。要在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我国能源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引领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欧美市场国家投资获得快速增长。"国际化"也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国家队,中核集团提出"核工业产业链整装出海",中国核电提出"十三五末国际业务占营业收入的20%",核电已然成为国家"走出去"名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带一路"贯穿几十个不同国家,各国在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和监管体系上都有诸多不同,风险很大。特别是核工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涉及产业环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国政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下,越来越多国有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设公司,或收购东道国公司,或承包基础工程等。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事先熟悉东道国税制及相关纳税事项,就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各类税务风险,使"走出去"过程中本应获取的境外利润受到影响。当前,有一部分参与企业缺乏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电力、交通是"走出去"的重要阵地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先领域,海外投资、建设项目持续增加,多领域、全方位的电力对外开放格局已渐形成。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适合我国电网建设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既拓宽了电网建设融资渠道,又增加了社会资本参与机会,也降低了资产负债率、项目综合造价和建设资金风险;社会资本参与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走出去"的发展进程中,坚持国家站位,积极主动发声,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形象传播,讲好中企海外故事,打造特色外宣品牌,传播中国电建文化,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海外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促进了中国技术、标准、设备、文化"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国际商业生态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资企业海外兴业的良好平台,也是企业海外形象传播的重要依托。海外形象传播要坚持国家站位,紧扣国家政策,围绕外交方针,从顶层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发电企业紧紧抓"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契机,内外结合,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发展本国电力工业,推动合作共赢及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电力合作,不断将我国优势能源技术和装备输出,实现我国电力技术、标准、装备的"一体化"走出去。作为国有发电企业集团的"排头兵",华能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实施"走出去"战略。截至2017年底,共拥有境外装机容量超1000万千瓦,分布于澳大利亚、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力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针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项目成本和安全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要积极构建相互融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尽力规避和减小国际工程项目的重大风险。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力企业采用工程承包的形式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2.
黄磊 《工程经济》2015,(10):74-78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适应经济全球性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会有更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工程总包企业走出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工程总包企业要下好"走出去"这步棋,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分析,做好风险防控各项准备工作。本文强调了一些基本原则,并重点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以期对这些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电建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力建设集团,持之以恒坚持国际化优先发展战略,主动搭乘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快车,深耕细作国际市场,国际业务已成为其稳健增长的"重头戏"和"新引擎",奏响了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我国核能产业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海外铀资源开发,实现核工业"走出去"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目前,国际铀价处于历史新低,寻求"一带一路"国家铀资源开发的价值"洼地",加快并购海外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五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围绕跨境投资、基础设施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等重点任务,不断深化同有关国家的务实合作,引导企业推进实施重大项目,发挥示范效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和热点地区,中国制造、中国建设、中国技术、中国服务越来越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有效地推进海外党建工作,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在海外党建工作中,着眼于"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传播文化、维护安全"等价值创造点,发挥了党组织在海外事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创造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大批国有施工企业借势远航,"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国有企业的足迹越来越多地踏出了国门。在境外,如何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做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海外党建工作,为"走出去"战略提供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一步就是向东道主国家外派工作人员,能否做好人员外派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质量和效果。外派人员及外派失败的原因分析外派人员是指根据母国企业总部的派遣,前往企业总部所在国以外的国家从事某一技术或者管理职位的任职,且任职期限至少在六个月以上的母国公民。很多"走出去"企业在人员外派过程中都遇到了诸多问题,我们将人员外派过程中遇到的诸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主席指出,国有企业要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倡议的重要力量。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大力推动"走出去"工作,坚持把企业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深度融合起来,做成了不少项目,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较好效果。坚持稳健发展努力打造良好格局从工程承包起步,到现在的项目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国际贸易"四轮驱动",中国华电走的是一条稳健发  相似文献   

19.
<正>南瑞集团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是中国最大的电力自动化、电力信息通信、超/特高压输电、柔性输电、水利自动化等整体解决方案商和技术装备提供商。围绕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目标,南瑞集团以"四化四促"跨文化管理工程为依托,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跨文化管理具有四大功能众多企业国际化发展实践反复证明戴维·A·利克斯所言:凡是跨国公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多来,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热烈响应,以亚投行成立为标志,"一带一路"战略步入落地实施阶段。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给施工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把握好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大舞台,考验着每个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