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钻井作业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有很多,井漏即为其中之一.发生井漏现象后会给钻井作业的工作人员带来危险和危害,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井漏现象.因此对钻井作业中井漏现象的提前预防和发生并漏现象后的堵漏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做好钻井工作中井漏的预防工作,可以尽量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井漏是钻井作业中常见的复杂情况,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井塌、卡钻或者井喷事故。在渤海13区块探井和开发井作业中累计钻井9口,钻遇潜山地层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井漏问题。针对潜山地层物性特点,在井身结构设计方面,通过对地层三压力曲线分析,采用5级井身结构,实现东二段高压井段(孔隙压力系数1.35)与潜山低压段(孔隙压力系数1.10)分隔。在钻井液方面,在采用低密度的同时提高泥饼承压能力,并加入随钻封堵材料;在工具应用方面,采用Φ127.0mm循环堵漏短节配合螺杆马达钻具,成功实现了Φ152.4mm小井眼潜山地层高效钻进并形成了一套渤海潜山防漏、堵漏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高,各种油气钻井工程越来越多。在实际钻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井漏事故,不仅对钻井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钻井工程人员的生命健康。为此,文章中对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进行技术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石油开采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渤中A3井钻井作业情况复杂,发生2次严重井漏、5次卡钻、2次钻具落井事故。为保证后续钻探作业顺利进行,对A3井钻井事故的分析与认识势在必行。采用邻井对比手段,结合层位变化,从地质因素、理化因素、工艺因素、钻具因素等方面分析了A3井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资料匮乏导致对地层异常压力认识不清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种高难度井,对后续钻探中使用的测井手段、录井项目、泥浆体系、钻井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河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多数油区地层压力逐年呈降低趋势,易发生并漏、井塌及卡钻等事故,完井固井阶段常出现水泥浆低返,储层伤害等问题、利用气体钻井技术,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潜山油气藏机械钻速,保护油气藏.降低钻井成本对辽河油田适于采用气体钻井的潜山储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提高辽河油田潜山油藏勘探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的南二、三区由于地层裂缝发育和长期注水导致的地层压力异常等原因,在钻井施工中常发生井漏、井涌,甚至漏喷同层等复杂事故,给钻井施工和井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在优选刚性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密度减轻剂形成低密度钻井液的基础上,再通过加入合成发泡、稳泡能力强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降低钻井液密度,最终形成一套超低密度钻井液技术。室内评价实验表明,该钻井液密度最低能降至0.78 g/cm~3,且发泡稳、发泡能力强,对0.250~0.425 mm(40~60目)砂床的封堵承压能力在7.5 MPa以上。现场成功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井筒压力,使井漏和井涌风险降低,钻井速度提高96%以上,缩短钻井周期12 d,对老区油田复杂区块井控安全和钻井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具有难预防、难解决的特点,一旦发生井漏现象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实际钻井工程中遇到井漏现象发生不但直接威胁到钻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而且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弥补井漏所带来的危害。基于此,文章将对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与堵漏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8.
川渝地区优质页岩气储量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深层页岩气已逐步成为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域,渝西区块地质地貌复杂、埋藏深、缝洞发育明显,嘉陵江与须家河组不整合接触、灰岩云岩岩溶发育、构造裂缝断层发育,井漏复杂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钻井施工提速提效。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难题,开展了页岩气钻井防漏堵漏技术研究,系统阐述了岩溶勘查、井身结构优化、物理化学类、水泥浆、膨胀管等技术工艺的封堵效果,明确了井漏预防处理措施。目前井漏治理难度大,恶性井漏频繁,综合堵漏工艺技术具备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堵漏新材料、新工具及配套工艺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9.
某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现泵压下降,起钻后发现钻杆加厚过渡区刺漏失效。通过对Φ139.7mm×9.17mm钻杆刺漏事故的调查,采用安全可靠性评价技术对该刺漏钻杆进行了腐蚀产物分析、材质分析及钻杆刺漏可靠性分析,认为钻杆刺漏是属于冲蚀疲劳和卡瓦损伤疲劳失效,提出了钻杆刺漏失效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最常见的井下复杂类型。处理井漏不仅占用钻井时间,而且造成钻井成本大幅升高。对于裂缝性井漏目前还缺少有效的堵漏手段,堵漏成功率不高;加之诱导性次生裂缝漏失层位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处理难度,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吐哈市地区漏失钻井液1000m~3以上的裂缝性漏失井共计10井次,漏失钻井液2万多立方米,占总漏失量70%以上。开展裂缝性井漏堵漏工艺研究,对钻井提速和科技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井钻井事故严重影响着钻井时效和钻井质量,如何提高深井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水平是当前钻井面临的主要难题。对2013年中国石油深井钻井事故进行了统计,对事故类型、事故发生井段、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油水井服役年限随之增加,各类井下卡钻落物事故频繁发生。加之超深井、侧钻开窗井、水平井等特殊井身结构井增多,使井下作业环境日益复杂。安塞油田现有的井下作业设备、技术、作业工具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现场的要求。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的作业工具、提高作业人员技术水平,是提高井下作业质量,有效解除事故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地层压力预(监)测方法标准推荐的是3个压力预(监)测的基本方法,在钻井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重新修订和合并的标准,整合和补充完善了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的预(监)测方法,概念更加明确,操作更加清晰,新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必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减少或杜绝井喷事故、减低钻井风险、减少钻井故障、降低井控风险中取得效益,为提高钻井综合经济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10年国内外主要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分析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后果,并结合已有的多米诺理论,判定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发生情况。运用事件树方法建立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模型,分析此类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发生的不同途径及后果。最后通过专家判断法与模糊理论定量分析多米诺后果发生概率,对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处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近年来侧钻井现场工程事故的质量调查,重点分析了造成侧钻井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能给油田带来良好的修井效益的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化工管理》2013,(6):153-154
为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运用混沌理论方法对焦作市某化工厂泄漏事故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R/S分析,指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明显的混沌特性。分析和讨论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混沌特性,并对后续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在Mishmish区块,油藏埋藏相对较深,地层压力高,中上部地层软硬交错,缩径严重,容易导致卡钻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采用高密度来平衡地层压力,确保安全钻进。但是,在高密度条件下,机械钻速相对较低,容易发生井漏、卡钻等复杂事故,导致钻井周期延长,研究高密度条件下提高钻进速度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钻井安全作业人员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钻井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在石油钻井作业中,人的失误对钻井事故的贡献约占60%-80%,由此看出,人的可靠性分析对钻井安全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结合钻井实际.指出了人的可靠性分析对钻井安全作业的重要性,阐明了钻井作业中人误的特点,并相应给出人的可靠性因素分析和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事故预防与安全对策措施,以控制钻井工程事故中人的因素对钻井安全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控压钻井技术是当今世界钻井工程前沿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随钻环空压力监测、地面自动节流调整回压及压力补偿等手段,实现井筒环空压力的闭环实时监测与精确控制。该技术在川西地区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微流量控制系统(Micro FluxControl-MFC)有效的控制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减少井涌、井漏和降低钻井非生产时效等,提高钻井经济性,从而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钻井作业安全性和钻井效率。其现场成功实践为复杂地层钻进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