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技术创新中博弈参与人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可能造成“囚徒 困境”的状况。企业之间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模型表明,静态技术创新博弈中的“囚徒 困境”可能在无限次重复技术创新博弈中解决,但这一可能性受到企业的得益贴现因子、本企业技术创新收益与成本、技术创新外溢收益、技术创新外溢学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与集体理性相对应的个人理性导向推动带有自利性质的个人行为选择。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的深层原因,在于由人的理性所导向的狭隘自利行为。本文立足于重复动态博弈理论,通过理论推演和模型构建,以及相关条件的探索与满足,促成个人行为导向从狭隘自利向合理自利转化或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亦即实现人的理性转化。从而不仅使各博弈参与人摆脱“囚徒困境”局面并走向共同合作,也使社会或企业组织中的博弈活动获得帕累托改进甚至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帮俊  吉峰  周敏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23-125
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企业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了产业集群中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对于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企业间的创新扩散学习机制,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采用者的信息获取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过程,对于初始采用者与潜在采用者之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三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从技术创新成果属性对于采用企业的综合成本角度,如果使得采用者潜在该成本满足扩散条件便成为激励集群中的其他采用者学习模仿的充要条件,结果使得创新成果在集群中扩散开来.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网络可以分散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是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机会主义倾向。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动态特征,运用数理模型来模拟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成本,通过对技术联盟模型中博弈行为特征的分析,识别网络失衡的时间点,并针对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特点提出强化网络基础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集群供应链技术创新行为实质上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本文分别建立了集群供应链横向同质性企业群体和纵向异质性企业群体创新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维度下的集群供应链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路径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维度的集群供应链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结果主要受创新合作收益、创新投入成本、补偿收益和创新网络收益4个要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演化博弈的视角下,利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IPD)对合作的演化进行分析。在平均场假设下,合作策略无法在竞争中生存。而在基于Agent的演化博弈中,合作策略有可能获得成功。其原因在于通过限制合作行为的范围,可以使合作者聚集成簇状,从而防止合作的红利被背叛者占有。通过理论推导与计算机仿真,文章证明了利他策略获得成功的条件是c/b/1/m,并对此结果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建立了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争收益模型,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策略.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和通过技术改造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奖励和惩罚,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重视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从理论上证实了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重要性.创新的收益外部性和成本内部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政府的积极扶持政策能够改善创新收益外部性和成本内部性的缺失,从而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在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演化过程中,政府行为必须根据企业的反应不断调整,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构建最优的制度环境、激励政策,从而促进企业与政府的良好互动,提高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认为,政府选择不同的扶持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和业绩产生的效果不同,因而政府应根据企业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补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魏靖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129-131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团队生产中的领袖效应的博弈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队生产是现代企业和其他各种类型组织存在的本质.团队生产存在一个根本悖论--当团队由多个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且当契约(事实上)不可能完备时,要让每个人选择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团队生产总有改善的余地.改善团队生产的一个古老的经典方法是充分发挥"领袖效应".本文尝试从缓解囚徒困境、改变博弈结构、打破预算均衡策略、社会领域资源嵌入生产领域从而扩大博弈的可行策略空间等博弈分析的角度,分析、论证发挥"领袖效应"之能显著提高团队产出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纵观世界,以科技为焦点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对技术进步而言则是一个影响比较复杂的因素。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不能不反映劳动力丰富这一重要的资源禀赋条件,又不能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抑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产业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这是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推动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是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不仅表现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R&D支出持续增长,而且表现为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途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  相似文献   

16.
17.
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意义技术创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的技术创新较少考虑环境质量提高和资源永续利用,创新本身可由供给驱动,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竞争关系明显,技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由政府对生产服务组织采取“命令——控制”治污的方式来处理.绿色技术创新不能或缺环境保护内容,创新的产生有赖于市场生态需求的出现和强化,其创新主体间存在较强的技术共生关系,环境损害由政府、生产服务单位和消费者共同构成的环境管理组织来预防.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how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influences employment levels across occupations and how a firm chooses among alternative personnel mechanisms to reach its target employment levels. We find that technological change has influenced the deman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workers and has centralized office functions. The adjustment patterns to these demand changes differ by the union status, tenure, age, and gender composition of the affected occup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急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解决自身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但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同时,促进增长的相关因素并没有形成有利于内生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企业的创新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目前我国面临的技术创新困境,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指出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如何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