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广泛和深入的融合,已经成为整个银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能无人银行服务模式的肇始,在金融市场、金融客户、金融服务三大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移动化"的可能性和突破性;而在无人银行业服务模式下移动服务技术的进入与应用,更是将现代新科技引入到金融服务变革创新的"风口浪尖"上。显而易见,智能无人银行服务模式和移动服务技术的进入应用,作为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华丽转身"的突破口,应该引起重视并敢于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金融应用与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的移动金融正迎来爆发性增长时代。展望未来,移动金融将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手段,移动金融业务形态将更加丰富,移动金融的安全防护水平亦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寇冠 《金融电子化》2011,(11):28-30
2011年9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联在北京共同宣布,建设银行的"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正式面向客户推出,建行客户可率先在北京、上海等11家分行办理.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银行战略性的将移动支付业务作为提升金融支付结算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携手相关各方共同推动和深化在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合作,提升金融服务水...  相似文献   

4.
谢越 《中国外资》2013,(8):184-185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的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和3G网络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手机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6亿以及3G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忽视。移动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支付的融合类业务,其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还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对这个新兴支付市场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与发展环境、国内移动支付当前主要业务模式及应用、国内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公司的业务情况等三个方面简要介绍2012年的金融热门词"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智能化和移动金融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无疑已经成为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焦点业务之一。近年来,光大银行深刻认识到移动支付对于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已从人员和其他资源投入等方面将其作为战略级发展方向。"未来,光大银行将在近远程支付业务端将金融业务与更多的其他行业进行融合,重点丰富电子渠道和移动渠道的业务服务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和探索云计算与大数据挖掘技术,打造更加智能、便捷、多元化的移动金融银行。”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邮总经理杨兵兵对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采访中,杨兵兵对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在北京、深圳、南京等地建立了智能银行服务网点,开启了智慧金融新模式。智能银行网点遵循"创新体验、服务转型、信息共享、流程高效"的设计思路,集客户自动识别、产品精准营销、专业理财服务、业务快速处理为一体,打造了"智能导向、智能机具、全程智能办理"的服务新模式与新体验。中国工商银行智能银行在传统自助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智能化服务设施,如智能终端、交互体验设备、便携移动终端、产品领取机、硬币兑换、  相似文献   

7.
正移动金融的兴起拆掉了传统银行的"围墙",银行在体味变化的同时,开始更大程度地拥抱市场。看清市场变化,借助已有优势,增加对外合作,创新产品服务,移动金融将带给银行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市场主体对移动金融的认识有了基本的共识,监管部门对移动金融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人民银行公共平台(MTPS)等基础系统的建立使得移动金融有了广泛合作的基础,为银行发展移动金融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银行适应移动金融必须发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移动互联网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移动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银行移动支付交易额近1.5万亿元,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加速布局移动金融市场,在综合金融服务、移动生活服务、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方面积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4,(12):1-2
正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支付的支持下逐步取代部分传统金融的业务。比如,目前我们津津乐道的P2P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银行在中小微企业当中的信贷服务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已经真正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基于这一点,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火得不能再火的新兴行业之一。今年3月15日,三家机构联合发起,并吸引了国内知名的互联网金融  相似文献   

10.
游春  张绪新 《武汉金融》2012,(7):50-51,71
移动支付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的创新水平,具有传统金融服务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增强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况,以及银行通过开展移动支付的重要意义,再解读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的现状,最后对银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蔡东:如果说网上银行的发展是对传统银行服务的替代,那么未来的电子银行,将是移动银行对网上银行和传统柜面服务的新一轮替代。如同网上银行发展初期对客户电脑和浏览器的渗透和占领一样,未来几年将是移动银行进入客户手机的黄金时期和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2.
"工银移动银行"作为"金融@家"的一个子品牌,在完善移动金融业务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金融@家"的品牌内涵,更标志着工行将真正成为客户随时随地的"贴身管家"。笔者作为工行的青年员工和移动银行的客户,对移动银行业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增长、民营银行开业等已一步步瓦解原有的金融环境,对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与深刻思考,积极探索创新和加速业务转型成为传统银行业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的重要命题.随着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互联网+传统银行"的发展模式成为传统银行业的必然选择,因为智能银行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4.
移动金融代表银行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使传统货币数字化,推动银行移动金融快速发展,也带来网络平台货币化和电子商务金融化,对银行形成压力和挑战。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脱贫问题,而且可以引导超高储蓄流向消费和投资,改善民生,拓展财富积累新途径。未来银行将是现在银行的延续和发展。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大型银行继续起主导作用,移动金融业务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线上和线下一体化融合,成为未来银行主要运营模式;既竞争又合作,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标准化产品,提高金融产品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识别客户行为,系统控制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领地。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梳理互联网金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探索模式,全面评估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冲击影响,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差距,并给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13,(8):40-41
手机支付成为继手机银行之后,银行推进移动金融的关键一步。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其他传统银行服务也开始向移动终端转移。  相似文献   

17.
刘丽娟 《中国外汇》2013,(12):38-42
或许阿里金融的尝试,并没有在产品层面撼动传统银行的业务,但它对互联网数据价值的运用和思考,却足以震撼整个行业。当互联网金融沿着P2P信贷、众筹融资、移动支付三条主线在全球范围迅猛发展之时,独具特色的阿里金融一枝独秀,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风起云涌、发展迅猛,对银行传统的个人信贷业务产生巨大冲击,甚至有取代传统个贷业务主渠道地位的可能。互联互通、移动应用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银行只有尽快适应这种创新浪潮,建设全新的“智慧个贷”系统,才能抢占商机、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视角展开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造成了影响,减少银行收入,严重冲击了银行传统业务。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经营模式转型方面,注重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在营销渠道方面,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和移动商务,拓展业务渠道,对业务进行创新;在体制方面要逐步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深度融合与合作,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契机,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日,杭州银行顺应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联合华道数据共同推出了全新的综合金融移动平台(Mobile Terminal Service,MTS),成为全国逾百家城市商业银行之中首家以移动技术改造金融服务的银行。那么,综合金融移动平台将对杭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为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选择了怎样的信用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