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31个省市的公共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产出效应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各省公共投资对GDP贡献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总量和动态生产函数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公共投资通过直接的资本形成和间接对私人投资的刺激,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总量和动态生产函数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公共投资通过直接的资本形成和间接对私人投资的刺激,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吕炜  王娟 《财贸经济》2011,(6):10-16,136
从中国的实践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似乎总与结构失衡加剧如影随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让人做出"由此及彼"的判断,认为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建设在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结构失衡,威胁着经济增长的长期性、持续性。基于中国实践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特有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内在的投资冲动,确实强化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但公共投资作为政策工具本身与结构转型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在控制财政分权等体制性因素的条件下,公共投资与经济总量的过快增长均对结构转型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有利于结构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我国1990-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以此说明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此时期内,即投资的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资的增长。但人们往往会更多的关注投资的规模,而对投资的结构考虑不足。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保持一定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前提下,也应该不断提升投资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其发展从根本上讲,离不开教育。本文基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重点对江西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实证估算,籍此得出江西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上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经济持续的增长又是扩大教育投资规模的保障。基于我国1991-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基于以上结果,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颜品  谢姗 《中国物价》2014,(6):36-38,42
公共投资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两者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农村公共投资仍存在一些盲目性。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的根本途径。以广西地区为例,运用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曲线等技术分析,从本质上揭示广西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潜在规律,并提出实现此二者良性互动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广西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丽萍 《商业时代》2012,(27):18-20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提出了实现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级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助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级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中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更明显,东部地区从总效应中受益最大,不同地区获得的区域外公共投资溢入效应不同。原因在于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圈扩散效应和吸附效用的相对强弱不同。由于经济圈中心地区强大的吸附作用,同时邻近两个经济圈的河南、福建(长期)、贵州(长期)私人投资发展仅仅依靠本地区公共投资的带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能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不仅作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而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而且,正在成为新兴的以对外直接投资来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但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区域差异性,且差距均在逐渐缩小,实证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这对把握投资方向、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晓  王涛生 《商业研究》2011,(1):195-199
通过运用数据分析,考察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与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计量进一步论证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可带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及低、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欧盟不同出口效果,据此证明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欧盟商品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经济界只重视一种资本和一种投资,即财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理论界提出了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本文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基础上认为,过去1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智力资本并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且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我国目前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时,海外投资如何影响不同技能劳动的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海外投资会减少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低技能劳动就业,进而降低就业技能结构;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海外投资则能促进高技能劳动就业,减少低技能劳动就业,提升就业技能结构。同时,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检验了当就业技能结构处于不同分位数时,海外投资提升就业技能结构的经济发展水平临界值存在的差异,由此可以推断我国企业在不同就业技能结构下的海外投资动机。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运用1983-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应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积极引导外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安全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安全服务可以有效保护资本产权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在考虑公共安全服务空间溢出效应的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8到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用于公共安全维护的城市维护费用、公检法司支出等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相邻地区用于公共安全维护的支出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外部效应;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资源可适当向公共安全领域进行倾斜。  相似文献   

19.
李兆华 《商业研究》2008,(2):149-151
公共工程投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将有限的财政性建设资金科学、合理地配置到能满足各种社会公共需要的方面,使其取得最大的效益。这既是财政性资金支出的核心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责任的重要内容。开展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意味着我国投资审计层次的提升和审计内涵的拓展,是投资审计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李永  王万鹏 《中国市场》2009,(45):38-39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起一元化经济模式,即使在这一经济模式下老一辈革命家仍未停止对和谐经济模式的探索,然而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制约,这一探索被迫终止近二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深入,和谐经济模式的探索步入正轨,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和谐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实践证明,和谐经济模式是成功的,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