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政府主导和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差异,衡量不同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研究方法:DID模型,比较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相比,农户主导型土地流转更能提高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转出户的人均非农业收入比政府主导下高出1266元。而土地资源配置效应因农户类型和流转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土地流转前以非农业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土地转出户人均土地资源报酬显著高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387.74元,但是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政府主导下农户转出土地面积过大,人均土地资源报酬低于农户主导型土地转出户。研究结论:(1)应当尊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使得土地流转符合农户资源配置收益最大化目标;(2)鼓励农户通过政府建立的平台进行土地流转,显化土地租金价值;(3)针对不同类型农户采取多元化的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2.
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必然性和作用1 .农民承包地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切社会经济资源 (包括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产品、劳务和劳动力等 )商品化、市场化 ,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  相似文献   

3.
刘琴 《农业经济》2022,(3):120-121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土地流转效应进行分析,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给出土地流转的现实的路径。文章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其土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土地流转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为此,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资源配置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平衡土地资源配置的边际效应和交易效应,这些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土地流转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配置理论,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为在既定投入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使产出效益最大化,或在产出效益既定的条件下,使投入资源最小化。本文研究表明,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下的农地城市流转的数量和价格是不同的,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土地资源的政府配置效率低于市场配置效率,其效率损失为"无效率三角区";计划经济下的政府配置和市场经济下的市场配置,在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失灵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5—2020年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农户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结合使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控制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选择性偏误,分析土地转入和转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并构建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指标进行扩展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土地转入和转出行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在低分位点(第20和40分位点),土地转入显著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土地转出无显著影响;在高分位点(第60和80分位点),土地转入和转出对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均呈显著负向影响。以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因此,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导向下,鼓励土地流转需要注意流转的对象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势在必行。2002年8月南通市对100村的土地流转情况作了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土地流转还刚刚开始,流转过程中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协调、规范,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在城建项目开发还是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起到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在统筹城乡相关建设中需要对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这就为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提出了较大需求。现以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为例,通过对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就笔者观点对农村土地流转格局的形成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为实现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土地流转也逐渐表现出了一些风险。土地流转风险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中的现实隐忧与制约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文章借鉴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理念,对浙江省A乡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发现,该乡土地流转风险主要表现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其中经济风险包括契约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及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包括社会矛盾风险、公信力风险、寻租风险及社会保障风险;自然风险包括景观美学价值风险、生态组分风险。土地流转风险的成因包括信息不对称、非理性、道德、制度环境、市场等因素,这些因素聚合为强制性占有、流转外部性、行为偏差、沉没成本等4个因子,辐射至A乡农村土地流转整个系统,进而产生土地流转风险。要控制A乡土地流转的经济风险需要以利益保障为目标,而社会风险的控制要以提升社会效益为根本,自然风险的控制要以合理性评价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条件。土地流转也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内在要求和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存在行政强制、社会服务不到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致使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服务管理,是土地流转和农民土地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环节,也是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广阔空间.不断提高的土地流转率,表达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要求,反映了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要素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已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内部的社会阶层不断动态调整,社会分层现象愈发凸显。(2)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财富资本而非声望资本正向影响土地流转行为,且财富资本的影响远高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研究结论:农户社会阶层尤其是财富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配置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在要求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对土地资源配置指导和影响,以期达到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韩璋 《山西农经》2015,(2):10-11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其要求土地资源能够市场化配置,现阶段国内的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这对土地的产出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户主导型。当然,不同的流转模式也有着不同的流转途径以及经济绩效,引发不同的社会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影响下,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山西农经》2020,(2):63-63,65
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我国注重推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统一化经营管理,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型模式。土地流转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广大农民获取了相应经济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分析了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流转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土地规模经营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实现非农产业充分就业。应当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适应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土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现代转型的背景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集中流转是否可行?它可能会带来怎样的风险?本文研究认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村庄资源、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基层组织的动员能力等,是土地集中流转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受区位、发展历史等因素影响,各地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尽相同,很多地区并不具备土地集中流转的条件。土地集中流转在部分村庄的成功,往往得益于区位优势和强大的内外部资源,其经验可能并不具有普适性与推广价值。政府强行干预土地集中流转,既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加剧村庄的社会分化与矛盾冲突,也将使不同利益主体面临巨大的经济社会风险。因此,政府的干预应有限度。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内含了丰富的土地流转观思想。从《资本论》的土地流转思想看,土地流转实质是以一定的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土地流转有不同的具体形式,私有化并非土地流转的必然前提。非私有化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我国应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促使土地使用权按"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的原则进行流转。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土地规范流转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其中的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制定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是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1.1土地流向不合理,流转权属与用途不清晰。土地  相似文献   

20.
美国日本农地流转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良好,但总的来说,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发生率仍然偏低,如何促进农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