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商人赶着毛驴经过一座大山,见山脚下愚公的子孙正在挖山,干了多年才只挖了一个大坑,于是停下来对他们说:“现在都实现机械化了,你们为什么不用挖土机干呢?”愚公的子孙们回答说:“我们哪付得起那么贵的费用啊?”一路人插话:“那你们把家搬到山那边去不就方便了吗!”  相似文献   

2.
我生活于平原,内心却一直痴迷于大山。我喜欢大山,热爱大山,我迷恋大山,崇拜大山。 大山是深邃的,魁力无边。登山时,翻过一座山,前面还是一座山,山的那边是什么?它逗惹得我们思绪翩蹑,一直要跋涉下去,去寻觅,去观看,大山教人思索,让人深刻,脱掉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峙冰 《房地产导刊》2008,(7):103-103
回过头来,掌握话语权的人能不能自问一下,这座城市是什么,我们在这里做什么,我们将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假如她是一个女人,我们把她当作祖母,当作母亲,当作恋人,当作妻子,还是当作可以蹂躏的对象,当作发泄我们现实冲动的玩物?我们更不应该扮演这座城市的“妈咪”,而把城市当做小姐,只要能赚钱,就逼着她去接客。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对台风的命名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教一位专家:“为何台风都用风流女人的名字来命名呢?什么罗莎,什么杜鹃,什么莫拉克”:专家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笑答道:“因为来时她们势不可挡,去时就带走你的房子和车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个人的功夫好呢?还是说他所处的位势高呢?1800年,拿破仑尽管按照计划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可是,一个小小的巴尔德要塞,  相似文献   

5.
沟通的智慧     
几年前,我带当时尚不足4岁的儿子去商场购物。大多数男人购物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就是直扑目标而去,购完即走。当我们快要步出商厦时,儿子给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爸,一个碗加一个锯是什么?”看到我苦思冥想无言以对,他颇为得意地告诉我那叫“玩具”。我恍然大悟——刚才匆匆经过玩具柜台时没有停步。我偷笑着带他折回,儿子很严肃认真的对我声明:不用买,只是看看就行……  相似文献   

6.
简单的快乐     
我问你,快乐是什么?你怎么回答?每次在QQ上留言,我都留“祝你快乐”,可是快乐是什么?有一次,一个朋友给了我这样的回复。是啊,快乐是什么?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去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在马路上,看到两个女孩子,骑着单车,一手握车把,一手拿一支冰棍,橘黄色的,我猜肯定是菠萝味的。两个人一边吃,一边热烈地谈着什么,很兴奋的样子。那一刻,我蓦地就想到了这两个字:快乐。那两个女孩子穿着并不时尚的衣服,车子也是旧的,可是她们脸上的笑是真实的,谁能说她们不是快乐的呢?给同桌打电话,她说,这两天特高兴。我问什么高兴的…  相似文献   

7.
笑口常开     
未卜先知某人自称是先知人们问他:“你是先知的标志是什么呢?他答:“我能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我们想什么呢?”大伙儿问O他答道:“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他根本不是个先知,而是个十足的骗子。”’贼相一个暴发户,从前做过贼,他要秀才讲故事给他听,秀才讲了下面这个故事:过去,有个识字不多的人出外经商。船停泊在江心寺。他和朋友们一块离船,到寺里去游玩c玩着玩着忽然看见墙上写有“江心赋”三个字,他扔下朋友就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船家说:“这里有‘江心贼’,不可久停,快开船!”说着,急忙跳到船上。朋友…  相似文献   

8.
《监督与选择》2010,(12):168-169
你能想象一个“长相幽默”的人是什么样子吗?没错.个性的胡子、眯眯的笑眼,以及艺术家的身份。这些也让于涵的朋友对他如此评价。如果你见到于涵,更能感受到他内在两种气质的冲突:一种是很多艺术家们都有的特意独行的范儿.另一种则是东方士子的温文尔雅。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爬一座山,而你可以爬好几座。”这是在得知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之后,他的妻子雒芊芊对他的评语。陈天桥说,我就是在爬山的过程中遇见了我的妻子。如果有可能,我一生要爬三座山,第一座是财富,第二座是事业,第三座是教育。现在我已经翻越了第一座山,来到第二座山的半山腰了。  相似文献   

10.
方儒 《中国企业家》2013,(23):130-130
创立中原地产35年来。施永青从来没有这么难过。 64岁、发色灰白的施永青,是香港地产中介教父,但面对香港特首粱振英调控楼市的“辣招”,他显然也没有太多办法。他最近公开说:“现在香港政府这样玩法,简直是兵临天下的感觉,我有什么办法呀?去后山吊死?”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07,(11):I0002-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2.
《上海企业》2011,(8):27-27
近年来,“成本上升和人才缺乏”成为了压在传统制造企业头上的两座大山.如何扳倒这两座大山,走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摆在每一个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作为国内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行业教一数二的制造企业,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明”)给出了这样的解题方案——营造企业“小社会”.鼓励创新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5岁的你正在做什么?是在为生活而灰头土脸地奔波,还是为遥遥无期的成功而迷茫?25岁的古尔巴斯克·查哈尔却创造了一个新的80后财富标签——他已经在跟雅虎的买卖中赚到了3亿美元。现在,他正在为自己的第三次“一夜暴富”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50岁感言     
年牛 《乡镇论坛》2008,(33):30-30
朋友过50岁的生日,邀我去坐一坐,几杯酒下肚,他的人生感慨便多了起来。“我现在体会到,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往往要到下半辈子才看得出来。”“这话怎讲?”我笑着接一句腔,等待他的下文。朋友说:“因为人聪明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在下半辈子有一个好结果的,下半辈子的好结果表现在什么地方?依我看,表现在身体、事业、感情、孩子上——只有在这四个方面有好结果,那才叫真聪明。”  相似文献   

15.
汪博 《企业世界》2007,(6):10-11
过去35年里,“青春宝”经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 14岁当学徒,年过古稀的“掌门人”冯根生至今仍精力充沛地奋战在第一线,他青春永驻的秘诀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快乐十句话     
快乐十句话(一)“你快乐吗?”“我决乐得不得了!”(二)“快乐是什么?”“就像是象形文字的‘乐’字是一个人双手舞着他拿手的乐器!能做自己最拿手,最想做的事就是快乐。”(三)“什么是快乐?”“我自己决定什么是我的快乐;你自己决定什么是你的快乐;让每个人...  相似文献   

17.
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座山,山上有两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住在南山上,一个住在北山上。两山间的山谷中,有一条小溪。每天早晨两个和尚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边挑水,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他们每天固定的交往时间。见面时相互问候一下,交谈一会,因此他们也成了好朋友。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年。有一天北山上的和尚来挑水,却没见到南山上的和尚。于是他就等了一会,可还没见他来,心想他大概有事耽搁了,也没在意就回去了。哪知道,以后一连数日也没见南山上的和尚下来挑水。北山上的和尚有点着急了。“他是不是生病了,我得去看看他”。  相似文献   

18.
唐明平 《乡镇论坛》2014,(17):28-28
没有豪言,没有壮举,仅仅凭借一颗爱老敬老之心,默默践行共产党员的诺言,为农村老人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他总是说,“百善孝为先,对待老人一定要细致入微。你不用心去观察去了解,又怎会知道老人的心思,老人的所需?”他就是陈洪全,现年40岁,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灯塔乡桥亭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9.
赵芃 《中国企业家》2013,(22):116-116
57岁的宋志平是一个相当温和的人。 10月23日晚,在中国企业家书院活动现场,这个中国唯一一个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董事长说,他从来没有跟下属红过脸、发过火。他是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如此温良恭俭让,靠什么镇住手下26万名员工?宋志平说:“布道。”  相似文献   

20.
设计任何一项绩效考核指标,都需至少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考核的内容是什么?特别是考核的关键点(即“题眼”)是什么;第二、比较的范围是什么?就是拿谁和谁比;第三、要达到什么目的?即追求什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