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证监会2006年和2008年相继发布了强制拟再融资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的文件,旨在提高股东回报。以2006年和2007年A股再融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些政策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分红和现金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证监会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有所提高,但股利分派也成为了大股东转移公司利益的手段。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在再融资前后波动较大,存在被操控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盈余分布法和最佳拟合曲线模型,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1998~2006年经营现金流为研究对象,揭示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现象的存在性,并比较两个行业的不同操控程度。实证结果显示:现金流量0点是两个行业现金流分布的阈值点,且批发零售业操控程度高于制造业;上年经营现金流量业绩是批发零售业现金流分布的显著阈值点,但在制造业的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06年在A股市场再融资的23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年度分析了再融资前后一年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的变化,并运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和两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了再融资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和经营现金流11个重要构成项目的变化。结果表明,再融资公司很可能通过加快收回货款、获得一次性税费返还、调整非经常性项目、拖延支付税费、提前大量销售存货等方式,操控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以满足再融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之一 ,是提供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载体 ,本文从会计要素理论的角度 ,构建了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要素 ,并相应地设置了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为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权的视角,以辽宁省2007—2009年深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与会计透明度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利益侵占效应";终极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利益攫取行为,并且两权分离程度越高,会计透明度越低,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金流在企业财务分析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用现金流指标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取得了很好的预警效果。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背景、机制不同,一些国外研究中的现金流预警指标在我国并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现金流指标体系,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建立预测率较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以2009~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以及债务约束下自由现金流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自由现金流促进成本粘性;债务约束下,自由现金流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8.
从现金流量分类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两个方面出发,阐述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所有权性质的双重研究视角,实证检验了现金股利政策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的国有企业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产生了扭曲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现金股利能够通过抑制过度投资缓解其扭曲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源于真实的融资约束水平,支付现金股利会进一步提高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成熟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均来源于代理冲突,现金股利政策能够弱化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衰退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产生了扭曲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现金股利政策会进一步扭曲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金流指标,探讨如何把握现金流指标来进行财务危机预警,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1家处于财务危机的公司和41家财务正常的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1.
以1998~2007年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确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超越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及迎合分析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预测,存在操控现金流量的现象。上述结果不仅证明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而且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的识别及其程度的度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比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并揭示现金浇向所描述的本质。但是,现金流量表也是可以粉饰、操控的,现金流量表的强盗式造假、欺骗性操纵和技巧性包装等是操纵和粉饰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一直与现金流管理相脱节,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与现金流量经常下降并存。未来我国上市公司只有多管齐下,抓好日常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等各个环节上的现金流管理,才能增强现金获取能力、赚取真实财富。  相似文献   

14.
如何洞察上市公司的利润泡沫 ?各路分析人士指出可以依靠现金流量表 ,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就可以透视出公司的盈利质量。现金流量分析的前提是公司的现金流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案例分析研究表明 :如果上市公司通过控制交易事项或是利用关联交易 ,则可以设计一些现金流陷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5年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金字塔结构控制下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嵌入效应,尤其是在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股权结构中,投资者关系管理对现金流权公司价值效应的调节机理。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严重分离,现金流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自主性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较高的家族上市公司中,作为内部人的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比例对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会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探究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并且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与自由现金流量有关,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抑制自由现金流对高管在职消费的促进作用,仍需继续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筹资行为和投资行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对外投资,现金流量信息都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理财资源。上市公司理财人员应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骆勇 《西部金融》2009,(5):23-24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操控利润的主要动机入手,分析其选择第四季度操纵利润的主要理由;并通过对企业会计新准则的认真研究,从政策层面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是如何利用新准则的漏洞来操纵利润的方式方法。目的是探寻良策完善制度,减少利用新准则操纵利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操控利润的主要动机入手,分析其选择第四季度操纵利润的主要理由;并通过对企业会计新准则的认真研究,从政策层面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是如何利用新准则的漏洞来操纵利润的方式方法.目的是探寻良策完善制度,减少利用新准则操纵利润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特征角度考察公司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行为,结果表明:(1)正自由现金流更易诱发过度投资行为;(2)大股东持股越高,现金流过度投资行为越严重;(3)股权制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投资;(4)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性质时,过度投资行为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