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月18日,杭州两个楼盘宣布降价,导致之前已购买了这个楼盘的业主自认为吃了亏,触发多名业主到售楼处抗议,有人甚至打砸售楼处泄愤。在楼价高企的今天,内地不少业主都被认定为“房奴”一族,为了供楼只能省吃俭用,所以有楼盘降价,肯定牵扯着千千万万业主的神经。  相似文献   

2.
陈亚娜  曾薇 《楼市》2011,(21):60-66
"我们的楼盘预计12月底就可以交付,现在已经结顶了,你可以到现场看看。"最近,在杭州不少楼盘的售楼处都能听到销售人员这样向购房者介绍,销售人员不再对着沙盘向购房者介绍项目了,而是希望通过"准现房"的现场实景来激发购房者的购买欲望。那么为何会出现"准现房","准现房"的接受度如何,"准现房"有什么优势?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某楼盘业主怒砸开发商售楼处”,说是因开发商降价售楼,引起前期高价买房的“业主”强烈不满,集体要求退房或补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就动手砸了售楼处。这种闹剧,每当楼市下跌,就会上演,说明我们的市场还远远没有成熟,我们的市场参与者还不合格,而我们媒体所折射出的社会观念,还存在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4.
手段: 排队+夸房子好+跟你抢走 当你来到一个热火朝天的楼盘销售现场,看到一堆人挤在楼盘的模型旁边装模作样地说:“这个楼盘好啊,住在这里好,有小学,环境又像公园”。或者在看房巴士上遇到不少业主和买家都在互相交流说自己这房子买得好、买得值的时候,那你就有可能是遇上了“房托”了。  相似文献   

5.
《楼市》2008,(5)
目前的市场陷入调整,部分楼盘的价格开始松动,打折促销也开始出现,面对这样的诱惑,很多购房者心痒又矛盾。记者在城北某楼盘的售楼处碰到正在看房的张女士,她坦言":几个月前买套房子,不但没有折扣而且还要抢号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杭州楼市总体“降温”,销售速度放慢,不少房地产公司步入了艰难的“冬眠”期。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杭州滨江房产集团“逆风飞扬”,继2005年夺得杭州透明售房网楼盘销售冠军后,2006年上半年销售又突破15亿元,名列杭州年中销售冠军,销售额占杭州楼盘市区总销售收入的近十分之一。火爆销售、频频扩张……在宏观大背景低迷的今天,滨江房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7.
自今年四月份上海实行商品房网上备案和登记制度后,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为市民“放心购房、明白购房”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由于新制度还刚建立,目前问题和矛盾也不少,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其中,楼盘摇号销售就是在目前市场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之一。本就楼盘摇号销售的几个问题作以下粗浅解析。  相似文献   

8.
房价上涨相当大程度上是人为操控造成的,个别开发商哄抬房价主要有以下几招:一是在拿到楼盘预售许可证后,采取分期销售的办法,人为制造供应紧张的气氛,由此大幅提升房价。例如,一个1000套房子的楼盘,开发商先推出一期100套上市,制造“抢购”局面,给消费者造成房子紧缺的心理暗示;接着推出二期100套,再次出现“抢购”局面,房价就上涨一截;然后三期、四期依次类推,房价被人为操控猛涨。二是销售定价不透明、不规范,利用信息不对称诱使购房者就范。开发商在通过内部登记和认筹来积累客户的过程中,大多不标价或标价内容不全,等到客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发现某些房型特别受客户青睐,就在正式销售时调高房价,如果楼盘整体热销,更随时提高房价,即使同一个楼盘,连营销人员也不知道明后天的房价是多少。如深圳某著名开发商最近推出一个海滨豪宅楼盘,客户认筹时房价为16000元/平方米,到最后销售时竟涨到24000元/平方米;加上原先许诺推出的400多个单位,到时又减少到120个,引起排长队等候购房客户的强烈不满,以致售楼处被砸坏了。有的开发商甚至在楼盘销售前的几十分钟都不公开房价,剥夺了客户对真实销售信息的知情权。三是与地产中介代理商串通组成联盟,...  相似文献   

9.
青鸟 《企业导报》2005,(4):12-13
只要在名校旁边,楼盘的销售就会快些,售价也会高些。不少楼盘直接盯上了学校里的老师,利用优惠措施、提供相应服务、设计相应的户型来切分老师购房的市场“蛋糕”。但老师人数有多少,他们的收入有多高,他们的购房市场蛋糕有多大?这是很多人所想了解的。  相似文献   

10.
开发商的春节开工并没有改变“淡季”格局,但仍有不少楼盘逆市飘红:中心区豪宅和郊区别墅因其稀缺性,销售“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11.
浅谈楼盘卖场的展示性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房地产市场进入营销时代,一切与楼盘销售有关联的因素,一夜之间仿佛都走入了包装的行列。现场销售作为楼盘销售的首要途径,使得现场展示中心也就是售楼处无庸置疑地成了销售、展示的核心活动场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了给购房者最初的好印象,激发他们强烈的购房欲望,发展商、代理商、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往往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设计与装修现场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楼市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不少楼盘的销售都出现异常火热的“排队”现象,房子是不是都这么好卖?营销专家指出,缺乏经验的购房者往往以是否热销作为选择房产的重要依据,不少项目因此努力营造热销气氛。  相似文献   

13.
兰洪海 《楼市》2012,(Z1):32
"无理取闹",自然是利益的驱使,闹一闹,多少能闹出些好处来。这是"中国式"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且常常管用。既然有实用性,此方法手段被相关利益主体不断利用。在不少楼盘,人们看到了人群"围堵"售楼处的场景,这里有因房价"陡降"造成的大批"抢房者",也有因房价"陡降"造成的大批"退房者"。有的出于开发商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义愤填膺,有  相似文献   

14.
李晨 《上海企业》2012,(1):96-99
李晨律师:您好!近期房地产涌动降价潮,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多个楼盘纷纷开始降价销售,由此发生了不少开发商与业主的冲突事件。近日,位于上海嘉定区某除楼盘的业主与售楼处发生激烈冲突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我们很想了解,房地产降价,业主们要求解除合同、退房、补偿差价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开发商的降价行为有哪些法律风险?我们企业在此次房地产"降价潮"中应当怎么控制法律风险?谢谢!读者:应昌华  相似文献   

15.
最近闹交付纠纷的楼盘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给陷入僵持状态的杭州楼市增加不少谈资。有人说,“业主集体拒绝收房,标志着杭州楼市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听着挺让人振奋。细想想,集体拒绝收房事件的增多对今后开发商开发楼盘是一种警示,对现在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有所改变,但这么急匆匆地说进入了买方市场实在有点讨巧之嫌,买方市场是指供大于求,既然如此,那一遇到开价低的楼盘,人们为什么还是照样不顾房子未来究竟会怎样,先“抢”了再说呢?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将迎来交付的高峰,据统计,杭州今年下半年就有1.4万多套新房交付,光滨江的交付量就达到了93万平方米,预计同时会迎来交房纠纷高峰。其实交房纠纷一直以来都没中断过,以前市场形势好的时候,消费者看在房子不停增值的份上多半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了。但现在形势不同了,对于投资客来说,“期房限转”,好不容易盼到现房的曙光,却又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税“,东边损失西边补”,自然在收房时对房子要求就严格起来了。开发商这边呢?因为房子太好卖,才盖了那么几层就卖光了,如果开发商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偷工减料也在所难免。期房销售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会是杭州一手楼盘的主要供应方式,只要期房销售这种模式存在,纠纷就不可避免。等到现房销售成为风气的那一天,有大量的现房等着消费者去挑的时候,再让我们一起欢欣鼓舞地说进入了买方市场也不迟吧。(王欢)  相似文献   

16.
沈美 《企业导报》2004,(7):32-33
对于大多数买房人来说,买房砍价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是一个谜。近日,笔走访了不少楼盘的销售现场,就同一楼盘不同购房购买的真实价格这一问题进行采访。有趣的是,许多购房对自己的购房价格三缄其口,而不同的购房对同一房产也能得到不同的报价。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价格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但是,不是所有的购房都能吃到房价折扣这块“蛋糕”,许多人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冤大头”。那么,房价的正常打折范围有多大?买房人如何砍价最有效?如何能买到最划笪的商品房?  相似文献   

17.
《江苏楼市》2005,(2):10-11
2004年度,由慈溪市住宅经营公司开发,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的“隆兴家园”打出了每套降价10万元的销售策略。这也是2004年慈溪第三个降价销售的楼盘,在此之前,慈溪“环驰三期”,“大通高丰家园”两个楼盘,每平方米已分别降价500元和1000元销售。三个楼盘先后降价销售,引起了慈溪市政府以及当地其他开发商的高度关注。2004年12月19日,慈溪75家会员开发商参加了该市房地产协会换届大会,商议在当地建立房地产市场价格协商机制,这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更有一些人担忧,此次慈溪楼盘降价,是不是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房价下跌的前奏呢?  相似文献   

18.
阿君  龚龑 《东南置业》2006,(12):72-81
“几乎没有哪个别墅楼盘卖得不好,即便是之前销售不好的别墅今年也借助楼市总体火爆得以‘扭转乾坤’。”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今年的别墅市场。据他透露。目前的别墅市场几乎有些“疯狂”,一些规划、设计并不出彩的别墅照样能够热销。市场频频曝出诸如“某某别墅楼盘开盘当天就售出一、两百套”的说法,更有某别墅楼盘开盘仅一周时间就售出90%的传闻。  相似文献   

19.
马密 《楼市》2005,(Z1)
“金九银十”在杭州楼市果然灵验,而且似乎渐入佳境。随着十月房交会的临近,一些捂了数月的楼盘终于次第开盘。仅仅在9月24日这天,滨江区就有包括倾城之恋三期、南岸花城二期、逸天广场、金色钱塘多个楼盘扎堆推盘。而杭州另一大主力房源区闲林、三墩板块也不甘落后,三墩甚至短短几天就同时有四个楼盘集中上市。令开发商欣喜的是,杭州楼市久违了的排队买房现象再度重演。滨江区的倾城之恋连推三期,销售业绩喜人。最近的一期开盘,不少人从开盘前一天就在售楼部门口排队等候了,由于人比较多,晚上的销售时间更是延迟了一个多小时,人气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两天销售800套,6个小时卖掉一幢楼,楼书出价800美元一本,参观样板间要预约……这些旺销的以及销售过程中开发商的“牛气冲天”在淡冷季节出现,而且是经历了2004年宏观调控带来的“挫折”!以苏宁、朗诗、长发这三家楼盘年底逆市开盘以及各自楼盘特点来看,2005年楼盘品质和创新将更加重要,南京楼市将进一步迎来“好房子时代”,甚至让季节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