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十年来,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政策初衷,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残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目标偏移"倾向,政府角色和行为没有太多改变。在当前发展普惠金融的大背景下,应该基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优势,对它们的发展的目标重新进行有效定位和职能分工。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加强自我完善与创新,实施有效的政府监管,建设有效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灵活性缺口是农村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与政策制定者对贷款规模、覆盖面、价格的政治承诺或预期之间的缺口。要弥合这种缺口,必须将有关金融服务的适宜角色和提供金融服务的困难以及成本的现代观点融入整个农村金融演化的设计和实施中。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金融内生于经济,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很多公共设施建设与农民权益保障等,都需要提供相应的金融配套服务支持。本文简要介绍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金融配置效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两端的矛盾变化;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本质成因,并结合数字科技的技术优势提出相应破解思路;其后以成都“农贷通”模式为范例,从实践层面归纳破解困境、提升效率的方法举措,并提炼理念原则;最后提出政府在合理职能边界内,围绕疏通市场机制、改善市场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取向。其意义在于,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供需有效衔接、创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梳理理论逻辑并总结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飞  孔伟 《农村经济》2008,(5):27-30
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职能主要弥补农地非农化中的"市场失灵".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取能并不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是低成本地为经济建设提供用地;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又增加了"培育土地市场"和"弥补农地非农化中的市场失灵"两项职能.而这相互矛盾的三种政府职能,正是目前我国农地非农化中许多问题的根源.困此,要解决农地非农化中的问题,必须重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6.
按照“三不放开”的棉花购销政策,我国的棉花由“国家统一定价,棉麻公司统一经营”。棉麻公司做为自我盈亏企业在棉花流通中要承担两种职能,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它要代政府实现政策目标:全额、足量收购棉花,稳定棉花市场,确保国家掌握棉花资源,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另一方面,它做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又必须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最佳盈利目标。由于两种目标的差异,棉麻公司所承担的双重角色时常冲突与矛盾。而棉麻公司在棉花市场、资源、信息等方面所处的特殊地位,又为它在双重角色冲突中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成份,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国情和发展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研究解析与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矿权市场建设中,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矿权收益调节政策存在偏差;政府在矿权市场行为监管领域缺位;政府对矿权二级市场反应滞后三个方面。其原因在于政府作用范围界定不清、政府发挥作用方式和干预程度不合理、政府本身不能高效运行。市场失灵表现为一级出让垄断导致失灵、公共性失灵、信息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市场失灵是由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过度竞争,公共物品提供失效等原因导致的。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公共政策,发挥公共政策权威性和强制性,发挥调节、管制、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职能,对矿权二级自由市场进行干预,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领域,“适度政府”才能正确把握政府行为,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由外生性成长模式向内生性成长模式的转化。政府的作用范围和力度应该表现在:保证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清晰完善;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避免政府失效。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外合作运动发展的历史看,合作经济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历来是合作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是什么,如何进行角色定位.也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阶段,政府的角色是“接生者”。使其顺利“出生”并赋予其主体地位;在成长阶段,政府的角色是“辅导员”,通过辅导、指导和引导,帮助其快速健康成长;在成熟阶段,政府的角色是“守夜人”,为其组织农民搏击市场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同时存在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者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在新时代下,为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有必要加强合作,在博弈的过程中寻求稳定的合作模式,从而满足双方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下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指出在博弈过程中的两者稳定合作的基础条件,阐明了合作机理与合作模式,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朱正国 《南方农村》2012,28(7):58-62
广东云浮市郁南的农村金融改革是以完善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为方向、着力于解决市场失灵并将农户推进市场的嵌入式改革。这包括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帮金融机构解决向农户征信的高成本问题;发挥政府的管理优势,将农村熟人社会的传统信用转化银行认可的市场信用;利用金融杠杆放大效应,发动市场化的金融扶贫工程等。这种改革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本身的力量,也更便于政府介入后将农村金融市场发动起来后就能够顺势退出而避免出现新的市场失真。郁南的金融改革表明,在纠正市场不足时,政府应该从既能激发市场力量,又便于政府管理和功成而退的原则出发,优先介于点,并要预备退出计划。这种最佳介于点可能是政府通过奖励引入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担保机构和金融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增强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但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存在经营体制障碍、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没有有效发挥等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营造有利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应有职能,将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效果.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博弈分析方法分析现阶段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深入考察国外农村金融政策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内容、政策建议、政府作用与职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做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发展:目标重构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从追求社会和政治目标出发,采取财政支农、低息农业贷款、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降、严厉监管等措施,以直接的干预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低效率运行。笔认为我们应当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目标,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有效地利用稀缺的公共资源帮助农村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通过改革增强农信社发展力已成为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努力追求的目标。研究增强农信社发展力的政策取向,把握其发展趋势,有利于在改革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各农村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此,应积极推进农信社改革;进一步巩固农信社的地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功能;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依靠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明确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的职能、职责,理清入市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法,以14个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分析范本,析取合同条款中映射出的政府角色,并从入市全流程视角剖析政府在入市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路线。研究结果:(1)入市中的政府角色主要体现在构建制度环境、培育市场、市场准入管理、协调收益分配和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2)政府角色不能超越入市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底线,需加强防范政府角色错位、越位和缺位风险;(3)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应是当前阶段政府角色的价值追求。研究结论: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优化规划编制,强化用途管制与批后监管,指导监督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在此基础上,还权于市场,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南方农村》2014,(11):70-74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农村金融机构扶贫的成效主要集中于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扶贫的机制则是通过政府的行为和管理机制来体现。据此提出农村金融机构扶贫的对策建议:政府应准确定位其角色,农村金融机构需完善其管理机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信用联社体制的缺陷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农信社改革普遍采用的联社体制,在认可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从省联社的职能及定位、省联社与辖内农信社的权属关系、省联社的公司化发展路径以及农村金融环境、农信社改革的原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其先天不足之处,看到它导致资金加剧离开农村、破坏激励机制、干预农信社自主经营等弊端,指出农信社改革必须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并建立清晰的退出机制,省联社也要根据实际寻找自身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丰富。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对此,为了进一步突破诸如农村金融供需关系不平衡、金融产品和服务过于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监管、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等诸多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解决上述具体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