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南省济源市农村土地流转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及产业化乡村。据统计,全市可流转耕地面积43万亩,截至2008年5月底,全市已流转土地5.2万亩,占可流转面积的12.1%。流转模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2.
张丽 《山西农经》2020,(2):63-63,65
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我国注重推进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统一化经营管理,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发展。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型模式。土地流转能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广大农民获取了相应经济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分析了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土地流转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各地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土地经营方式有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如何以加速土地流转为契机,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迎接农村市场经济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河南省2759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提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基本假设,建立Heckman两阶段决策行为模型,考察了各种组织方式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土地流转仍处于自发组织阶段,粮食直补影响土地流转意愿,有些因素长期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本文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将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因此,应该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选择;同时,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资源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其在使用制度上如何改革以进入市场流转,是当前需要从法律上、政策上和制度上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上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向乡镇城市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也因此逐步提升。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但通过对土地流转过程的实地调研,发现土地流转的种粮效率、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土地流转"非粮化"倾向明显,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种植和粮食安全。为此,近年来学界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参考书籍,以期在分析土地流转"非粮化"现象及对策方面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逐步推进,土地流转出现了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形式多样的趋势。但是农村土地流转,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制度性障碍与制约,迫切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引领和推动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本文根据对河北青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青县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其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指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运行,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为调查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量、家庭人均年收入、非农收入的来源、流转政策、流转方式、是否有土地流转市场及农业合作社对土地流转意愿正面影响,而与城镇的距离对土地流转意愿负面影响,其中农户文化程度、非农收入来源、农业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这4个自变量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且达到显著影响。[结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及多元化形成的背景下,文章研究结果对于河南省土地流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明显提升。当前,农村土地组织化流转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未能有效适应社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存在着法律运行机制方面的弊端。本文从社区发展下农村土地组织化流转的基本类型,探究其在法律运行机制方面的弊端及原因,并以河南省现实数据为依据,提出社区发展视角下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改革也在逐渐深入,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问题。土地的合理有序的流转,是对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在有效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了土地荒芜,弃耕的土地浪费现象,在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于农村劳动力二次就业也取得了很好的安排。接下来就针对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施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恒  余文学 《水利经济》2013,31(3):58-60
探寻丹江口水库河南农村移民搬迁后土地流转现状,采取实证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移民生计发展与地区稳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区存在大量移民土地流转现象,有序的土地流转不仅可以促进移民生计发展,而且有利于安置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时期,而现阶段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限制性政策不仅干扰了城乡土地、资金、人才的双向流动,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对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宅基地分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农村住宅用地,其中城镇住宅用地可以自由流转,城镇居民可以通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使自己的房屋所有权拥有完整的法律意义和经济内涵,而农村住宅用地却始终没有真正地放开流转。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成为农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型经济形式,但它的运行也存在问题。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即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巨大资金缺口无法得到满足。本文以河南省部分地区农户为样本,探索出农业产业化视角下的农户融资的多种模式,针对影响农户融资因素进行分析,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户融资不畅、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农村融资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加快,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村地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加以创新,是我国改革深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只有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河南为例,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针对河南省焦作市现阶段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合理配置进行简要实证分析,在阐述农地流转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及主要流转形式,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目前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存在较大问题,如土地发展权主体不明确,缺乏法律体系保护、土地流转行为操作不规范、土地使用权主体间产权关系不清楚、缺乏土地产权价格体系等,并针对焦作市农地流转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流转土地发展权收益;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以总量、结构、区域、时序配置实现土地发展权配置公平性等建议,以促进焦作市农地流转公平、公正地开展,为今后焦作市农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以金寨县为研究对象,从该县土地流转现状出发,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土地流转收入为评价条件,分析土地流转模式,提出了符合该县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的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典型省份(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四川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挖掘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及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决策的影响。结果 (1)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有正向影响,土地确权、土地调整次数和土地功能认知则有负向影响。(2)土地确权、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有推动作用,土地数量、机械化难易程度、土地调整次数、土地功能认知则有抑制作用。(3)相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东北和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转移;西部地区的已转移劳动力向高级别城镇转移概率更大。结论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土地产权安全性和稳定性、构建新型土地经营体系和配套的土地保障体系,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流转率还很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信阳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要想妥善解决发展规模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遇到的土地调整困难,就要积极探索政府整体租赁模式这种农地流转的新模式,以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话题,鉴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怎样实现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笔者试图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适当集中发展,形成土地流转集中区,切实实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目标,并找到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运行机制与若干模式,为促进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相融与共生,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的交易和流转,是实现土地资源价值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势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已不可遏止。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流转的形式;流转的原因;以及农地流转三种模式,即苏州模式,古田模式,准国有化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