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全国各省城市化率水平与粮食自给率、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对比分析,反映河南省城市化率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再通过聚类分析省内各地市城市化率水平的差异程度,综合反映河南省城市化现状。  相似文献   

2.
彭佳婧 《时代金融》2013,(17):140-141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河南省房价屡调不降。从微观还是宏观方面出发,河南省房价都与城市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房屋造价有着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河南省房地产价格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国家还需要增加供给,拓宽投资渠道,最终保障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990~2007年河南省与全国及诸省份的投资效率和投资率的比较,发现河南省的投资效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河南省的投资率也在全国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隆起地带,自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许多经济指标仍居中下游水平。河南省经济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总体均衡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因此,对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与浙江省有关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方依 《时代金融》2014,(6X):92-93
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隆起地带,自2004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许多经济指标仍居中下游水平。河南省经济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推进中国经济总体均衡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因此,对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与浙江省有关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吉林、辽宁三省的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吉林、辽宁3省人均GDP水平以江苏最高,吉林不到万元,为三省最低。三省城市化水平大体相当,均为47左右%,高于全国36%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比点;而江苏省无锡市城市化率高达70%,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3省当中,  相似文献   

7.
马常青 《中国金融》2012,(23):90-91
对于城市化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经济现象,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必然对其有着重要影响。金融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影响着城市化进程。2011年甘肃省城市化率仅为37.15%,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城市化率普遍超过54%,有些甚至在60%以上,甘肃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8.
扩大内需,抑制投资过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河南省同样存在着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现象。通过河南省消费率和投资率与全国水平的对比,发现河南省投入过热、消费不足问题更为严重。从河南省投资结构看,投资过于集中于制造业,农村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投资,从长期来看效果更为明显。河南省应当积极扩大内需,抑制投资过热,使投资的行业比例和城乡比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河南省近几年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前5位,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不到30%,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极大.由于,地区经济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第三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可以反映第三产业的竞争实力,所以,可以从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评价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力,根据河南省各地市竞争力情况,从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提出增强河南省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河南省近几年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前5位,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不到30%,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极大。由于,地区经济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第三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可以反映第三产业的竞争实力,所以,可以从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评价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力,根据河南省各地市竞争力情况,从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提出增强河南省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和自主创新效益四个方面进行的动态分析,可以全面揭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各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各指标的总量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排名大多在全国上游位置,然而相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自主创新效益方面的排名还有所下滑。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映工业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和功效系数,可以计算出河南省近年来工业化程度的评价值。该评价值显示,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中间偏上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2010年粮食产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437万吨,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从1987年至2010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已连续23年低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差距由1987年的85元,扩大到2010年的395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第五大经济体的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早在2009年,河南省GDP增速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型发展的环境下,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年平均增速远高于GDP年增速但是总体外贸水平还比较低相对于沿海外贸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河南省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河南省目前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指出当前外贸发展的瓶颈,旨在提出在充分利用国家建设中原经济区更好发展的政策基础上,促进中原经济区外贸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学理论认为,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经济水平的增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当人均GDP大约在600美元以下时,城市化水平保持在30%以下,当人均GDP由6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率由30%上升到50—60%。即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4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76%,郊区人均GDP达2000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十三五"一带一路"发展纲要的提出,河南省作为战略核心腹地,其经济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而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选择了与河南省相毗邻的山东、安徽、湖北三省,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能源耗费三个方面比较了不同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河南省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明确了行业优势与不足,指出了新时期下河南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GDP,农村恩格尔系数,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方面构建了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农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反映了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发展绩效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上升的态势,发展势头良好,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经验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对外劳务输出先进省份相比,河南省的对外劳务输出在规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对外劳务输出规模仅位居全国第11名,对外劳务输出的滞后和不均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9.
吴慧 《云南金融》2012,(9X):96-96
根据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年均贡献度为1.96%,年均拉动度只有0.17%。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不相适应,促进河南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吴慧 《时代金融》2012,(27):96+116
根据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年均贡献度为1.96%,年均拉动度只有0.17%。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这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不相适应,促进河南省经济加速发展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